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總有些難題,城市的統一精細化管理與流動攤販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處理。改變傳統的治理手段,尋找合適共贏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城市精細化管理;流動攤販;治理措施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個城市都在爭先為創造文明城市而努力,城市規劃統一,人民素質增強。然而在創造文明城市的過程中總會有很多困難,其中與文明城市格格不入的就有一些流動攤販。這些流動的攤販大多是一些老人,菜農,無業人口等等。如何與這些人交涉,如何妥善處理安置好這些流動攤販也是至關重要。
1.城市管理中治理流動攤販的困難
據調查顯示超過半成的流動攤販都是中老年人,其中絕大多數的人文化程度都在小學左右。由此可見,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無業人群且文化程度較低。這些人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沒有收入才成為小攤販。由于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識也較為淡薄,思想覺悟也不高,我國雖然頒布過城市管理相關的法律條例,但這些人顯然并不了解[1]。且這些人也屬于弱勢群體,傳統強硬執行的手段并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容易引起其他民眾的輿論,而且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些問題。今天城管在這執法,攤販就挪動地方。只是把攤販趕來趕去,沒有實際作用。
此外,很多攤販是占道經營,嚴重阻礙了交通,攤販大多集中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小區門口,學校旁邊,商業街等繁華人多的地方。人流量多車流量也多,導致交通擁堵。幾百米的距離走十幾分鐘才能出去,影響交通秩序。另外攤販收攤時留下的垃圾,臟亂,嚴重影響著生態環境,給構建文明城市造成阻礙。由此可見,整治占道經營攤販很有必要性。
2.如何更好地管理流動攤販
2.1改變傳統的城市管理方式
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部門較多,層層機構管理,管理方式也較為死板,缺乏規范性。傳統的管理方式嚴肅死板,甚至會有粗暴執法的現象。這些執法行為過于單一片面,沒有從全方面進行。粗暴的執法也容易引起社會的輿論,攤販大多數都是弱勢人群,粗暴執法是切不可取的。先前有城管執法粗暴導致瓜農死亡的事件,引起社會一片嘩然,使大家更加關注城管執法,如何合理地處理違規占道經營的小攤販,值得深入探究,所以傳統的執法方式必須做出改變。
首先在執法時要對這些攤販進行相關的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識,讓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之后再對其進行執行。其次執法態度要端正,不能帶有個人情緒,公正執法。
2.2設立固定擺攤地點
沒收驅趕攤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擺攤的小攤販大多都是些無業人群,受教育程度低,以擺攤為生計。攤販看到城管就跑,今天在這兒執法他就去其他地方擺攤,流動性大,也難以管理。占道經營不僅影響交通還影響著環境,經營者大多在路邊停著,占著車道,遇到上下班的高峰期,更是擁擠,而攤販也是在人流量多的地方集中,實在是嚴重影響通行。此外在擺攤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垃圾,遇到素質低的人就不會處理垃圾,加重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帶來臟亂差,給城市管理增加了難度。
另外流動攤販是一些貧困人口的收入來源,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流動攤販價格較低,能夠滿足一些人的低消費,如果徹底地取締攤販,會讓這些人沒有收入來源。這也會成為社會的負擔。政府可以在一些街道設立固定的攤位,這些攤販還可以繼續擺攤維持生計,統一管理的攤位杜絕了臟亂差的出現,實現了城市管理和攤販的共贏。
設立固定攤位,建造統一的擺攤車,干凈整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另外收取相應的押金,保證在收攤后保持攤位的干凈整潔。讓地攤更具合法化,這一做法很好地解決了城市管理執法過程中面對的困境。
設立固定攤位也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更具有人情味,讓城市變得干凈整潔。
2.3加強文明城市的宣傳力度
提高了民眾的法律意識才能有效減少占道經營等問題的出現。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力度,讓流動攤販的法律意識增強,使建成文明城市的思想深入人心[2]。甚至相關執法部門還可以設立相應的公眾號,微博,抖音賬號等等。借用互聯網宣傳制作視頻,發布文章,以此達到想要的效果,正確引導大眾的輿論方向。
城市管理的順利進行少不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有關部門還可以在相關賬號發布活動讓市民參與互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此達到宣傳的效果。可以鼓勵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并且對積極參與的市民表彰,從而鼓動大家,不僅能夠達到宣傳的目的也使得城市管理的相關工作更加輕松簡單。
3.結束語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進行好城市管理也是一難題,城市管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處理好流動攤販,做好文明城市,人人有責。做好城市管理少不了民眾的支持,讓普通人更加了解相關法律,了解城市管理的進程,得到大家的支持,用以人為本的方式治理,符合社會群眾的意愿,達到更好的效果。做好城市管理也有助于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參考文獻:
[1]武玉潔. 城市占道經營治理中的疏與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
[2]胡蕓. 善治理論視角下城市流動攤販治理困境及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0.
作者簡介:沈秋秋(1988.11-),女,漢族,浙江溫州人,碩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