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指一個人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凡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往往也是他們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科。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原因、改進教學方法、變換教學方式、改進教學評價方法,可以促進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關鍵詞]:物理? 興趣?? 方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去了解某種事物不如去愛好某種事物,去愛好某種事物不如以做這件事為快樂。興趣是指一個人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凡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往往也是他們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科。我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原因、改進教學方法、變換教學方式、改進教學評價方法,可以促進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1 、探尋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喪失的原因,結合日常教學分析,常見以下幾種情況:
1.1內部心理因素:如情緒消沉,缺乏學習熱情,意志薄弱,缺乏學習信心,學習怕吃苦,自卑,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不得法,使學生基礎差,跟不上學習,失去學習興趣。
針對此種情況,老師首先要耐心,給他進行針對性地補課,把缺失的知識給他補上,還要發動一些學習程度較好的同學和他結成幫扶對象。同時鼓勵他自學,逐漸把缺失的課程補上,讓他能夠聽得懂課,跟得上。有進步時要及時鼓勵,不斷地對他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關注,只到他能學習成績穩定,能逐漸跟上其他同學為止。
1.2外部環境因素:如不良的家庭教育環境 ,家長不關心,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家庭缺乏良好的學習氣氛,社會上學習無用論的影響,學校內部在管理,教學等諸方面的問題等,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困難。
針對此種情況,要做好學生人生觀教育,培養他們對生活對家長親人的愛,樹立起責任意識。教育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是單獨的一個人,他們的身后還有父母、兄妹等親人,他們肩負著家長社會的的責任和期望,要有能力承擔起這一切,學習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之一,要想學習好,就要發憤努力,不斷追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父母的愛就是他們學習的力量源泉,肩負的責任就是促使他們不斷學習,鍛煉各種能力的動力。
1.3學生被網絡所吸引,無法自撥,失去學習興趣
對學生迷戀網絡的原因、迷戀的程度進行分析,不同情況不同對待。若是被豐富多彩的網絡游戲所吸引,可以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說明沉迷游戲的危害性。在家長的督促下,逐漸減少上網游戲的次數,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也可借助其它有意義的文化娛樂活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減小對網絡的依賴性。實踐證明,只要家長采取正確的態度,科學的方法,積極進行引導教育,大部分學生是能夠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學習和游戲的。若是個別學生沉迷網絡太深,不能自撥,就要借助于專業心理專家來進行治療教育,幫助他們遠離網絡,提高學習興趣。
2、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物理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老師講的是津津有味,學生聽的是迷迷糊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作了如下嘗試:
2.1抓住初二物理第一節課的有利機會,引發興趣。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體現形式和基本構成部分。生動活潑、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其趣、激其情、啟其思、奮其志、解其事”,在講課時多利用有趣易做的實驗、生動幽默的小故事、科技前沿的事例和科學家的故事等。特別是上第一課引言時,有這樣一個小實驗,在裝滿水的燒瓶里,放入一條小金魚,當在燒瓶的上部加熱直到沸騰時,底部的魚還在自由自在地游動,說明水不善于導熱。當在燒瓶底部加熱時,不一會小金魚就會肚子朝天--死了。還有讓學生做裝滿水的杯子里還能放多少回形針的實驗,在沒做之前讓學生猜想能放多少個時水會溢出來。接下來動手放回形針,看放入的數量與學生猜測的數量相差多少,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感到驚訝,從而引導學生開口、激發興趣。還可以放一些電子技術、航天事業、工農業、信息技術等各行各業中應用物理知識的視頻或圖片,都能將剛學習物理的初二學生引入一個全新而有趣的物理學習空間中來,將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吊足了學生的味口。這樣再進入新課程的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從心理學角度和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規律看,人們對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好的開始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之進入最佳狀態,為今后的學習拉開了序幕、搭好橋、鋪好路。當學生懷著好奇并急于想知道、想學這門學科時,如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向學生介紹物理學習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學以及怎樣學,并讓學生說說在現實生活中物理的用途,同學們將各抒己見,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為今后學好物理埋下伏筆。
2.2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
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利用玻璃杯、雞蛋、小木板完成慣性實驗,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非常想知道雞蛋會不會飛出,會不會破,實驗證明雞蛋不會飛出,那么學生自然會問這是為什么?包括“紙鍋燒水”等實驗叫做驚奇性實驗。當然還有學生參與性的實驗,每個學生都要求完成,也能夠完成,例如《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學生在小學時應該也學過,但是初中階段的要求并不一樣,要求單位的換算以及估計值等內容,這是學生的一個難點,不妨上課開始就讓學生去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學生的結果一定是多種多樣的,在黑板上寫出結果,有的缺單位、有的缺估計值等,沒有關系,讓學生知道是錯的,他們自己會想去知道為什么錯,錯在哪里,特別是估計值的問題。
2.3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跟物理實驗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律性。
日常生活中包含許多物理知識,采用學生熟悉的現象和生活實例引入新課,學生會覺得親切具體,易于接受。講解《液化》時,引入冬天學生進浴室洗澡,可以引出一系列問題,比如說進浴室時,眼鏡片會模糊,但是隱形眼鏡上不會模糊;如何判斷冷水管和熱水管;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氣燙傷哪個更嚴重等。
實踐證明:精心地設計課文的導入環節,采用恰當的方法去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階段教學或單元學習中及時進行專題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制造懸念,及時地進行歸納、訓練與綜合,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一種急于探求的心情,那么就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物理學中許多規律、定律是前后相連的,而中學生的思維缺乏連貫性,往往停留在表層認識上,如果教師能設法讓他們建立聯系,就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3.1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是趣味性習題的好素材。例如,在運用速度公式解題時,我編了這樣一道題目:上午7:15早讀課,老師家到校的距離是3km,如果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m/s,問老師7:10從家動身會遲到嗎?學生解題后發現老師遲到了。筆者接著提出如果要不遲到必須在什么時刻前動身。這樣編排的習題不僅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指導學生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
3.2注意一題多解
擴展學生思路“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采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密度應用練習,我選用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筆者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擴散思考。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3.3注意一題多變誘導學生思路
在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是指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例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生解答了“一列火車長200m,以15m/s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需要用多少時間?”這道題后,教師把題目改為:“如果這列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150s,那么橋有多長?”還可以把這道題改成:已知火車長、橋長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過橋速度;已知橋長、火車速度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長等題目。通過這種“一題多變”的習題探討,開拓學生思路。
4、改進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物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上,不應以完美無缺的解答作為評價學習成功的唯一的標準,而應對學生思路解答中的某一步乃至某一個數據、一個符號的正確性都加以肯定的分析評價法。充分肯定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點滴進步和成績,化批評、指責為鼓勵、表揚,讓學生不斷取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尤其對差生更要注意尋找他們學習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為他們創造一些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使他們能重新建立起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比如,多找他們談心、上課提問不忽視他們、耐心回答他們的提問、當面批改他們的作業等措施,其效果頗佳。
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從各個方面盡量鼓勵差生參與教學,讓差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增強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為體系的基礎學科,不僅教學內容本身具有科學性,而且在課堂教學中還要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科學性。總之,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一個點子,一個建議,就能迅速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三天五天馬上就能夠見效,應該綜合運用各種方法,耐下心去,一點一滴,長期堅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教育心理學》
江蘇省太倉市高新區中學?孫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