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
摘要:隨著網絡的廣泛普及,網絡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基礎教學內容,在教學工作開展中,需要教師結合網絡技術發展形勢和社會需求,建設完善的課堂體系,創新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網絡技術課程體系建設進行詳細闡述,分析當前網絡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科學的教學模式改革措施,提升網絡技術課程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推動學生專業素養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體系;教學改革
1引言
信息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信息技術類課程的主要內容,而隨著網絡技術革新速度的不斷提升,相對傳統的網絡技術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需求,不能有效適應社會環境變化,需要教師提升主動意識,充分結合網絡技術發展環境,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優化,構建完善的課堂體系,有效滿足學生成長和專業教學要求,科學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2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設置及內容組織
網絡技術課程是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類相關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為適應不同專業對網絡知識技能的要求,需要建設完善的科學體系,對授課內容和方向進行把控,有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提升網絡技術課程的科學性。同時在課程建設中,要充分結合網絡技術更新發展情況,明確網絡技術發展方向,提升課程內容的實效性。在課程建設中要合理設置基礎課程,將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協議分析等知識作為基礎教學內容,為學生的網絡知識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1]同時要按照專業和培養方向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如對于網絡運維方向的學生,要將網絡安全維護、網絡服務器配置管理和網絡故障處理作為主要的課程內容,而對于網絡建設和管理方向的學生來說,要將網絡設備配置和維護、協議分析、組網技術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使課程設置能夠有效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3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3.1教學思想較為傳統
網絡技術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知識內容較為復雜,使得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的教學模式無法形成較好的教學效果。技術實踐活動是網絡技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需要學生利用知識技能,通過實驗或是模擬軟件進行實踐操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對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相關的實驗器材配置不夠完善,課堂教學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無法實現對網絡技術能力的有效鍛煉。同時網絡技術知識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能力、邏輯思維水平等方面存在著個體間的差異,而實際教學內容和形式相對固定,無法有效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2]
3.2教學內容相對固定
網絡技術的革新速度不斷提升和網絡環境的不斷復雜,對網絡技術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授學生基礎網絡知識的同時,能夠將網絡技術發展趨勢和先進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能夠明確專業發展方向。但是當前課程教學內容相對固定,主要是以教材為主,對教學內容缺乏合理的充實,使得課程授課內容與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的脫節,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發展需求。[3]
3.3教學形式較為單一
網絡技術內容較為抽象復雜,而當前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主要是通過教師講授和學生的實踐練習為主,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對學生思維無法形成有效的引導。同時單一的教學形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
4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式
4.1優化教學思路
網絡技術課程是學生掌握專業網絡技能的主要途徑,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有效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情況,結合具體專業要求,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有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合理設置探索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對學生思維形成科學的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2科學設置教學內容
網絡技術課程體系的科學構建為教學改革的推進提供了有效條件,為教學活動開展提供高效的教學資源保障。教師要提升主動意識,充分結合網絡技術趨勢和學生專業發展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設計,有效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同時要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有效充實教學資源,深入挖掘優質的微課資源,對重難點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重點講解,提升課程內容的豐富度。
4.3創新教學形式
網絡技術課程教學形式的科學創新有利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要充分結合網絡技術課程開展實際環境和學生成長需求,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豐富教學形式,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網絡技術要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優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融入情境教學思想,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將教學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呈現,利用專業模擬軟件,對相關的網絡配置進行有效的模擬演練。要充分結合網絡技術特點,融入任務驅動教學理念,加強對實踐活動的重視,關鍵實際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或是小組合作的形式參與到任務活動中,實現對網絡技術的有效鍛煉。同時要利用網絡優勢,將線上和線下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借助網絡教學平臺,上傳相關的微課資源,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鞏固。
5結語
網絡技術課程體系的構建和教學模式的科學創新,對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教師要充分結合網絡技術特點,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積極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科學設置課程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暉暉,張希.新常態下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30):101-102.
[2]王曉燕,趙波.知識碎片化,模塊化教學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71):180-182,187.
[3]楊斌."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