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紅利

【摘要】目的:探討營養護理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分析研究,所有患兒隨機為2組,每組17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手術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營養護理。對比兩組患兒術后各項指標情況。結果:對比兩組患兒術后各項營養指標,觀察組患兒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先心病患兒進行圍手術期營養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兒各項營養指標,從而為患兒術后康復治療提供充足營養支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營養護理;先天性心臟病;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74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占各種先天畸形的28%,其發病率約占出生活嬰的0.4%~1%[1]。少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輕微、對循環功能無明顯影響,而無需任何治療,但大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校正畸形[2]。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效果有明顯提高,但如何在圍手術期達到更好的治療康復效果,仍是臨床護理上在不斷探討的問題[3]。為進一步研究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本文選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分析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分析研究,所有患兒隨機為2組,每組17例,對照組患兒中男9例,女8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21±1.34)歲,觀察組患兒中男10例,女7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23±1.32)歲。所有患兒經超聲醫學影像技術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且患兒家屬全部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兒的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可以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包括病情監測、先天性心臟病基本知識普及、術后宣教、常規心理疏導等。
1.2.2觀察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同時,加強患兒的營養護理。具體方法:(1)營養評估。對患兒進行營養評估,包括測量患兒的身高、體重、骨鈣含量等[4],同時抽取患兒靜脈血,測定患兒的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從而確定患兒的營養護理方案。(2)建立專業健康營養團隊。組織護理人員、兒科醫生、健康營養師形成營養護理團隊,根據患兒不同情況制定合理的營養護理建議計劃,同時嚴格控制蛋白質、脂肪等高熱量食物攝入[5]。(3)營養護理。患兒每天攝入蛋白質量在0.7g/kg以上,針對體格較弱或營養狀況較差的患兒,蛋白質攝入量在1.0g/kg以上,在保證蛋白質和熱量攝入的同時,碳水化合物的占比在1/3左右,同時增加患兒維生素攝入,可增加菠菜、魚肉、綠葉菜的攝入,年紀較小或消化能力弱的患兒,著重攝入營養高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1.3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兒抽取晨間靜脈血,對比兩組患兒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SPSS21.0處理,測量出來的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t檢查,計數資料以(n,%)表示,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兒術后各項營養指標,觀察組患兒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往往伴隨著感冒、呼吸道感染、進食能力差等臨床癥狀,生長發育差,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等狀況。而圍手術期也一般會出現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及消化道受損現象,加上手術前禁食的要求,許多患兒的身體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營養不良情況。而一旦患兒出現營養不良情況,各項身體器官不能得到充足營養,則會出現功能性衰退,嚴重的出現功能障礙,則會加重患兒病死率[6]。
為進一步改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營養支持情況,降低圍手術期出現的營養不良幾率,確保患兒有足夠的營養去維持各項器官、細胞、組織的正常運轉,進行必要的臨床營養支持與護理十分必要。合理的營養支持與護理不但能夠防止圍手術期患兒身體器官受損,還可以有效加速患兒組織修復速度,促進患兒康復。
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兒進行必要的營養支持與護理,對比兩組患兒術后各項營養指標,觀察組患兒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充分說明了在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手術期進行必要營養護理,可以有效維持患兒營養水平,有助于患兒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青梅,張丹丹.營養護理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手術期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9):132-133.
[2]彭穎妮.營養護理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手術期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7,21(11):1484-1485.
[3]余艷.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手術期的營養評估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7,11(6):786-788.
[4]王艷嬌,安珊珊,賈艷等.低體質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ICU期間的腸內營養智齒的護理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3(12):876-877.
[5]張秀萍,曹倩,紀志嫻等.體外循環下先天性心臟病矯治患兒術后早期胃腸內營養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8,7(33):1561-1563.
[6]張慧文,顧鶯,王慧美等.營養狀況和生長風險篩查工具用于先心病住院嬰兒營養風險篩查的可行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9,11(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