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要:土建施工時,深基坑支護工作是一項基本和關鍵的工作,有利于擴大地下施工的空間。通常情況下,基坑支護包括土釘墻、地下連續墻等方式。隨著質量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技術的進步及施工理念的發展,應以科學管理為基礎,持續改進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以提高施工水平與經濟效益。因此,論文對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運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土建施工;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運用
1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要求更高的深基坑支護技術與水平,為防止施工時發生經濟虧損與安全隱患,工作時應進一步對施工技術進行探索。一旦深基坑支護作業出現問題,將非常不利于整體工程的開展,極易出現坑壁失衡、地面塌陷、環境損害等問題,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和安全構成威脅,直接影響周邊建筑物的安全性,損害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隨著社會發展,住房需求不斷提高,為減輕住房壓力,必須增加建筑物的高度。為確保建筑質量安全達標,必須加強地基的穩固度。當前,穩定地基最普遍用到的是深基坑支護技術,盡管該技術應用廣泛,不過部分單位使用時還只是涉及皮毛,并沒有真正認識到精髓。因為不合理應用深基坑支護技術,對建筑而言,其質量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為確保建筑安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應用深基坑支護技術勢在必行。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現狀
當前,建筑高度的增加,也增加了建筑結構自身的重量,提升了建筑基礎施工水平。如果基礎施工水平差,在后續施工時,極易出現建筑結構不規則沉降等現象,導致出現施工問題。應用深基坑支護技術可以強化現在施工范圍內的土壤結構強度,便于后續有關工作的開展。特別是高層建筑是當前城市建筑中重要的建筑類型,基坑比較深,施工問題也很容易出現。最新數據表明,目前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時的重要問題包括以下幾點。
2.1基坑建設深度加大
社會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使建筑領域有了更多的發展機遇。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建筑業產值規模屢創新高,逐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行業,2018年,建筑業增加值達到6.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6.9%。一些單位為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其對建筑物的地下結構進行了擴建,地下室的層數也由過去的1~2層增加到了5~7層。因為建筑的地下空間不斷拓展,所以地下結構對安全和穩定的要求更高,基坑建設也越來越深,具體施工難度不斷增加。
2.2安全事故發生可能性較高
與地上結構比較的話,地下要注意的事項更多。為提高具體施工的質量和效果,相關人員應該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從多方面重點考量,因為一旦施工之前的采集數據工作不到位,就一定會增加施工時出現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同時,土壤結構自身具有不穩定性,不同區域的土壤理化特征也有區別,所以具體施工時,非常可能出現安全隱患,如果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對建筑的整體結構造成不利影響,降低單位的收益。
2.3準備工作不完善
部分建筑單位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盲目節省成本,施工前準備工作不完善,往往直接采用最節省的手段開始施工。眾所周知,因為地質環境不一樣,相關施工材料一定要經過檢測,前期對地質條件進行勘察,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施工計劃,不能只是簡單選擇,無法確保建筑物的質量達標,還容易造成工程塌陷,威脅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2.4檢測工作缺失
部分建筑單位規模較小,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施工時,必須及時檢測施工水平,以保障建筑結構安全達標。同時,地下水會直接影響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因此,必須及時檢測,一旦缺乏檢測環節,即使出現問題也無法及時得到處理,造成更大的損失。
2.5缺乏監督機制
監督工作的目的是確保建設過程規范科學,因此,必須有效進行監督,才可以有效利用資源,使得建筑物的質量達標。特別是對材料的監督,能夠有效保障深基坑支護技術發揮支撐功能。但是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時缺乏合理的監督體系,影響了整個單位的經濟收益。
2.6沒有預防突發事件的措施
建筑工程往往在很復雜的地形條件上開展,周邊環境也很復雜,往往容易發生突發狀況,但部分建筑單位沒有制定應對策略和方案,極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管理要點
3.1施工前準備充分
準備工作能夠保障工程項目正常開展,只有準備充分,才有利于提高整體施工效率。具體施工時,施工單位應該事先調研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明確不同方面的情況,按照調研數據選擇最好的施工計劃。開展基礎工作時,地下水層是否穩定十分關鍵,由于不同的水層有著不同的滲水水平,一定要綜合評價,按照不同的滲水情況,選擇對應的防護措施,提高現場施工水平。檢測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施工前一定要檢測好周邊環境與土質條件,根據檢測數據采用施工技術。施工時還要注意檢測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避免地下水、土質疏松等因素干擾,采用對應的科學手段處理,確保建筑工程正常開展施工。
3.2增強基坑環境的穩定性
深基坑施工前,土壤結構需要保持整體性,可開挖時,破壞了土壤結構的整體性,在土壤相對松軟的情況下,非常可能在開挖時基坑周邊不穩定導致滑坡,對后續的工作帶來壓力,還可能破壞施工節奏,延長施工時間。此外,具體施工時,相關人員應該注意地下水外滲問題,防止地下水滲入,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3.3加強對材料質量的管理
施工使用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結構施工是否穩定,深基坑施工技術中,相關人員應該重視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采購材料前,詳細制定采購方案,明確標注需要材料的參數,采購時采用符合參數的材料。如果采購時要更換材料,也要明確標注,應在合同中進行標注,防止后續施工時采用了不符合條件的材料。施工材料應用前,技術人員一定要復查材料信息,及時調換不滿足條件的施工材料,防止施工質量不達標。同時,現場施工時還應該定期檢查材料,保證施工材料符合規范。
3.4注意地下水處理問題
隨著建筑物地下基礎結構的加深,很多地下結構甚至到達了地下水層。一旦地下水層沒有很好地進行固水,具體施工時,極易導致地下水滲透,不利于結構穩定,同時,地下水下滲還容易造成建筑結構出現不規則沉降。因此,技術人員應該重視勘察地下水層是否穩定,通過相應的對策解決這一問題。通常而言,深基坑施工時,相關人員應該通過應用連續墻施工技術防止地下水下滲,使地上建筑結構更加穩定。
3.5提高建筑作業區檢測水平
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時,涉及大量的施工工藝,具體操作時,極易造成建筑作業誤差,因此,需要將施工誤差控制在合理程度,保障整個施工效果。為確保建筑施工工程順利開展,還應該重視不同施工環節的誤差值,讓整個建筑結構更加穩定。
3.6做好監督工作
無論是什么行業,都離不開規矩與監督。對建筑單位而言,監督工作非常關鍵。監督團隊合理地監督管理人力,確保權責一致,避免發生工程延期問題,還能確保施工單位不會過分追求自身利益,導致施工環節出現問題。加強對材料的監督,必須科學合理地管控材料的質量,材料運到施工現場后需要經過必要的技術檢測,確保質量達標,防止材料問題帶來安全問題。此外,還應監督物資的使用,防止偷工減料,確保建筑物的質量,保證充分利用材料,注意環保,擴大單位的利潤空間。
4結語
我國經濟進步飛快,用房問題日益突顯,因此,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當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重視檢測、監督、預防等工作,嚴格地根據規范開展工作,保障建筑行業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鑫,章遠齊.基于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工藝運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34):199.
[2]黃超.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管理[J].智能城市,2018(14):121-122.
杭州大燕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