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昕 朱亞清 馬洋 馬力 馬琳芮
摘要:科技推動生產力發展,而科研儀器則是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支撐??蒲袃x器產業化投資回報周期長,風險較大,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現行,以構筑起完備的保障體系,從而降低知識產權風險,促進科研儀器產業化高質量發展。在分析產業化過程中涉及的知識產權類型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知識產權保護建議,從期使企業的科研儀器產業化形成良性發展的態勢,不斷為創新賦能。
關鍵詞:科研儀器;知識產權保護
1.概述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1月30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講話時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才能完善現代產權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p>
科技推動生產力發展,而科研儀器則是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支撐,創新科研儀器不僅能夠填補某些科研領域的空白,同時也能解決原有儀器設備無法解決的問題。創新科研儀器作為科技成果的一種,要真正實現產業化,需要巨額的投資、大量的人力資源投入,從儀器的立項、研發、樣機生產最終到產業應用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在此過程中還要考慮商業用途、市場需求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最新發展等等因素,投資回報周期長,風險較大。
2.涉及的知識產權類型
2.1專利權
具體到科研儀器的產業化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有關規定,可能存在三種類型的傳利權:
2.1.1發明專利:研制出的科研儀器本身,其目的是解決一系列科研問題,回應生產實際需求,填補某一領域的空白,即可以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這三性要求,符合發明專利的定義。
2.1.2實用新型傳利:科研儀器的研發都有一個從滿足基本功能到逐步進行構造優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即發生儀器的更新換代,從而經過在前代儀器型號基礎上的改進,產生實用新型專利。
2.1.3外觀設計專利:科研儀器的產業化最終要將儀器推向市場,這樣對產品外觀也產生了相應的要求,當通過專業設計優化儀器的外形,通過色彩、線條的組合突出功能及品牌等元素后,也就產生了外觀設計專利。
2.2著作權
2.2.1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儀器設備的研制過程中,為了滿足數字化操作的需求,研發團隊往往會配套研制出儀器的操作軟件,由此產生了軟件著作權。
2.2.2文字作品著作權:在儀器商品化過程中,為了概括介紹儀器用途、性能、特征、使用和保管方法等知識而編寫的商品說明書,當屬于著作權所保護的范疇。
3.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
3.1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樹立知識產權先行的理念
應在企業全體員工范圍內強化知識產權管理意識和保護意識,使企業中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科研人員、領導決策者還是普通員工都深刻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樹立知識產權現行的理念,并將之貫徹到科研儀器研發及產業化的整個過程中。
3.2提前謀劃,做好全過程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應當在科研儀器研發的立項階段即配套編制出知識產權保護方案,將產業化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逐一識別,并做好保護預案,精確到各個階段將會產生的知識產權,以及不同的申請、注冊方式、所提交的材料要求等,按照國家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積極進行各種類知識產權的申請、注冊,最大限度的取得法律保護。
3.3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在遭遇侵權時,企業應大膽反擊,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如遭遇非法逆向工程,即惡意競爭者在獲得科研儀器產品后,采用逆向工程獲得制造方法,自行制造并銷售,使得市場上出現大量仿冒同類產品,從而大大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直接傷害甚至破壞該科研儀器產業化項目的延續,對科技創新十分不利。此時企業就應依靠已經完成的知識產權注冊,采用訴訟等法律手段,主動要求侵權方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4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一方面,企業應加強對知識產權專門人才的選聘和培養,以建立一支知識產權專業團隊。宏觀上可以依托專業團隊對外部知識產權環境的變化進行跟蹤,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微觀上可由專業團隊深度參與每個產業化項目,進行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
另一方面,企業應建立和完善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及責任機制,建立保密及競業禁止制度,在明確職務發明的產權歸屬基礎上建立針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機制等。
4.結語
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保障。通過知識產權的深化運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可以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加快企業實現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企業在科研儀器的自主產業化道路上,要樹立知識產權先行的理念,在保護創新科研儀器產生的各類知識產權的基礎上,通過產業化創造價值,反哺企業,并使科研人員充分享受到科技成果產業化帶來的經濟效益,激發創新活力,從使企業的科研儀器產業化形成良性發展的態勢,不斷為創新賦能。
參考文獻:
[1]穆曉森.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工程師,1997.6.
[2]韓國峰.加強企業知識產權運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J]. 柴油機設計與制造,2017.3.
作者簡介:靳昕(1984.4-),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陜西省安康市,職稱:經濟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企業法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