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社會人口規模大量提升,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加劇的糧食緊缺問題。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食品的質量、衛生、安全、營養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在食品領域向工業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實力。食品科學與工程是一項針對食品生產、食品加工、食品儲存、安全健康等問題進行研究的重要項目,是食品領域發展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 歷史; 發展趨勢;
食品科學與工程主要是基于科學技術、工程原理,針對食品物理、化學特性和其加工過程進行探討的一門學科。現今社會中,食品科學與工程涉及食品監督、食品安全、食品健康等食品領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 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內容
食品科學與工程包含了如化學、生物學、食品化工技術、食品工業化、蛋、乳制品加工技術、肉類加工技術等重要內容,同時食品科學與工程可通過食品化學、食品工程、食品微生物學等進行分類。食品化學基于化學技術,針對食品的物理、化學特性、內部結構組織及健康安全需求,對其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過程進行研究,為食品品質、食品資源及食品加工儲存技術提供技術支持,有效提升食品結構、食品質量、食品包裝、食品原料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術水平。食品工程的主要內容為糧油加工技術、食品飲料加工技術等,其涉及食品生物酶學、食品分離重組、食品添加劑、食品工業化管理等技術,與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發展息息相關。
2 食品科學與工程的歷史
食品科學與工程是人類對食品科學、技術、安全、衛生等方面不斷努力鉆研的成果,充分證明了人類對食品科學與工程的重視程度,為預防出現消化道、血管、心臟等不良疾病,如今食品種類也逐漸朝著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素的方向快速發展。深入研究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發展歷程,營養成分豐富、包裝美觀、低脂肪、低卡路里、原材料純天然及食用便捷的高質量食品是其發展的主要方向。食品加熱方式是食品科學與工程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傳統的食品加熱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點,首先傳統食品加熱方式采用的是表面熱交換加熱模式,其加熱的速度較為緩慢,食品受熱程度不均勻,極易造成食物營養價值流失。此外,傳統食品的加熱器皿極易沾染難以清洗的油漬,為其后續使用帶來諸多不便。微波爐的發明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采用高頻發射裝置發射微波,通過APV磁控技術制造均勻、恒定的強磁場,對食品進行加熱、殺菌、解凍,既完成了加熱任務,同時也保障了食品的品相、口感及營養價值,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3 食品科學與工程現階段發展
3.1 發酵食品技術發展
發酵食品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食品制造技術已被人類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利用微生物對食品進行發酵處理,已經可以生產出如豆制品、奶制品、調味品等日常所需的食用產品。其具有價格低廉、食用便捷、有益健康等諸多優勢,促進了我國食品科學與工程的有效發展,加速了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進程。
3.2 食品保鮮技術發展
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為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食物保鮮技術已相對成熟,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通過冷藏保存技術,保持食品內部的組織、結構,從而保證食品的新鮮程度。此外,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建設也促進了生態食品、綠色食品的有效發展,其豐富的營養含量,及少量的人工色素和化學添加劑,有效提高了食品的食用價值,為人類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4 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發展趨勢
4.1 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
食品加工技術是食品科學與工程的主要發展趨勢,需不斷研發高新加工技術,提高其科技水平。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已掌握許多高效的食品加工技術,例如食品的膜分離、快速冷凍、真空濃縮、超高壓加工等高精尖食品加工技術,其大量應用于食品加工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食品加工技術依然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重要課題,還需不斷提升其科技含量,為食品加工行業提供更有效的技術保障。
4.2 食品酶學技術的發展
食品生物酶是由食品活細胞生產的一種催化劑,較高的專一性和催化性是其有效特征。當今社會,食品研究學家已總計發現了2 700多種不同類型的生物酶,但是目前適用于食品加工、生產的生物酶種類不足100種。此外,當今世界生物酶制劑的產量總計已超過10萬噸,在這10萬噸生物酶制劑中,應用于食品工程領域的占50%以上,食品酶學技術擁有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其技術的進步及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也會隨著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取得更完善、更深入的改進。
4.3 食品生物技術的發展
食品生物技術的發展同樣也是食品科學與工程未來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部分食品原材料能夠產生少量天然色素,高成本、低產量是其明顯缺點。可以通過采用食品生物技術提高其產量,使用固定化細胞提取技術,提取植物細胞中所含有的花色苷及胡蘿卜素等,有效實現食品天然色素的工業化生產。同時,也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養賴氨酸、谷氨酸等,相較于一般菌種,其具有較高的產酸量。因此,食品生物技術在未來發展中,將會成為食品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發展趨勢,其食品解析技術、分子設計技術、物資交換技術及基因工程技術必將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
5 結語
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建設對于社會進步、百姓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障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是維護人類健康、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專家需專注于食品工程技術的改革與創新,加快其發展速度,為社會經濟、科技提供更有效的發展渠道,為全人類帶來更優質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劉波麟.現代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J].現代食品,2020(22):40-42.
[2]張天.探究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戰略作用與發展趨勢[J].食品界,2020(11):86.
作者簡介:
趙英馳 男1998.12.01遼寧省鞍山市,大連工業大學 食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大連工業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