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生活質有了較大提升,同時也對乳制品的重視和需求程度提高。與此同時國內乳制品企業也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本文以乳制品企業伊利集團為例,對于集團的戰略和財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能夠更加清楚的了解伊利集團的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伊利集團;乳制品;戰略;財務
一、公司概況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集團)于1993年創立,總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目前是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品類最全的乳制品企業。
伊利集團也是國內唯一符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09年上海世博會標準為其提供乳制品的企業。并且也將成為唯一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乳制品的品牌。
伊利集團一直以來把公司產品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中國乳業的頂尖品牌,同時也有部分產品銷往海外市場。
二、戰略分析
(一)優勢
1.奶源優勢。伊利集團的牛奶產地主要位于內蒙古,奶源優勢難以被超越。
2.卓越的品牌優勢。近年,伊利集團被連續評為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被外媒評為“全球最具價值500大品牌”。
3.管理優勢。伊利擁有優秀的技術和管理理念,把乳制品從生產、加工到運輸至供應商、銷售渠道都歸入質量控制系統。
4.技術創新優勢。伊利公司一直把創新作為核心價值觀,通過內部研發創新和引進外部創新理念,與多個品牌和國家達成長期合作。
(二)劣勢
1.奶源競爭激烈。我國自然牧場的稀缺導致乳制品企業對原料奶的競爭愈來愈激烈。
2.人才流失。伊利的用人政策偏愛當地人,且有許多臨時員工,其人員構成不穩定。因此其應在積極培養人才的同時,大量引進優秀人才。保證人才留在企業內部。
3.成本控制問題。由于人們對于乳制品的需求量逐漸加大,國內市奶源逐漸緊張,導致原產地奶源供應的各類乳制品價格紛紛上漲,給伊利集團在生產成本上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4.產品質量問題。近些年因為中國乳制品產品質量問題爆出的丑聞層出不窮,監管部門和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失職使得消費者對于國內乳制品的質量和安全產生懷疑,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國內乳制品的信譽。
(三)機會
1.城鎮化進程擴大了消費需求。目前我國城鎮化水平發展潛力很大,結合近幾年“健康中國”等健康類行動的觀念宣傳,應該向農村人群普及乳制品在營養中的重要性,加強人們對乳制品的重視,這樣更有利于乳制品市場的發展。
2.政策的完善使得市場秩序規范。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家對于乳品行業的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各項法律政策都在完善健全。如2018 年發布的奶粉注冊制,篩除了行業內一大批“貼牌粉”,乳制品行業市場秩序越來越完善。
3.新型銷售渠道的出現。隨著互聯網電商的高速發展,促進了乳品行業發展。伊利已開啟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模式,并積極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充分利用大數據了解消費者的喜好變化,促進其銷售量的提升。
(四)威脅
1.同行業競爭的威脅。雖然伊利發展勢頭較好,但在國內,除了同樣和伊利占據差不多市場份額的蒙牛以外,光明等乳業公司也穩定發展;這樣也促使了國內乳品市場競爭變得激烈。
2.國際知名產品的進駐。近年,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乳制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度上升,使得會更加傾向購買國外的優質乳產品品牌。并且中國政策下國外乳制品享受稅收優惠導致國外產品的納稅支出降低,這使得國外品牌更加傾向于進入中國市場,也加大了國內乳制品牌的競爭壓力。
3.產品同質性嚴重。乳制品行業產品的同質化較為嚴重,且其潛在替代品(豆漿)的價格往往更加低。
4.投資風險的加大。國內乳制品市場競爭激烈,乳制品市場品牌多類,資源競爭導致原料上升,乳制品產品利潤率下降,乳制品行業平均利潤下降,對伊利集團發展造成壓力,也使得投資者降低對乳制品行業的投資期望。
三、財務分析
(一)資產負債表
由表1可以看出,公司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和其他應付款這四個項目占據流動負債總額比例高達80%,其中2017年短期借款從1.5億驟增至78.60億是由于2016年伊利公司歸還了到期借款,2017年因原材料采購又向銀行借款所致。其中2017年和2019年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高達99.13%和92%。可以得出公司的負債主要是流動負債,而其中短期負債和應付賬款占比較高。
(二)利潤表
根據表2可以看出近五年伊利集團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由606.1億增長到968.9億,同比增長59.9%,利潤也在持續增長,同比上升25.2%。說明伊利的產品銷售量高,發展前景好且具有可持續性。近五年來銷售費用在逐年增加,銷售費用主要是廣告費,近些年由于明星代言和電視宣傳導致銷售費用持續上升。
其中2017年財務費用增長較大是由于伊利擴大規模而增加的銀行借款導致相應的借款利息支出增加,近五年的管理費用一直趨于穩定沒有較大變化。
(三)現金流量表
由表3可以看出伊利集團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變化較大,在2016-2017年變化數額最大,主要是由于兩點,一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二是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近五年的投資現金流量數額都為負數,說明近五年的伊利集團處于發展階段,需要投入資本擴大產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變化幅度也較大,除2017年外均為負數,正值說明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其內部資金已不可以滿足投資需要,而要額外依靠從外部籌集資金。負值說明企業當年由
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較多以至于可以負擔債務,這樣分析正好符合伊利集團正處于擴張階段的觀點。
四、財務指標分析
(一)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是分析償債能力的基礎指標。標準比值為2:1,從伊利近五年的流動比率來看總體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均低于標準值,并且從2019開始比值小于1。速動比率近五年也呈下降趨勢,其標準比值為1:1,從2018年開始伊利集團的速動比率就小于1 。綜合來看伊利集團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弱。
資產負債率的標準值為0.5。伊利集團近五年的資產負債率呈平穩上漲的趨勢,從2019年開始比值在0.5左右,較為可觀,說明伊利的長期償債能力較為理想。
(二)盈利能力分析
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對比,近五年伊利集團的銷售凈利率處于緩慢下降的狀態,較為平穩。凈資產收益率近五年內除了在2019年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其余總體維持在23%左右,說明伊利近五年的投資帶來的凈收益水平較平穩。總資產報酬率近五年緩慢下降。
根據盈利指標數據顯示,可以得出近五年伊利集團的盈利能力趨于平穩,無較大變化,但由于疫情的影響存在不穩定性。
(三)營運能力分析
存貨周轉率反映存貨的周轉程度,近五年持續維持在8%以上,總體水平穩定。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凈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在2016-2019年緩慢上漲,但在2020年有輕微下跌。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衡量應收賬款周轉效率的指標,近五年該指標持續下降,說明企業資產運營效率下,但對比同為乳制品行業的蒙牛和光明可以發現還是高出同行業許多,說明企業營運能力和管理能力都較強。
(四)成長能力分析
伊利集團的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10%左右,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下降至7.24%,凈資產增長率是企業資本擴張的表現,近五年一直呈下降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資本縮減,只是意味著伊利集團的資本發展處于放緩階段。
總結
1.公司戰略方面
伊利制定的公司戰略符合其未來發展的需要,現分析的伊利公司戰略是處于中國乃至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又由于2020年疫情的影響,導致國內外的奶源流通渠道受限,對于未來的奶制品生產、國際市場發展趨勢、其他奶制品企業競爭和伊利公司自身的創新發展仍然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2.財務方面
通過分析負債表發現伊利集團的在高流動負債結構總體經營狀況仍舊較好,說明了伊利集團優良的經營策略和財務杠桿能力,但仍舊應該引起重視,放緩規模的擴張,優化負債結構。
3.財務指標方面
伊利集團的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在同行業較有優勢,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民對乳制品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伊利作為著名乳制品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其中伊利集團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償債能力有所欠缺。應收賬款的降低也增加了產生壞賬的風險。伊利需要增強償債能力并持續關注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情況。
作者簡介
張璐瑤(1998-8月)女,漢族,安徽蚌埠人
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2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財務與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