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佰萬 蔣五倉 張志彩
摘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呼喚勞動教育,高中思政課滲透勞動教育要想取得實效,必須本著“有理有據有節”的原則進行。本文從思政課開展勞動教育的“理由、依據和節制”三個方面予以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思政課程;勞動教育;有理有據有節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05
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號角已經吹響,勞動教育的巨輪業已啟航。高中思政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也應有機滲透和融入勞動教育。實踐證明,在思政課教學中唯有有理有據有節地開展勞動教育,方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受到良好的教育實效。
一、思政課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有理”
勞動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需要,是財富和人生幸福的源泉。人在勞動中成長,勞動是人全面健康發展的唯一途徑。人民群眾,尤其是勞動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
勞動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它具有獨特的綜合育人價值,其有序協調開展,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之根本任務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課程實施上具有實踐性強的特征。思政課教學著眼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和長遠發展,關注其生活經驗、勞動經歷,使其在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勞動教育與高中思政課的學科性質和基本理念高度契合。
思政課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而這些內容都是實踐的產物、時代的精華,教學時若不結合學生鮮活的勞動經歷和社會實踐,很難領會理解,更談不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思政課滲透勞動教育是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生動體現。
二、思政課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有據”
思政學科滲透勞動教育,是我國堅持德育為首、政治統領地位的要求。勞動教育的任務在于讓他們弘揚勤儉、奉獻、奮斗、創新的勞動精神,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品質,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的價值觀念。勞動教育在目標實現上具有明顯的德育性質,同思政課程學校德育工作的引領性密不可分。
近年來,因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和教育的短視化、功利化傾向,勞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淡化,致使青少年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勞動素養匱乏。他們缺乏勞動精神和勞動習慣,動手自理能力差,實踐創新能力弱,不珍惜勞動成果,厭惡勞動,不會勞動,不尊重勞動者,渴望一夜暴富、坐享其成。為實現教育強國的夢想,補齊勞動教育短板,夯實勞動教育基礎,思政課教師要把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到學科教學中作為神圣職責。
全面加強勞動教育也有充分的政策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制度》等這些文件相繼出臺和印發,也給我們廣大思政課教師進行勞動教育學科滲透教學提供了頂層設計指導。
通過領會這些文件精神,我們知曉了思政學科融入勞動教育,要納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歌頌勞模和普通勞動者、闡釋勤儉、艱苦奮斗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等內容,應對學生進行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及合法勞動教育;為增強勞動教育學科滲透效果,我們應抓住關鍵環節,靈活運用講解說明、錘煉淬煉操作、項目實踐、反思交流、榜樣激勵等多種方式方法,要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引導學生崇尚和尊重勞動;等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思政教材中也蘊含著不少對學生加強勞動教育的內容。高中思政課教學力求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理論知識與生活關切相結合,緊密結合社會實踐,立足學生的真實生活、勞動經歷和長遠發展,借助問題情境的創設和社會實踐的參與,通過議題的引入、引導和討論,注重學生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行為表現,務求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思政課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有節”
所謂“有節”,就是有節度,做事情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否則,就會“過猶不及”,甚至事倍功半。思政課滲透勞動教育要堅持適度原則。唯有有所節制,才能不超出學生健康成長的承受力,才能順利完成思政課教學任務,減輕教師負擔,助推勞動教育借助思政教學陣地落實落地,實現學生思政學科核心素養和勞動素養的同頻共振、和諧提升。
在勞動教育學科滲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勞動和教育相分離的錯誤時有發生。要么一味地進行勞動,忽視了教育;要么一味地進行教育,撇開了勞動。思政課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應該把勞動和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思政理論學習和學生生活經驗、勞動實踐相統一,讓感性成為理性的基礎,用理性認識去指導現實勞動實踐。沒有勞動的教育和沒有教育的勞動,都是思政課勞動教育滲透教學要極力避免的極端行為。
勞動教育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在勞動教育中,家庭是基礎,學校是主導,社會是支持。鑒于思政課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學科滲透時,要側重于勞動價值觀的引領塑造、勞動精神的弘揚激勵。固化的日常生活勞動,靠學校和家庭管理來進行,必要的生產勞動體驗要更多地通過必修勞動教育課程去落實。思政課教師在勞動教育滲透教學時,要學會借力和取舍,根據客觀實際,留意學生社會生活實踐,結合學科教學目標任務,選擇典型的勞動教育資源,精心創設和采擷活動情境,恰當設計有關議題,對學生加強適切的勞動教育。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中華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勞動教育成了新時代教育戰線上的最強音。我們廣大思政課教師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把勞動教育有理有據有節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助力學生全面發展,鑄就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0-03-27.
[3]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N].中國教育報,2020-07-15.
作者:袁佰萬 張志彩 滎陽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河南省思想政治高級教師
蔣五倉 滎陽市高級中學 河南省思想政治高級教師 教育學碩士
(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勞動教育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滲透實踐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B19090138)
河南省 滎陽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滎陽市高級中學 4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