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技術為圖書館的發展變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人們對圖書資源獲取需要的不斷增加,將大數據應用到圖書管理與服務當中,可以提高圖書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有效性,降低圖書管理的成本,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要,促進圖書館實現個性化與創新化的發展。新時代還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提高圖書服務質量,構建更加科學的圖書管理體系。
關鍵詞:圖書管理;大數據;服務價值;應用方向
引言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已在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廣泛應用。在高校圖書管理中,同樣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包括書籍的名稱、位置、數量、狀態、讀者、借閱等數據。如何利用大量現成的數據,實現對各種信息的高效管理,提升高校圖書管理的工作效率,就成為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大數據收集多樣、全面、海量的數據,能夠快捷、多元化的呈現出來,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1.大數據的概念和特點
大數據的具體概念,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認定。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作者提出:大數據是不采用抽樣調查這樣的捷徑來獲得數據,而是采用全體數據的方法。常見的定義認為,大數據不僅包含海量的數據,在數據的時間、度等內容維度上也是超越了海量數據,即包括結構化的數據,也包括非結構化的數據,如聲音,圖像等。大數據的特點是數據體量大、種類繁多、處理速度快、以及價值密度低的4V特點。第一,數據體量大。現在大數據、在各類設備不間斷的采集下、數據非常龐大。第二,數據種類繁多。圖書館大數據平臺連接了人、機、物。數據包括了靜態數據如各類圖書數據的屬性,讀者的個人資料等。動態實時數據如讀書的借閱情況,讀者的行為數據等,文本數據,時間序列數據等結構化、半結構和非結構化數據。同時讀書館數據有人與系統交互查詢,咨詢產生的交互數據。第三,價值密度低。比如對讀者入館閱覽情況的視頻監控,有用的數據可能只有一兩秒。第四,處理速度快。大數據的處理,通常在幾分之一秒內進行分析,以支持決策制定。在性能要求方面,對實時在線數據的處理要遠高于離線數據。
2.圖書館應用大數據技術的現實困境
2.1技術設備更新不足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需要提高數據運算能力,強調根據數據信息量的增長提高數據處理的水平,從而保證有效處理海量的數據信息。數據分析需要具有實時分析和深度預測功能,強調構建多維度的圖書管理機制,實現圖書資源的充分更新,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完善圖書館的綜合管理體系,形成適合圖書館發展的合理模式,從而更好地發揮大數據資源的實用價值。但是,當前圖書館的信息處理能力有限,硬件建設投資較大,圖書館大數據技術更新的難度較大。
2.2數據存儲能力不足
雖然大數據技術可以挖掘海量圖書信息,但是圖書館普遍地缺乏專業的數據庫,現有數據存儲能力不足,不少圖書館還不具備云服務能力,由于數據存儲能力不足,因此直接影響了圖書服務效率,降低了圖書供給服務質量,圖書管理服務工作還需要不斷加強相關技術的開發工作。目前,圖書管理缺乏統合性體系,大數據技術更新不足,云存儲技術還有待于全面普遍,還要建立智能化的圖書管理與平臺,現有軟硬件條件還不能真正發揮大數據技術實用價值。
2.3公共圖書館圖書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在大數據管理機制上要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健全機制,避免用陳舊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模式開展工作。健全的制度可以讓從業人員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中,打通工作各個環節之間的隔閡。圖書管理制度也體現在檢索以及查閱機制上,傳統的圖書管理只能依靠人工推進,效率較低,而在大數據的協助下,圖書管理可以由計算機替代完成,這也需要從業人員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能力以及安全風險意識,避免圖書資料檢索和查閱出現漏洞。
3、圖書管理與服務中的大數據應用
3.1加強對信息重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對于公共圖書館圖書管理工作來說,創新與改革的動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管理層面提高重視,完善和優化制度,持續加大對電子化、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才能夠讓公眾圖書館進入良性發展的環境中。其中,加大資金和資源的投入力度需要做好投放前的規劃以及統籌,明確所在地區公共圖書館的未來建設方向,根據讀者的大數據信息,為讀者提供多樣化以及個性化的閱讀信息檢索服務。并從內部的工作環境上,打通采購、打印、檢索、信息傳輸、信息共享等多個環節。圖書館需要成立專門的大數據處理部門,聘請專業的數據分析人員對現有信息統一管控進行歸類分析,加強對圖書館頂層設計的關注。除此之外,圖書館也要增加現代化設施,例如,讓讀者可以在圖書館內完成自助閱讀,或者通過掃碼、刷臉的方式獲取服務,增強公共圖書館的人工智能水平,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3.2加強圖書館的日常管理
大數據技術主要用于圖書館的日常管理,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優化圖書館的日常管理系統,構建上下游機構的緊密聯系,實現了圖書館與出版商、供應商的緊密聯系,構建了圖書數據信息的專業查詢系統,建設了一體化的圖書數據分析機制,通過后臺數據支持工作人員有效開展圖書管理。圖書館管理系統引進大數據技術能夠提高人性化服務水平,滿足了讀者借閱、查詢圖書時的各種信息需求,可以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參考。大數據技術推動了人工圖書管理的變革,構建了更加專業的數據庫,降低了圖書館管理的成本,提高了圖書的利用效率,為圖書管理的決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實現了圖書資源的整合,提高了圖書管理的經濟效益,促進圖書館實現更好的 發展[4]。
3.3數據傳輸及存儲技術
產生的海量數據傳輸及存貯,會給圖書館系統平臺帶來極大的負擔,因此可以通過數據的壓縮可以減少數據量,提升存儲效率。常用的數據壓縮技術有Lempel—Ziv,是最流行的無損存儲算法。在數據存儲方面,通常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統,如Hadhoop的HDFS等。對于實時性數據要求高的場所,可以搭建多級存儲系統,以滿足對數據的分析和計算。
3.4圖書資源的精細化管理
大數據可以提高圖書館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消除傳統圖書館管理方式的弊端,可以精準的滿足讀者的圖書館需要,同時動態掌握圖書狀態,優化了讀者的閱讀體驗,使圖書管理更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首先,圖書管理員可以用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進行編碼,將圖書進行科學的分類整合,從而保證讀者能夠找到圖書,防止海量圖書管理造成的混亂,不斷提高圖書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其次,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圖書借閱狀況,掌握每一類書籍的借閱情況,分析借閱度高的圖書的特點,從而對這一類書籍加強針對性管理,為科學配置圖書資源提供理論依據。
結束語
大數據已經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圖書館也逐步在信息化和網絡化,在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中,有效使用大數據顯得尤為重要。在文章中,討論了大數據的特點、處理技術、采集和挖掘使用。圖書館應該積極使用大數據,對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為讀者提供精準化和個性化的服務,把工作的重點從以“資源”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昊.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資料管理創新發展[J].明日,2019(07):24.
[2]阿孜古麗·阿西木.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多元服務路徑探究[J].中國航班,2019(15):1.
[3]丁永貴.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發展的機遇,困境與路徑選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0,605 (03):113-114.
[4]呂笑倩.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建設路徑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9(09):145.
[5] 楊麗莉.大數據趨勢下數字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0(12):151,155.
[6] 馬東君.論大數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0(10):258.
作者簡介:王碧益 ,女,1973年12,本科,初級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4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