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西方之間的文化異同體現在許多方面,其中“俠”文化在中西方的歷史文化發展中都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作為中國民間通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俠文化”及其背后的文化現象從古至今一直都被民眾視為重要的娛樂內容而得到廣泛的傳播;而在西方社會,也有著自己的武俠文化,或者說是“騎士”文化,甚至從現代的西方文藝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騎士”的影子,其中“超級英雄”為題材的“俠文化”的傳播,也在世界范圍內收到了大眾的歡迎。本文將從歷史淵源、身份地位、行為動機以及所處環境幾個方面對于“俠”文化的中西方異同展開對比
關鍵詞:“俠”文化;中西方文化對比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18
“俠”文化是一種“非主流”的文化形態,卻包含著人類對于正義、公平乃至自由的深刻追求。中國的武俠和西方的騎士作為東西方名族帶有尚武色彩精神文化的象征,它伴隨著不同時期主流文化形態,發揮著獨特作用,呈現出公平正義、扶弱濟貧、樂于助人、忠誠耿直,以及尊重女性、溫文爾雅等性格特點。
一、歷史淵源
中國的俠客階層正式出現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相對于西方騎士早了1200年以上。在先秦諸子的著述中,有不少關于武俠的記載:《論語》中,“好勇”之子路;《孟子》中有“養”之宮黝;《墨子》有與勇士決死之駱滑等,也有慷慨赴危難、勇刺秦王的荊軻等,這些豪邁人物也就成為了后世狹義文化的最早起源。
而西方騎士的起源,至今也沒能考證清楚。早在公元前8世紀的亞述帝國就已經出現了類似騎士的記載,當時在沙場上橫刀躍馬的騎兵,即后來到處行俠仗義的浪漫騎士。騎兵在戰場上的地位也就促使歐洲中世紀形成了騎士階層。
二、身份地位
中國俠客和西方騎士的身份地位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俠客出身平民,屬于江湖布衣;而騎士大多出身于貴族階層,屬于統治階級且具有獨特的政治經濟地位,騎士既是軍人、又是貴族,甚至有時還會是統治者。
俠客一般來說并沒有在政治層面上有什么大作為,且行為準則較為松散和隨性,沒有形成制度化,更沒有像騎士一樣形成一個獨立嚴密的利益階層;而相對于騎士來說,俠客群體的出身更沒有嚴格的限制,從大戶人家到凡夫俗子甚至乞丐都可以成為俠客;且中國的俠客并不是什么官職、或政治意義上的等級封號、亦或是什么榮譽稱號;卻俠客群體的行事也只是根據俠客自身的性格特點、個人能力等,其責任和義務并不是通過制度或者法律層面上來確定的。
中國古代的歷代統治者,只要在建立起政權國家政局穩定之后就會開始削弱江湖勢力,也就是俠客群體,因為俠客群體行俠仗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帝王的統治地位產生了威脅,他們重視所謂的“俠義”,包括:重情義、重修為、樂善好施等品格,他們重視民族氣節、崇尚個人尊嚴、榮譽,崇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同患難、共甘苦的江湖氣概。
而相對應來說,騎士則是一個獨立的利益階層,騎士群體作為一個階層其行為是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騎士制度是騎士階層所特有的組織、法規、道德規范等的總稱,它是以中世紀歐洲的土地分封作為基礎,騎士有自己的封地,實質上是由中小封建貴族統治者所構成的。狹義上,它是一種軍事制度;從廣義上,它既是一種制度,又是一種觀念。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1、12世紀,騎士階層內部逐漸形成了自己明確的行為準則和規范,信仰基督教并信守教義,尊重并保護弱者,熱愛祖國和人民,勇敢殺敵,堅決與異教徒作斗爭。總之騎士相對于俠客來講,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并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三、行為動機以及所處環境
俠客和騎士在行為上都是有著英勇無畏。勇于犧牲、敢于冒險的大無畏精神,但兩者群體的行為動機卻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騎士階級的行為動機來自于階級地位、身份職責以及宗教信仰,且目的存在有類似于加官進爵等較強的功利性;而中國古代的俠客則完全出于俠客精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血性以及自己的善心與良知,以及自己對于社會現實的不滿渴望去改變的憤懣之情,個人動機成分較大,在我個人看來,中國古代的理學思想在其中起到了相當程度的作用。
兩者的所處環境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騎士的冒險經歷大多都是出于非常神秘、奇幻的環境,如:月黑風高的古老森林、妖魔惡龍出沒的山洞、迷宮般的巨大陰森城堡等,對手也大多是惡龍、巫婆等,且騎士的戰斗過程中也會出現魔法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宗教色彩。
而中國武俠的故事則更側重于現實社會生活,表現出了人間世俗生活的百態,故事也都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像《水滸傳》中“醉打蔣門神、拳打鎮關西”等,反映出了該時代的社會現實。
武俠文化和騎士文化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但又各有不同,都是誕生于當時不同的歷史文化發展背景。在當今社會面臨著不同的文化元素,我們還是應該對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海納百川,為我所用。其中見義勇為、正直善良勇敢、路見不平伸張正義的俠客精神;以及溫文爾雅、尊重女性的騎士風度,在我們當今的社會都是存在一定積極作用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區分并提倡的。
參考文獻
[1]白念文,張薇,韋浩浩.從俠文化和騎士文化看中外文化差異[J].作家,2011(24):100-101.
作者簡介:買嘉騏(1999年—),男,回族,籍貫:河南洛陽,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8級英語專業在讀本科生。
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河南 新鄉 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