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
摘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如今的社會更需要學生用政治眼光去看待,政治學科變成了初中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科目,在政治教學中如何摒棄傳統觀念中枯燥無味的政治教育,將其轉化為“收放式”教學,變成了許多老師所關心的重點。通過“收放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激情,本文從“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課堂中的重要性出發,并對其實踐與運用提出一些策略。
關鍵詞:收放式;實踐運用;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075
引言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老師需要不斷提升課堂質量來與時俱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難免顯得枯燥無味,然而,“收放式”教學卻顛覆了傳統教育觀,它將以往的以老師為主體,轉換為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學生培養出獨立思考能力與發散性思維。基于此,本文將就“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提出一些策略。
一、“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課堂中的重要性
大多數初中學生迫于學習壓力,形成了兩耳不聞窗外書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狀,要改變這一現狀,政治課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政治課本字里行間本就流露著枯燥乏味的氣息,并且傳統教育模式中的以老師為主體,往往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教育質量。倘若使用“收放式”教學法,老師使用因地制宜的教育模式,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題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發散思維的能力,也可以讓老師在課堂教育中左右逢源,信手拈來,將課堂質量提升到新的高度。課堂質量主要取決于老師的帶領方式[1]。帶領方法眾多但是能抓住知識重點,并以知識重點為中心發散出新的知識點,并且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便能燃起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激情。所以“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學科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課堂中實踐與運用的策略
(一)以“放”燃激情
初中是基礎教育的轉折階段和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初中階段科目眾多,知識點冗雜。許多學生并不因為興趣而學習,也不會在學習時釋放激情。倘若在課堂上適度的開放思維,可以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思維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加專注于課堂,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在輕松的心情下,高度專注于政治課堂。開放思維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眾所周知的舉手發言以外,還可以在課堂教育中穿插視頻教學,如紀錄片,小品等等[2]。
比如,在上初一上學期第一課《珍惜新起點時》,可以鼓勵同學們發言談談對新學校的看法,以及對未來三年初中生活的展望。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看待初中生活學習,并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在講述政治課堂的同時,傳遞正能量,激勵學生在新起點中樹立遠大的理想。
(二)以“收”抓重點
課堂實效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課堂的時效性是極具探討價值的問題。發散性思維可以增強課堂實效性,發散性思維的課堂,使同學們對政治學科燃起激情,但適度的發散需要適時的收回,倘若只是一味地將思維發散出去,而沒有最后的總結,那將讓“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課堂中的體驗變得泛濫,就不能達到收放式教學預想的教學成果,甚至會功虧一簣。所以老師應該掌握適當的將式思維收回,完成教學目標[3]。
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與父母交朋友》課文中,發散性思維過后,老師應該及時收回,講述同學們思維未涉及到的知識盲區,為同學們補充新知識才是教育的意義,學生僅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父母,應該有老師來收回學生的定式發散思維,向同學們灌輸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抓住課文重點的同時,教會學生換位思考,體會父母的用心良苦,這也真正體現了政治學科教書育人的真諦。
(三)張弛有度,事倍功半
現階段我國初中政治教學方法單一、理念陳舊的問題依舊較為突出,和新課標要求不符,有必要積極創新,促進初中政治教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創新的“收放式”教學法并不是將學習全盤交給學生自主完成,這并不代表老師備課可以隨意,甚至只是簡單的上網查閱資料,而不認真對待。恰恰相反,在“收放式”教學法的背后,需要政治老師更加精心準備課件及上課材料,認真地備課才能將有效的課堂時間分劃給學生適度發散思維,在由老師有效的收回進行總結,這樣的學習模式才能張弛有度,事倍功半。“收放式”教育模式,無疑拓寬了知識點面積,將知識點發散出去,這有利有弊。倘若發散的思維超過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極有可能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產生挫敗感,消磨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所以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對發散思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界線區分,并且抓住課堂重點來發散。
比如,在講述八年級上冊《公民的權利》課文時,可以先讓同學們講述自己知道的公民權利,在適度的討論后,由老師來引導學生思考出他們沒有想到的知識點,老師便起到了引導作用,真正讓學生作為政治課堂的主體,但這種發散思維應該適當收回,在發言后,老師要及時進行總結整合關于《公民的權利》的知識點,讓同學們在課堂上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就將重要的知識點記住,而不需要在課后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死記硬背知識點,這便真正詮釋了收放式教學法的意義,讓教學課堂張弛有度,使學生在學習中事倍功半。
結束語
“收放式”教學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同時,有效提高課堂質量,使政治學科教育模式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程彬,余泉.面向初中智慧教育的大數據教學分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04):20-22.
[2]李菁.淺談提高初中政治課堂的實效性[J]. 科技創新與品牌,2021(02):70-71.
[3]邢懿.初中政治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 山西青年,2020(14):149.
廣東省高州市曹江第二中學 5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