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惠文
摘要:隨著體育學科的不斷改革和體育課的重要性,筆者認為體育教學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慢慢地會形成學校體育課程一體化。因為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會不同,他們隨著年齡變化其生理或者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如果沒有發覺,不考慮學生的變化,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備課,那么會對今后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上要做好銜接工作,那么要如何銜接?文章就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體育;教學;銜接
引言
自新課程改革提出后,“體育與健康課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轉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至今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現如今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的教學和安排實際情況如何呢?本文通過調查分析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銜接的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1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新的意義。
新世紀初,我國啟動了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的結構體系上更加嚴謹,體現出了中國的特色的嶄新課程理念。這次體育課程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其設計初衷是將以往的體育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致力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但在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中,一些問題逐步顯現,如小學到中學再到學的體育課程實踐中出現明顯的低級重復與脫節等現象。由此可見,開展中小學體育課程體系銜接構建的研究,無論是國家教育發展的新要求還是學校體育發展所處的困境,都賦予了本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思想缺乏科學性、合理性
教學思想在體育教育中起到了指引的作用,是教師開展體育教育活動的核心與參考依據,是實現中小學體育教育銜接的關鍵,所以教學思想在體育教育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部分教師無法及時地扭轉教學觀念,進而導致他們的教學思想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如果這一現狀長期得不到解決,將會導致小學體育教育與中學體育的銜接工作出現大方向上的偏差,最終不僅會造成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工作的失敗,還會抑制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體育知識,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2教學內容脫節
中小學體育教材是根據學生年齡特征來編寫和制定的。教材內容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安排。但是有許多一線教師還沒認識這個科學原則,特別是部分老教師,平時上課都不備課,憑著自己的經驗上課,他們對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系搞不明白,不知道每個教材所具有的作用,隨意取舍教材,沒有想到與教材之間有所聯系和銜接,導致學生運動技能的脫節。比如在中學經常看到老師還在上立定跳遠,站立式起跑等。這些都是小學教材里面的內容,中學教材里面是沒有這些內容的,但是在中學的體育課上還是可以看見體育教師給學生上立定跳遠,中學應該是在小學立定跳遠的基礎上學習蹲踞式跳遠,這就是教師搞不明白教材之間的練習,盲目上課。
3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的創新措施。
3.1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
體育課程目標即明確體育課程教學要將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才,體育課程標準強調體育教學需要加強體育核心素養的教育,促進學生體育能力、體育品德和健康行為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培養青少年學生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3]。學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設置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總體目標,根據學生年齡段的不同,分別設立各學段的教學目標及課時目標,確保各教學目標之間的遞進關系,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在設計從小學到中學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時,需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以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目標,依據游戲、體能、技能和綜合能力的順序層層遞進;在體育運動知識的講解以及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習慣中,依據體驗、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的順序開展教學活動;在體育品德的培養方面,從小學到和中學需要按照人際交往能力、品質意志和體育精神之后是體育道德的順序逐步深入,建立起系統的體育教學目標體系。中小學需要根據國家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2項以上的運動技能這個標準,發揮中小學連貫銜接的優勢,考慮教學場地的條件以及項目的優勢確定教學的運動項目,將其當作硬性指標,決定學生能不能順利畢業,如果未能達到學校標準,需要進行補考直至通過。以此來提升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學習的重視程度,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3.2優化課程內容,從教學內容上銜接
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核心要素,好的教學內容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謂內容上的銜接就是不能夠同一個教材在小學就上過到了中學還繼續上,要逐步形成技能傳授的不重復性。比如籃球,水平一是要求學生熟悉球性的各種練習,讓他們了解籃球,讓他們喜歡籃球;到了水平二就有要求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籃球運動技能,而不僅僅是熟悉球性的練習了。比如原地運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等,這些相對于低年級的球性練習增加了難度;而水平三就是在水平二的基礎進一步延伸,比如原地運球變成行進間運球,原地傳接球變成行進間傳接球;而到了初中要求就更高了,不僅僅是球技的練習,還要求學習籃球的技戰術配合。所以教學內容上的銜接很重要,每個階段都有其相對應的目標,應按照教學要求完成教學內容。
結束語
加強中小學體育課程體系銜接研究應首先要做好體育課程體系相關理論依據的研究,在分析與梳理中小學體育課程體系的生物學、社會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依據的基礎上,提出對中小學體育課程體系銜接的基本概念,明確中小學體育課程體系銜接研究應包含的縱向層次研究和橫向關系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清體育課程體系銜接的相關理論基礎,更好的引領體育課程體系銜接構建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服務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大柏.新課改下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創新模式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7):230-231.
[2]王大柏.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1):122.
[3]于延飛.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考[J].中學時代,2014(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