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讓中老關系更加密切,在 “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的過程中,對老撾教育現代化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國家與民族未來發展的基礎,因此,借助中國“一帶一路”的契機,老撾需要加強國際化教育人才建設與老中兩國間的信息教育合作,促進兩國學生與學界的學術交流,同時借鑒中國經驗加快老撾教育現代化進程,促進地區國際化教育融合。
關鍵詞:一帶一路;教育現代化;老撾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405
引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21世紀中國對外開放的偉大戰略,在“一帶一路”的國家級頂層合作倡議之下,各國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不斷加強。老撾抓住中國“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國內的經濟特區與專業經濟區,與中國簽訂了合作開發“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賽色塔綜合開發區”等相關協定。2016年4月初,老撾與中國達成了“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的共同開發意見,并簽訂了《老中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總體規劃》。在此背景之下,老撾人才的需求隨之提升,教育交流在“一帶一路”的開展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從而充分發揮國際合作的作用,增加老撾與國際間教育合作的新內涵。據不完全統計,為了滿足老撾國內經濟建設過程中的人才需求,截止2018年底,老撾與中國達成的人才培養計劃多達40個,超過23所職業學院與中國高校鑒定了留學生共同培養意向,僅老撾國立大學便與中國各大高校簽署了27項合作備忘錄1。
一、“一帶一路”讓中老關系更加緊密
1. “一帶一路”內涵
在教育領域內,中國的“一帶一路”為沿線各國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人文交流、教育援助以及教學合作上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一帶一路”的內涵在于“五通三同”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與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在教育領域內,五通表現為老撾與中國在教育開展方針上的溝通、教育設施上的聯通、教育產業上的暢通、教育投資上的融通與兩國民心的相通,從而打造老撾與中國在教育領域內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當然,“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教育發展水平不一,教育特色鮮明,具有強大的資源互補性與合作空間,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以中國為首組織的大型教育活動為老撾教育現代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2018年5月,在中國10所國內高等院校與3所國外高等院校的倡議下,舉辦的首個“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聯盟吸納了來自3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5所高校加盟,其中老撾蘇州大學便包括其中。在2018年12月北京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教育對話活動中,老撾教育與體育部派出官員與學者參加,面向2030年的國際教育交流合作,探討國家間教育交流合作的優先領域與實現途徑,為促進地區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做出重要貢獻。
2. “一帶一路”下中國與老撾教育交流的強化
老撾與中國同屬于社會主義國家,山水相連,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較較深,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與中國經濟聯系的加強,文化方面也取得歷史性突破。1990年,老撾與中國開始互派留學生與進修生,為老撾新時代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2011年,老撾政府批準的第一所外資大學—中國蘇州大學在首都萬象成立,成為中國教育部批準創辦的第一所外資大學。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后,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民間自發,與老撾的教育合作更加深入,同時,在老撾政府規劃的2030愿景之下,教育和體育部提出了教育領域總體優先發展的目標。2016年,教育部與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前期調研走訪,簽訂了留學生合作培養協議,為老撾留學生的培養及“一帶一路”建設中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2018年8月,在“一帶一路”的合作交流下,老撾教育與體育部副部長到訪中國,全行人員參加了“2018老撾媒體宣傳和傳媒新技術的使用培訓班”,并強烈表達出要提升國內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的意愿1。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深的過程中,老-中兩國靠著互助共羸的理念,響應“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不斷加強教育合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優秀人才。
二、“一帶一路”對老撾教育現代化的影響
1. “一帶一路”為老撾教育現代化帶來機遇
在“一帶一路”的整體框架下,區域間的教育合作與學術交流得到了加強,沿線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教育發展水平便不相同。老撾的國內教育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但卻受到國內科技、教學與人才的限制,以教育經費支出為例,近五年老撾教育經費平均支出僅占全國GDP的3%左右,2017年,老撾教育經費投入約為5.06億美元。而中國教育部發布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無疑為中國對老撾在教育領域的科技設備援助、教學質量提升與科研人才交流提供了依據。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之一,為老撾教育現代化帶來了發展機遇。首先,在基于命運共同體教育的合作廣度之下,有利于兩國的教育互通,謀求教育領域深度交流的最大公約數,找準共同的教育發展之道,培育共同的教育創新之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其次,在教育改革的合作倡導之下,有利于兩國教育資源的配置,重在解決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瓶頸問題,促進師生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校企深度融合,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美好愿景。
2. “一帶一路”為老撾教育現代化帶來挑戰
當然,“一帶一路”一方面為老撾教育現代化的實現提供機遇,另一方面,也為老撾的教育帶來了挑戰。眾多國家在教育水平與資源配置的相互交流之下,難免對本國的教育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老撾的教育水平并不高,而且老撾國內佛學教育盛行,在“一帶一路”戰略之下的學術交流過程中難免處于下風,極易受到沿線其它國家在教育政策與思想上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來源于經濟環境、民族文化、宗教思想與教育體制多種層次的架構之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老撾國內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在人才培養方面,各國之間的激烈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與技術的競爭,老撾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在與其它國家的競爭中還處于劣勢,在老撾國際教育交流過程中培養的人才極易被其它國家挖走,從而影響到老撾人才的培養。此外,“一帶一路”為老撾教育現代化帶來的挑戰還表現在教育行業的資本進入方面,就當前而言,老撾擁有5所公立大學,10所師范學院和92家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加重在現代化教育發展過程中對社會資本與外資資本的依賴性,從而不利于老撾教育現代化的實現。
三、利用“一帶一路”促進老撾教育現代化的策略
1.進一步加強老撾國際化教育人才建設
人才是國家振興的基礎,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之下,老撾需要強化國際化教育人才的培養。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基礎,需要借助“一帶一路”的教育平臺,加大國內對于教師培養深造與留學生派遣力度,通過人才的不斷學習與培養,從而提高在國際教育中的地位,為國內教育現代化引入更多的人才資源與國際投資。例如,以“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為基礎,將人才培養與“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結合起來,既達到了人才的培養的目的,還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此外,老撾國際化教育人才建設還可以引進高素質人才,通過與中國達到的教育合作協議,吸納中國人才來培養國內的人才,從而為老撾教育現代化的更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加強老中信息教育合作
從整體發展水平來看,老撾信息化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目前為止,老撾互聯網滲透率不足30%,要實現教育現代化,離不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學配套設施。中國教育的信息化發展已經走在了前頭,在“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之下,老撾與中國可以強化教育與科技的合作,以此推動兩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具體來說,以遠程教育技術為手段,整合老撾高校內的優勢學科資源,努力拓展與中國的跨境、跨區域教育教學合作,參與到“一帶一路”教育發展主題上來,借助其它國家的科學技術,推進多樣化的學術合作與交流,同時共同建立高水平的聯合實驗室,設立研究項目,利用大學聯盟提供的科學基金,進行科技攻關,實現科技合作廣度與深度的雙向拓展,營造良好科研氛圍,提升老撾的科技軟實力,最終達到促進教育信息化與現代化的雙向發展。
3.進一步加強中老學生與學術交流
學生交流與學術交流有利于增加區域教育的活力,促進教育現代化的實施。老撾的現代化教育發展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交流,加強兩國學生與學術交流,應該充分利用好本國教育領域的優勢資源,發揮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優化作用,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老撾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的學術建樹,投身于“一帶一路”的教育外交活動中來,進行一場空前的教育文化交流盛典,在民心相通的教育合作基礎之上,讓老-中兩國青年學子在知識學習與學術研究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教育沐浴于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從而促進兩國在教育現代化道路中的彼此前行。
4.促進國際化區域教育融合
“一帶一路”涉及到亞歐非三大洲的60幾個國家,教育的融合程度與各區域教育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在老撾區域教育融合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鼓勵國外教育資本進入的同時,加強對老撾教育培訓機構的引進與管理,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最終目的,促進老撾國內教育的發展與前行。其次,依托國內已有的外資學校,強化國際化人才培養與交流,增進與“一帶一路”中具有教育資源優勢互補關系國家的合作,并加強與該國教育的融合程度。最后,積極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內涵,培養人才利用政府獎學金名額,努力開拓與中國等國家在教育、科技、文化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
5.借鑒中國經驗加快老撾教育現代化進程
中國是“一帶一路”的發起國,在老撾教育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中國教育發展的經驗來提升國內教育水平。中國在恢復高考之后,教育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科教興國的提出與人才強國的理念,都可以為我所用。例如,中國在教育領域的投入巨大,2017年,中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2557億元,占GDP的4%以上,老撾可以加強教育投入,利用國際教育援助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資本,以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此外,老撾也可以吸引中國在教育雙邊乃至多邊合作中以“孔子學校”為紐帶的經驗,發展老撾國內的佛學教育等。
結語
總之,“一帶一路”是地區間的務實合作平臺,開展過程中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則,堅持互利共羸的合作基礎,對各國間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契機。老撾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主要國家之一,應積極參加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之中,特別要加強中老教育交流與合作,借鑒中國教育現代化的經驗,深化老撾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高老撾教育的現代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本刊訊. 廣西國際教育展在老撾、柬埔寨 成功舉辦[J]. 廣西教育, 2015(2).
[2]劉海, 榮國丞. “一帶一路”戰略下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挑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一帶一路”戰略與職業教育研討會綜述[J]. 職業技術教育, 2015(30):18-21.
[3] 蘇韋銓, 成文章. 云南高校老撾留學生教育現狀研究[J]. 普洱學院學報, 2018, 34(05):11-16.
[4]鄭剛, 劉金生. “一帶一路”戰略中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困境及對策[J]. 比較教育研究, 2016, 38(2):20-26.
[5]OnphanhdalaP,Suruga T . 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Transition: The Case of Lao *[J]. Asian Economic Journal, 2010, 21(4):405-424.
[6]Gonzalez-FlorB,Gonzales R D,Flor A G . Beyond assessment: Impact Evaluation of a Community-Bas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in Lao PDR[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1, 2:148-170.
作者簡介:
智才:(1986-)男,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郵編150080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學科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