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豐
摘要:當前,我國中職校實施課程政治存在幾個主要問題:對中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認識和觀念缺乏;對中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認識和認識不足。現有必要從思想統一,觀念轉變,“課程思政”頂層設計,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實踐等三個方面對中職校計算機專業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改革。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校;教學改革
1.中職校思政教育現狀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上強調,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最根本的工作,就是全面貫徹我們黨的教育政策,解決根本的問題。中國較早頒布了一系列有關文件,以加強對未成年人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早在高校就開始實施。中職校作為一門應用型學校,注重實踐操作和應用教學,這對我們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非常重要,而對這些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最重要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與今后這些人才的素質和政治素養直接相關。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中職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研究中職校的課程思政教學,以期在我國中職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更高的突破和更快的發展。
在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中,學生的理論知識和缺乏社會實踐的現象更加嚴重,這種“書呆子”現象在中職校中更為普遍。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中職校培養理論和社會實踐并重的綜合應用型人才。思想政治課程融入職業教育的各種專業課程,既是培養閱讀圣人,又是對外事務綜合人才的窗口。課程政治與專業課程的整合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和社會的進步與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在專業課程研究中整合政治和思想因素,使學生能夠為國家和社會進步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同時,思想政治課程的實施還可以使學生明確社會發展需要哪些思想素質,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他們真正地成為杰出者,成為國家、民族和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面對課程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一些思想較弱的教師感到困惑。一些老師認為:“我們是專業課程老師,主要教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與思想政治有什么關系?在講英語,計算機語言時,有必要向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扭轉思想政治課程長期以來與非思想課程背道而馳的問題和現象。因此,在將思想政治課程整合為非思想課程的過程中,重點不是在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而是要規范教學思想,突出教學思路。
2.做好“課程思政”頂層設計
為了貫徹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務,在全民育人的過程中,進行了全方位的教育。任何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資源都可以挖掘,在“課程思想政治”頂層設計過程中,將不同專業課程挖掘出來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轉變為生動的教學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方向一致,實現“文化育人”的總體課程思政目標。
2.1注重提高教師的德育意識,結合職業價值教育的教學能力。教師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取向的指南,教師的德育水平是其德育效果的前提。只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有深刻的理解和堅定的認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將其傳播給學生。因此,增強專業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好學生導師工作,增強他們的德育教學能力,實現講課與教學的有機統一。
2.2在建立課程的基礎上,做好課程設計的重新設計。充分發揮專業學科的優勢,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具有不同專業課程特色的“思想政治資源”,并深入拓展教學內容。在課程設計的重新設計過程中,應注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的選擇,研究“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方案,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認真學習,積極實踐,廣泛討論,積極思考,在無形變化的過程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實踐
對于《MS Office應用》課程而言,引導學生了解世界信息產業的發展水平以及中國信息產業的國情和現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激發廣大學生為國家服務的感覺具有重要意義。
3.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信息化發展的總體趨勢,充分理解信息化在國家未來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當今世界,信息水平是一個國家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世界信息競爭極為激烈,進展緩慢。為了尋求發展的動力,自20世紀末以來,所有國家都在重新規劃信息發展的藍圖。例如,美國促進了網絡空間戰略的實施,工業互聯網的布局,德國提出了工業4.0,中國提出了“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來促進信息技術的變革與發展。作為計算機科學專業的高職生,他們應該樹立崇高的理想,敢于擔當,致力于國家信息戰略布局,創造信息產業的制高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2正確認識中國信息產業的特點,認真增強責任心,緊迫感和使命感。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戰略,基礎和主導支柱產業。它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新興產業的出現,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積極的作用。盡管中國的信息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與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的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從源頭上還是比較滯后的。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中國的IT企業長期處于國際信息產業鏈的下游水平,對國家安全和工業信息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突破信息產業核心技術壁壘的任務十分艱巨,時間緊迫。
3.3正確認識振興中國信息產業的責任和歷史使命。沒有信息安全,就不會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就不會實現現代化。必須捍衛我們的國家安全和行業信息安全,以提高我們信息產業的“獨立和可控”能力,并改變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的不足。計算機科學專業的高職大專生必須深刻理解時代的責任和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志向,根據時代變革,順應潮流。
3.4正確認識振興中國信息產業的崇高抱負,需要學生腳踏實地。中國信息產業人才發展不符合信息產業獨立可控,網絡安全建設,新經濟發展和新任務發展的要求,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偏低,行業領導者人才短缺,科技創新人才短缺等方面尤為突出。作為信息產業的主力軍,計算機專業高職大專生必須把振興中國信息產業的信心付諸實踐,勤奮的學習化為創造動力,不斷貢獻自己的能量。
參考文獻:
[1]馬春影.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構建研究[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1(01):106-109.
涉及課題:江蘇省惠山中專2021-2022校級課題(HZKT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