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林紅
摘要: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不僅對國民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糧食安全還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穩定。“十三五”期間,我國糧食穩產,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高質量完成,農業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農業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能否做好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決定了基層農業能否高效高質、穩定健康發展,也是國家糧食保產穩供的保障。但是,當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為此必須要采取措施,糾正不足,確保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真正發揮作用。
關鍵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生產
引言
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長期以來一直十分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做好該項工作對于我國農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農業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對于我國社會整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推廣應用,更多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農業科技只有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實際應用,技術的價值才能夠體現出來。在基層要建設更為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保障農業技術獲得有效推廣,保證農業科學技術更好應用于實際農業生產,助力農業發展。
1農業企業技術推廣模式
隨著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農業企業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一部分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企業為了產品的適銷對路,加強對合作農戶的技術培訓工作。農業企業作為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的經濟主體,其進行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針對性,可以根據市場變化,有效的選擇既符合市場需求又具有實際操作性的農業技術,及時引導農戶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將獲取的農業技術迅速應用到農業生產中,技術推廣鏈條較短,有助于縮短農業技術推廣周期。農業企業推廣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只有一部分農戶與企業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還有一些小農戶并未與相關企業確立合作關系,而這部分農戶也就無法獲得企業提供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企業以經濟利潤為導向,一部分企業為了獲取短期經濟效益,會引導農戶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破壞農業生態環境,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2.1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單一
我國一直以來采用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主要是通過當地的農業機構進行來進行的,主要依靠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農業院校學生。現今農業技術推廣仍處在初級階段,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現今,還是通過農業專家下到基層,為當地農民進行面對面的農業技術宣講培訓。而這種單一的推廣模式不但達不到農業技術推廣的目的,而且推廣成本較高,推廣效率也不高。
2.2技術推廣落實不到位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辛苦枯燥,部分推廣人員對待工作熱情度不高,且專業知識匱乏,由于基層人員調動頻繁,導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無法正常落實,導致技術更新不及時、技術傳播不準確等現象時常發生。人力、物力使用不當,技術推廣落實不到位,直接影響到農業技術推廣與普及的效果。
2.3國家保障經費不足
在經費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的經費投入相對不足,長期以來,各地區農業技術的投入具體來源多是政府制定的階段性農業政策推廣項目費,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時常面臨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經費不足對農業推廣事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部分地區長期忽視農技推廣事業的資金支持,導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工作缺乏后勁,逐漸走向衰落。
3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的創新措施分析
3.1建立農戶榜樣
簡簡單單的宣傳教育對于基層農戶來說并不適用,他們更希望看到這項技術所能帶來的實際效果。因此,相關部門在進行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時,可以在本地選擇幾家農戶作為典型榜樣,率先開始學習并使用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同時在農戶進行使用時,為這些農戶提供一定的技術援助,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并在這個過程中對農業機械化技術進行改進,使其更加符合本地的發展特征。在后續的推廣工作中,就可以借助這些典型農戶,帶動所有農戶進行農業機械化技術的使用。當一家開始使用,并獲得不錯的成效,其他農戶便自然而然地會對其進行效仿,并在效仿的過程中,不斷根據自家農田的具體情況,改良農業機械化技術,使得這些技術更加適用于本地,挨家挨戶的傳播開來,提高本地推廣工作的質量與效果。
3.2整合互聯網信息資源,建立多層次的農業技術交流平臺
農業技術從研發到推廣應用需要經歷一段復雜的過程,以往農戶之間進行技術信息交流主要依賴于社會關系網絡,由一部分鄉村精英或農業大戶進行農業技術傳播。這些鄉村精英具有較豐富的農業經驗,且能力突出,具有一定的帶動性,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最先開始嘗試應用新技術的多是這部分鄉村精英。農業技術在農戶之間進行面對面的傳授,這種傳授途徑雖更為直接,但受區域限制較強。互聯網可以促進信息在農村地區的傳播,加快技術擴散速度。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農業技術交流平臺,農戶可直接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將自己接觸或掌握的農業技術知識以音頻或視頻的形式上傳至網絡平臺,與其他各地區的農戶進行分享和溝通。同時,當農戶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遇到問題,也可以將自己的問題描述發表到該平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型網絡互助平臺,有助于加強農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農業發展朝信息化、現代化方向邁進。
3.3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制度
為了達到更好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成效,必須根據時代的需求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對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讓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有合理的工作標準,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完善工作管理制度,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更應該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從而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長遠發展。
3.4創建產學研形式,確保科研與生產融合
為保證農業生產技術能和農業科研水平發展步伐相一致,需要相關科研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密切關注當前市場動態,明確勞動者的實際需求,加大相關部門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保證研究人員能夠進一步做好農業技術的研究工作,讓更多科學高效的農業技術得以平穩落地,方便農業生產工作有序進行,激發農民參與技術推廣的積極性,在實際農業生產中更好的運用先進技術。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在我國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的農業也在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而農業科學技術對于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必須要提高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一方面,要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完善現有的政策和制度,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的腳步,達到新時期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徐能學.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研究[J].時代農機,2020,47(5):22-23.
[2] 于海峰.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2019,13(29):152-153.
[3] 侯翔.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農家參謀,2019(10):118.
[4]廖敏軍.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9):18.
[5]杜海英.淺談如何擺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困境[J].現代農業,2019(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