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天蓉
一、為什么要開展國防教育
中外歷史反復證明,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完全統一和穩定。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裂和占領,還是實現祖國統一,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雖然目前我們中國已經有了較強大的國防勢力,但是我們的國防教育任重而道遠。國防教育是對公民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知識的全民性教育。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別是學校來說,國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增強公民國防觀念、提高公民國防素質的基礎工程和中心環節。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提高學生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自覺性。如何在廣大青少年的國防意識比較淡薄的和平年代深入開展好國防教育,如何通過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國防教育,培養他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增強全民國防意識,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深刻思考的問題。
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校90%以上的學生都是農民工的子女。他們的爸爸媽媽整天忙于生計,連孩子的學習都無暇顧及,就更別說對孩子的品德和國防意識教育了。所以這些重任就落在學校、落在每個老師的身上。學校把國防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少年軍校為平臺,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充分運用社會綜合力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意識熏陶,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自理、自覺、自護、自律、自強的思想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使他們學會“知事理、明自我、建體魄、強精神”。
二、如何開展國防教育
(一)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及家長對國防教育了解較少,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愿望。
(二)不斷豐富國防教育載體
1、建立小軍人示范崗
從學生中選取品學兼優的孩子,由學校大隊部進行軍姿、軍容、軍人禮儀、軍人值崗培訓。培訓后的小軍人會輪班每天早晨在校門口值崗,課間指導學生文明休息、協助各班班長組織“兩操”、“兩掃”、“集會”。實現文明值崗,展現了小軍人的颯爽英姿。
2、建立軍事文化長廊、軍師展廳
學生在軍事長廊可以看見我國最先進的武器包括殲敵機、導彈、航母等模型。在軍事展廳學生可以了解中國的歷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
3、定期開展國防社會實踐活動。
帶領學生參觀:成都戰役紀念館、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成都市烈士陵園、成都市天府廣場毛澤東雕像、成都市人民公園里的保路運動紀念碑、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等等。尤其是成都市人民公園里的保路運動紀念碑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廣場中仰望紀念碑時,學生對先烈們的敬意油然而生,激發了學生的國防情懷。
4、組織學生觀看國防教育的影片,關心時事政治,讓每個學生都時刻心系祖國。音樂老師教唱紅色歌曲,回顧我軍光榮歷史。舉辦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主題班(隊)會、手抄報、讀書、征文等比賽、使廣大中小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得到了有效增強。
5、組織教師寫國防教育的論文、編寫適合本校的校本國防教材,并根據校本國防教材撰寫教案,在各年級組開展國防教育教案設計比賽,并推出優秀者在全校展示,邀請武侯區武裝部領導和各聯盟學校到校作指導、交流、學習,將華興小學的國防教育落到每一堂課、每一個學生,而不是空喊口號。本期我在一年級上了一節國防校本課程《鴉片戰爭之恥》,我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一張張鮮活的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了解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激發了學生勿忘國恥、了解了中國的強國夢、強軍夢。
6、邀請軍隊代表進校,針對不同年齡階層學生進行國防教育講座,通過淺顯直白的語言和知識、生動有趣的小游戲為廣大師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既增加了學生們的知識面,又開拓了他們的眼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重視學生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魄,才能提高我們民族的戰斗力,提高全民抵御外敵入侵的能力。
8、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機滲透國防教育。①我們潛心研究語文學科中的國防教育因素,發揮教學藝術,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相應提高國防教育素養。語文教材大多是思想性很強的課文。學生除了學習和掌握字詞、語言、結構外,還要通過閱讀去領悟課文的內涵。課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是反映軍事、國防、愛國題材的文章,有的介紹英雄人物、偉人的事跡,有的記述歷史事件的過程。在這一前提下,國防教育的滲透理應立足于課文閱讀教學,通過閱讀教學對那些蘊含國防教育因素的課文進行深入的剖析,既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優美詞句,又將學生帶入作者所描述的軍事或國防情節之中,或以山河的壯美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或以時代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跡讓學生堅定保家衛國的雄心。如在閱讀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時,我們針對“二小假裝順從自有主張,走在敵人的前面。”這句話引導學生自由研讀課文,彼此積極議論,思考:什么樣是“順從的樣子”?王二小是真的順從嗎?從王二小“裝著順從”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積極閱讀活動,深入剖析王二小的內心世界,明確了二小的機智勇敢,“順從”只是為了迷惑敵人,將侵略者引入我軍的包圍圈,自然而然地在心中樹立起了二小的光輝形象。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啟發學生:在21世紀的今天,如果祖國需要我們去保衛她的安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當然應該象二小那樣,挺身而出,勇赴國難。②開展專題寫作滲透國防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更能夠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發展學生的情感個性。所以,我們應該在作文教學中,專題設計一定量的有關國防、愛國題材的作文訓練,于專題寫作訓練中滲透國防教育,弘揚愛國情懷。比如,我們結合五四運動紀念日、八一建軍節、國慶節等與國防有一定關聯的節日,讓學生課前去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與節日有關的信息,以自己感興趣的文體和獨特的立意盡情發揮,寫出自己的隨想、感受和體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國防意識與愛國注意烙印。我們還可以設計一些富于啟發性、利于進行國防教育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去思考、去寫作。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泰才能民安,這是被歷史證實的真理。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也是綜合國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較量。今天的中小學生無疑是明天國防建設的中堅力量,因而,在和平的年代里如何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國防教育,培養他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增強全民國防意識要靠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群策群力,為我們中國的領土完整、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單位:成都市華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