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抑郁癥屬于一種心理疾病,它已經成為成年人群中的一種高發病。在當下,據大數據統計發現,全世界平均每年都會有11.3%的成年人患上抑郁癥。而在這些已經患上抑郁癥的病人當中大約有65%~80%會出現自殺意向,甚至有45%~55%的抑郁癥患者會出現自殺行為,其中有15%嚴重的抑郁癥患者會自殺成功。這些令人驚駭的數據提醒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抑郁癥,防止抑郁癥病人自殺。那么如何做到有效預防護理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患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抑郁癥的臨床癥狀
抑郁癥的癥狀主要是以心情低落為主要情緒,持續時間至少2周及以上,并伴隨著長時間對任何事物都無興趣,也開心不起來,失去微笑;經常感到疲累或精力不夠;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過度自卑、自責,心存愧疚感;大腦的反應能力及學習能力下降;腦海里每天浮想自殺的想法;每天出現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等現象以及每天的胃口不佳或體重異常減輕等癥狀便可確診患上抑郁癥,應該及時到醫院咨詢就醫。
二、自殺傾向的抑郁癥患者類型
1.曾自殺過但未成功的行為
這類患者往往容易重復出現自殺行為直至自殺成功離開人世。
2.最近發生過對大腦及心理情緒刺激重大的事情
例如近期心愛的人或者至關重要的親人去世;近期丟失心愛的工作;近期受到巨大的挫折壓力及嘲笑等,這些會進一步刺激抑郁癥患者,從而加重抑郁癥,導致病人內心崩潰,繼而引發自殺,了卻人生。
3.家庭環境中有自殺遺傳史
這類患者也是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患者高發人群。
三、有自殺傾向抑郁癥患者的主要表現
據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八成的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是可以在預料范圍之內的,他們在自殺前往往會有以下三種主要表現:
1.在公眾場合談論或表示想要自殺
在自殺前,他們常常會在與人談話或自言自語中不經意說出 “如果我死了你們就輕松了”等一些想死的敏感詞匯,甚至還有可能吞服自殺的藥物。
2.出現詭異的行為舉止
這類患者往往會與周邊最親切的人說一些奇怪的事情,例如:如果我死了,請把我安葬到什么地方之類等,或者將自己珍貴的東西毀掉并傷害自己的身體。
3.出現異乎尋常的態度
在自殺前,他們抑郁或焦慮的癥狀會明顯加重,產生一些猝不及防的悲痛、哭泣、或超前的平靜等情緒表現。
四、如何預防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患者自殺
1.積極的藥物治療
抑郁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有部分患者和家屬都誤以為抑郁單純只是一個情感問題,只要去看心理醫生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就可以了,并沒有及時地進行積極的藥物治療,從而導致抑郁癥患者自殺。目前,5-羥色胺可以吸收抑制劑,像百優解、賽樂特、左洛復、蘭釋、西普妙等藥物療效好,副作用小,現已被推薦為治療抑郁癥的一線藥物。
2.輔助配合心理治療
除了積極的藥物治療外,還要進行輔助性的心理治療。要使患者認識到,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的一生都要經歷生離死別、挫折不幸,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作為成年人,要有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因為 “歡樂是自己找來的,痛苦也是自己找來的,關鍵是看自己如何去看待。”要活力滿滿,凡事多往好處想,要開心瀟灑地過好每一天。 另外,還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理解和肯定,呼吁社會與家庭的支持,即讓家人、親友和同事來幫助和支持患者,讓他們早日掙脫抑郁的魔爪。
3.鼓勵多參加集體活動
和好朋友或喜歡的人一起參加集體活動,可以降低自身的孤獨感和失落感,有助于調節個人情緒和加強心理健康,這樣會大大地降低抑郁癥自殺的機率。
4.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
可以根據患者以往的愛好及特長,給予機會讓他們去展示自我,從而得到充分的自信心去培養更多更廣的興趣愛好,結交新的朋友,不再感到孤單。
五、如何護理有自殺傾向的抑郁患者
1.飲食護理
抑郁癥患者本身就有食欲差的情況,所以可以每天為他們變換各種各樣新的菜品刺激患者的腦神經及胃口,增強食欲,但飲食主要還是以清淡為主,營養搭配要均衡。
2.做好藥物、生活護理
家屬應當管理藥物,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要看到患者把藥物服下,注意患者藏藥的行為。在生活方面,還應合理安排患者的一日生活及作息時間,保持自然規律的生活狀態。
3.安全陪伴護理
抑郁癥患者的家里環境可以布置的溫馨一點,最好能讓患者充分的感受到愛。還可以擺放一些患者喜歡的花、草、毛絨公仔等。當然,抑郁癥患者在治療之后的時間里也很容易再次產生自殺想法和行為,所以在護理時一定也要特別注意家中的剪刀、玻璃等危險用品,這些危險用品應遠離患者的視線,給患者創造一個安全有愛的環境。
4.心理護理
在護理時,我們還應多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了解其所需,并盡最大能力滿足他們。多關心他們,對他們多點耐心、細心和愛心,保護抑郁癥患者脆弱的心理,多幫助患者體驗當下美好的生活,讓他們在開心快樂的心情當中度過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結束語:
以上就是關于預防和護理有自殺傾向抑郁癥患者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患者,早日康復,擺脫抑郁的陰霾,回歸生活的熱情擁抱。
作者簡介:饒金燕;性別:女;民族:漢族;學歷:本科;目前職稱和職務:主管護師、精神康復科護士;主要研究方向:精神病相關護理、精神病患者康復相關內容、物理治療(MECT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相關護理)
(三臺縣精神病院 四川綿陽 6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