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
摘要:目的:分析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5月-2020年7月接受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為對象,結合不同治療方式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進行依那普利和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治療后分析結果。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是90%和70%,經過精細化分析,實驗組的比例高于對照組20%。治療前的、LEVF、E/A指標無明顯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的上述指標分別是52.44±0.31、0.89±0.31,均高于對照組,數據資料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慢性心衰的患者實施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對比依那普利治療,效果顯著,能緩解患者的不良癥狀,值得借鑒落實。
關鍵詞: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慢性心衰;效果分析
慢性心衰以老年患者為主,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容易導致患者病情惡化,該病癥具備死亡幾率高的特點,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異常導致的,在臨床上針對患者采取藥物進行干預治療,能緩解不良反應。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慢性心衰有一定的效果,為了分析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慢性心衰的效果,選擇100例慢性心衰患者為對象,結合不同治療方式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進行依那普利和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治療后分析結果。數據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100例慢性心衰患者為對象,結合不同治療方式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 兩組患者的案例數一致(n=50),對基本資料分析后可知,實驗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11歲,平均(4.9±3.12)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3,年齡3-10歲,平均(5.1±2.4)歲。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指標,因此對所有資料研究和分析。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的患者實施依那普利治療,每日1次,每次1片。實驗組實施的是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每日1次,每次7片,治療半年后分析結果[1]。
1.3指標分析
(1)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分析;
(2)分析兩組的心功能指標;
1.4統計學處理
本實驗使用SPSS21.0軟件包,對計量資料使用T值計算;計數資料使用x2計算;當P<0.05.視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治療結果評價指標以總有效率為基礎,對數據分析后得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是90%和70%,經過精細化分析,實驗組的比例高于對照組20%,說明實驗組的優越性,詳細的數據案例分析如下:
2.2分析兩組的心功能指標
分析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治療前的、LEVF、E/A指標無明顯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的上述指標分別是52.44±0.31、0.89±0.31,均高于對照組,數據資料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二:
3.討論
慢性心衰是當前常見的疾病,老年人的發生幾率比較高。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機體出現功能下降的現象,加上生活方式不合理等,日常沒有進行鍛煉,導致疾病出現的風險比較高。慢性心衰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產生影響,甚至出現心源性休克的現象[2]。
針對疾病的特殊性,需要及時的進行藥物治療,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屬于一種合劑,主要包括的物質是葉酸類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該藥物對比單一的藥物,能起到降壓以及補充葉酸的作用。在當前臨床治療中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給藥,實施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能減少患者的心臟負荷,同時對心功能進行改善。葉酸治療有突出的作用,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身體特征進行檢查,結合患者的自身情況合理給藥,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不斷促進恢復[3]。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是90%和70%,,實驗組優勢明顯。治療前的、LEVF、E/A指標無明顯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的上述指標分別是52.44±0.31、0.89±0.31,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慢性心衰的案例采取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有重要的作用,緩解了患者的異常反應,值得實施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宗大飛,李楠,黃晨,馬林.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慢性心衰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21,30(01):42-46.
[2]石磊,呼廣杰,林秀恩.心衰病人應用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聯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療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1):36-37.
[3]高艷玲,金沿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觀察[J].當代醫學,2018,24(13):116-117.
(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承德市第六醫院綜合內科 河北 承德 06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