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愛琪
摘要:十九大的召開,標志著我國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隨著小康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全面建設,人民群眾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物質上的富足,文化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同時因為網絡的普及,廣播、電商、直播也在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群眾的審美也逐漸開始多元化。傳統的基層劇團主要以線下的舞臺演出為主,但隨著人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傳統的演出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這個時候,如果基層劇團不與時俱進,那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被社會淘汰。針對目前社會發展的形式,本文就目前基層劇團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以優秀的作品拓寬基層劇團的生存空間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陳述。
關鍵詞:優秀的文藝作品;拓寬;基層劇團;生存空間
一、目前基層劇團存在的問題
1.基本保障不夠充足
就目前基層劇團而言,其阻礙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費不夠充足。基層劇團雖然有財政的保障可以保證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但是劇團的設計創新以及服裝、道具費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去改進,這樣就導致劇團在資金的運營中出現困難。此外,因為基層劇團的定位是基層,所以,劇團是很難依靠商業匯演的形式去賺取發展經費的,而財政撥款又使劇團難以做到與時俱進。第二,基層劇團演出場地沒有足夠的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個地區的商業匯演也在不斷增多,劇團也沒有屬于自己專門排練場地,租用場地又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所以,這樣劇團無論是在作品質量還是在演出效果上都打了大大的折扣。
2.節目不具備創新性
優秀的文藝作品是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的與時俱進,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讓觀眾去接納、認可這一作品。但是,這恰恰是基層劇團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沒有專業的編劇去創新節目,導致作品難以得到觀眾的喜愛與認可。其次就是節目與實際生活相脫離,因為沒有專業的導演,所以不知道當下人們所喜愛什么,喜歡看哪一類型的節目,創設節目時沒有與實際相結合的鮮明主題,有些節目過于傳統化,導致基層劇團目前的受眾人員僅局限于老年人中,這樣缺乏創新的劇團,是很難得到社會大眾認可的。
3.缺乏專業的人才
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劇團目前發展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首先,因為劇團本身體制機制的問題,演藝人員都是只進不出,老演員長期霸占著演藝的空間,導致基層劇團難以有新鮮的血液注入,缺少年輕活力的年輕人,沒有朝氣蓬勃的精神,即使是進入劇團,但因為人員的排位不夠公平,也難以獲得上臺演出的機會。其次,由于基層劇團的福利待遇一般,難以吸引相關專業的人才。
二、提升基層劇團優秀作品的基本策略
1.做好基層保障
想要以優秀的作品拓寬基層劇團的生存空間,要做到足夠的基層保障。首先,基層社團的發展要有足夠的經費,當地的政府要出面解決這一問題的存在,做好實際的調查,滿足劇團基本工作人員的生活需要,在資金的管理方面,可以采用預算決算的管理方式,既要合理控制支出,又要滿足基層社團發展的基本需要。其次,對于社團的演出、排練場地,也要做好規劃。當地政府應為基層社團準備專門的排練場地,對于演出的工作人員的服裝費、道具費,也要做到充分的保障,基層的保障工作做好了,劇團的發展才會更快。
2.演出以人民群眾為主
基層劇團存在的意義就是服務于人民群眾,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所以,想要拓寬基層劇團的生存空間,就要服務好人民群眾,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在作品的創新上,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內容也要緊貼群眾的日常生活,了解群眾的興趣,作品要做到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另外,基層劇團還可以舉辦下鄉活動,把優秀的作品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可以去偏遠的山區,讓大山中的人民感受戲劇的魅力,讓觀眾看戲做到在家門口看戲,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讓群眾了解、認可基層劇團。
3.優秀的作品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想要劇團長盛不衰地發展下去,就要做到不斷的創新、與時俱進。對于基層劇團而言,創新首先就要有一個優秀的編劇,編劇要做到具有專業性、創新性、有自己獨特想法。對于基層劇團的工作人員,也要跟隨編劇的腳步不斷地去學習新的內容,提升劇團人員的綜合能力。另外,可以請 觀眾點評一下對于創新節目的看法,或者是請觀眾說一說節目的不足之處,及時地去根據多數觀眾的建議去改進,不斷提高作品的質量。
4.注重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基層劇團想要快速的發展,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還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及流入,讓劇團不斷的注入新鮮的血液,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會使劇團人員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對于一些相關專業的專業人才,劇團可以大膽地邀請他加入隊伍。此外,劇團還可以采用“優勝劣汰”的發展機制,給工作人員施加壓力,對于優秀的員工,可以提高其待遇,增加登臺演出的機會,對于每天敷衍了事,做事不認真的員工,可以選擇把他辭退,為優秀的員工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
總結
基層劇團想要以優秀的作品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首先作品要得到觀眾的認可與喜愛,還要做到不斷的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張麗霞. 試論電視文藝創作的人民性本質——以泉州廣播電視臺"到人民中去"送文藝下基層演藝活動為例[J]. 東南傳播, 2019, 000(012):141-142.
[2]程曉鳳. 對基層群眾文藝創作工作的幾點思考[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12):38.
[3]何志新. 淺析基層文藝院團創作演出,市場思維和創新發展[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2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