張國千
體育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身體協調能力、發展四肢力量、強化身體素質的綜合性教育課程,在小學階段教學中是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區別主要在于實踐性較強,以體育理論知識為基礎,以實踐操作為具體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已學習的體育理論知識進入實踐運動中,以此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促進發展學生體育綜合能力,體育教師可以利用拓展延伸類體育訓練對學生展開體育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體育基礎上得到有效的拓展性發展。本文將通過以下四種策略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的方式和價值進行分析。
1 注重結合學生個體差異
拓展性訓練的開展并非是一概而論的,學生之間的身體差異和體育基礎能力各不相同,體育教師在開展拓展性訓練之前,要加強注重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主,設計更加科學、合理且適合學生的拓展性訓練任務。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每名學生體育基礎及其身體差異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可以按照學生性別將其分為兩組,對于男生小組拓展性教學與女生小組拓展性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分別做好教案設計。另外,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基礎能力將學生進行分組。畢竟每名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在引導學生進入拓展訓練之前要注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避免學生因過度的拓展訓練導致身體受傷,同時避免過于簡單的拓展訓練導致體育教學缺乏效果。例如:在小學體育《立定跳遠》一課的教學中,主要以培養學生跳躍的正確姿勢,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并掌握跳躍的基本動作要領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為男生小組和女生小組設置不同的跳躍目標,以此達到拓展延伸的教學效果,并促進引導學生完成跳躍拓展訓練。因此,對于小學階段體育教學中的拓展性訓練教學,其基本原則和運用方式便在于根據學生的體育基礎能力以及實際情況科學設計拓展標準,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根據學生興趣方向引入拓展訓練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以及進步的最大動力所在。無論任何學科的教學中,均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這不僅是促進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基礎,更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因素。在小學體育教學拓展性訓練中,為促進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方向,為學生設計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案,以此保障拓展訓練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游戲類型是學生普遍比較喜愛的學習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教學氛圍,教師要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開展體育教學拓展性訓練。例如:在小學體育《跳長繩》一課的教學中,主要以發展學生彈跳能力以及身體協調性為主要教學目標。為促進發展學生拓展能力,提升學生參與興趣,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跳長繩的基本要領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通過具有一定難度的游戲體驗跳長繩的樂趣。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促進提升拓展訓練的效果,同時發展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達到拓展訓練多重教育目的。
3 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及計劃
在針對拓展性訓練的體育教案設計期間,教師不僅要注重其差異性和趣味性,同時要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多以發展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為教學目標,缺乏拓展性的教學目標,無法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因此,在拓展性體育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多項教學目標,以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多項發展目標作為基礎方向,以此進行拓展性訓練,將拓展訓練效果達到最大化。例如:在小學體育《迎面接力跑》的教學中,為發展學生拓展能力,教師即可將教學目標進行科學性的拓展。以了解接力跑概念并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為認知目標。以學習立棒式傳接棒的方法以及發展學生速度及協調能力作為技能目標。以發展學生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并體會成果的樂趣作為情感目標。多元化的目標和教學設計可以有效促進發展學生的拓展能力。
4 注重拓展訓練期間安全管理問題
拓展訓練的開展其重點便在于針對學生的安全管理。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發現,學生的靈活好動是極易導致出現安全問題的因素。對于拓展性訓練教學,是基于基本教學內容基礎上而進行的延伸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更要注重以安全為核心基礎。其中器械使用的安全問題是學生應當關注的首要問題。例如:在小學體育《障礙跑》教學的拓展性訓練中,教師要加強注重障礙物使用規范,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另外,拓展性訓練期間,教師要加強運動規范的指導和教學,避免學生在拓展性訓練期間因動作不規范或未遵守運動規則等出現危險問題。因此,在小學體育拓展性訓練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多方面的安全問題,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基礎上開展拓展訓練。
5 總結
拓展訓練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作為發展學生延伸拓展能力,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拓展訓練的開展方式和具體實施策略是十分廣泛的,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將拓展性訓練以更加完善、科學的內容及流程為學生展示,引導學生通過拓展性體育訓練提升身體綜合素質水平,發展綜合體育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姜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