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娜 陳紫涵 黃智祥 王敏鈺 魏俊蓉
摘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隨著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消費個體網購潛力大,而農村物流發展基礎薄弱,“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與“首公里”逆向攬收服務問題仍是“痛點”。本文針對目前農村雙向物流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村物流難以滿足農村消費者需求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主要從政府、物流企業的角度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最后一公里;首公里;農村雙向物流服務模式
一、引言
目前我國城鎮的電商物流模式處于成熟的發展階段,而農村電商物流模式的發展卻存在較大的問題。隨著電商行業的下沉滲透不斷深入,加之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農村電商模式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農村物流行業卻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當下農村物流服務滿意度較低,個性化服務市場存在空缺,而多數物流公司受物流成本、服務質量與時效所局限,對待農村物流服務僅止步于鎮級中心,承接鄉鎮——農村雙向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設仍具有很大發展空間。
二、宏觀市場分析
(一)國家政策支持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國從政策層面大力支持農村電商物流發展。2020年4月,國家郵政局辦公室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到:加強農村快遞物流體系的建設,繼續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推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上行。同年,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二)經濟文化環境
隨著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人均GDP不斷上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斷提高。據數據顯示,2020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7131元,與城鎮居民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促進了農村居民的消費欲望的產生。未來將有越來越多農村居民加入到電商消費的浪潮當中,通過電商平臺選擇更豐富、更高品質的需求產品和服務。
(三)人口環境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口數量和結構都有了十分巨大的變化,農村人口形成主要以老人、兒童為主的人口結構。隨著城鄉經濟的發展,扶貧政策的推進使得農村的社會階層出現了變化,農戶中出現了富豪、富裕、小康等不同層次的序列。此外,農業勞動者群體縮小,農民工群體擴大,個體農業從業者越來越少,農業生產逐漸形成規模化。
三、農村電商物流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 農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遭遇瓶頸,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農村物流面臨快遞服務網絡下沉不足,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于快遞公司而言,農村居民分布零散,快遞配送量較少,難以實現規模化,導致配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許多快遞公司不敢輕易涉足農村物流市場。于鎮級以下農村居民而言,尤其是居住在離鎮中心較遠或年紀較大的村民,拿取快遞十分不便,從而使得農村電商物流流失部分消費者群體。
農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與村民網購意愿下降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極大地限制了鄉村的實物流、資金流的流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最后一公里物流問題亟須解決。
(二)農村“首公里”逆向物流服務體系不完善,難以滿足村民寄件服務需求
目前來看,農村寄件物流服務不到位,多數農民消費者存在“無處寄,寄件難”的問題,而大多數快遞公司未在農村設置網點,逆向物流服務體系并不完善。雖然農村寄件需求量不是很大,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村民仍有寄件服務需求,如給在外工作的子女寄物品、將種植的農產品運送至城市進行售賣。若無合適的交通工具運輸或運輸速度慢,對于農產品上行造成一定阻礙。
(三)農村電商O2O模式發展供需不對稱,“買難”“賣難”問題待解決
O2O模式發展至今,因農村地區距城鎮中心較遠,快遞派送需要較長時間,面向農村地區提供服務將增加平臺運營物流成本,反而降低服務質量。同時,多數商家也因配送到農村地區產生的高昂配送成本而放棄農村市場,這意味著農村消費者無法享受網絡零售的服務。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有的農村電商O2O模式將無法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農村網絡零售市場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四、農村雙向物流服務模式的解決策略
(一)政府部門切實執行國家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政府部門應因地制宜,一方面,需加大對當地物流企業的資金扶持,鼓勵并支持企業在農村物流方面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新農村建設規劃,合理規劃農村道路建設與維護,從而有效解決物流成本問題,實質性地推進農村雙向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
(二)物流企業承包“鄉鎮——農村”雙向物流服務,高效實現便民利民目標
1.構建標準化農村物流網絡,規范作業流程
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管理與分析的智能化配送系統,采用分區作業模式,實現快速攬收、精準配送的目的。
2.結合裝備技術,搭建混合式鄉鎮O2O服務平臺
建立一個面向村鎮遞送物件的物流配送中心與一個村鎮特色商品的網絡零售平臺,更好地滿足居民對物流服務和消費升級的需求。
3.加強服務力度,取消對物流配送車的限制
在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發展好的國家,沒有對貨物運輸車輛進行限制,我們國家可根據國情制定相關的政策,取消對貨物車輛的限制,完善配送服務專用通道,以確保快遞能夠快速及時地送到客戶手中。[1]
4.倡導企業聯營,支持加盟企業運行
各個物流企業需不斷加強與其他物流企業的合作,實現信息共享,從而提升整個物流服務環節的運作效率,增強物流服務能力。同時,可尋找當前承接O2O平臺派送業務的企業或個體進行合作,資助那些有志于快遞行業的創業者,為其提供物流和信息平臺服務。
五、結語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居民網購消費能力有所提升,但物流運輸的不完善極大地限制了農村的實物流、資金流的管理,農村雙向物流服務如何實現派送的高速度與高準確度、客戶的高滿意度和企業服務低成本等問題亟待解決。
參考文獻:
[1]吳慶.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J].技術與市場,2021,28(04):184+186.
作者簡介:賀娜(2001-),女,湖南寧鄉人,本科生,南華大學,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