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婉瑩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互聯網與我國傳統行業進行了結合,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也是其中之一,互聯網行業與銀行金融服務結合催生了互聯網金融銀行服務,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金融服務的同時,也加劇了銀行的財務風險,這主要基于互聯網金融具有較高的開放性,且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運營過程與傳統的銀行金融業務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對財務風險的管理。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銀行風險;風險管理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減少了信息流通環節,使交易信息的流通速度得到空前的提升,通過互聯網人們能夠足不出戶地辦理金融業務,正是基于此,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互聯網金融技術來辦理業務,因此近年來銀行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規模以及互聯網金融業務在總業務中的占比獲得了空前的提升。盡管互聯網金融給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但不能夠否認的是互聯網金融也面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其中互聯網金融導致銀行財務風險上升是其中關鍵性的問題之一。
一、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財務風險的主要特點
(一)信用風險
信用是銀行也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因此無論何時銀行在業務辦理的過程中都異常重視對客戶身份的核實,在發放貸款時會對用戶的信用度進行調查,而后再進行業務辦理,在過去銀行金融業務主要通過線下辦理的方式來開展,在客戶辦理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員會對客戶身份進行再三核實與查驗后再進行辦理,而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客戶則是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來遠程辦理相關業務,在這一過程中,盡管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會通過賬戶、密碼以及信息認證等措施來核實客戶身份和信息,但是這些措施并不能夠完全核實客戶的身份,存在客戶信息被盜用的風險,而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時,則容易出現糾紛,給銀行造成財務風險大大提升。
(二)流動性風險
隨著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充實對資金的投資,因此在我國資金存儲出現下降趨勢,人們更多地將資金用于投資,而這導致我國銀行內資金頻繁流動,流動性風險上升。
(三)網絡安全風險
在人們使用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還伴隨著較大的網絡安全風險。盡管我國互聯網金融平臺為客戶提供了一系列身份驗證的措施來保護客戶信息,但是由于互聯網存在較大的開放性,客戶的個人信息仍存在較大的被盜取風險,從而導致用戶互聯網金融平臺賬戶資金被不法分子轉移,或是不法分子在盜取客戶隱私后對客戶實施詐騙。
二、互聯網金融下加強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建議對策
(一)銀行需要提升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流動性指標水平
為了應對當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流動性風險增強的背景,我國需要加強對銀行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流動性指標進行實時管理,使得我國銀行的流動性保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當前我國大部分銀行需要自負盈虧,如果銀行資金長期流動性較弱,則銀行的盈利水平則會相對較低,不利于銀行的發展。以銀行的主要業務吸收儲蓄和發放貸款為例,如果銀行吸收的存款比例過高,與發放貸款的比例不相匹配時,則意味著銀行需要支付較多的利息給存款人,銀行從借貸方獲得的收益則會比較少,這樣無疑會降低銀行的盈利水平,為此,銀行必須平衡好兩者的關系,對銀行財務資金流動進行實時監管和控制。
(二)提高銀行財務風險指標的盈利性管理水平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帶給了人們便利的理財方式,正是基于此,部分銀行原有客戶以及潛在客戶被互聯網金融吸引,而放棄了傳統銀行理財業務,為了提升銀行的盈利水平,銀行應該引入互聯網金融理念,打造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結合傳統銀行自身的優勢和互聯網金融的優勢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提升銀行的盈利水平。
(三)合理引進互聯網金融產品
由于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尚處于發展階段,如果盲目引進當前市場上存在的所有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類型,那么會導致銀行面臨極高的風險,為此,在銀行引入互聯網金融服務之前,需要認真考察當前互聯網金融服務類型,選擇其中風險較小、能夠為客戶帶來良好體驗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而需要放棄風險較大的業務。在當前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存在各類理財產品,例如:基金、股票、P2P業務、存儲業務等,而在這些業務中,P2P業務的風險極高,目前我國已經出現P2P平臺出現風險事故的案例,為此,在引入金融業務時,銀行應該避免引入P2P等高風險業務。
(四)提升網絡安全防御能力
由于當前互聯網金融具有高度的開放性,這導致銀行在為客戶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為此,銀行在建設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重視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構建,盡量減少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其次,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運營的過程中,需要對平臺進行定期檢查,并在發現相關漏洞等問題時,及時更新互聯網金融平臺系統,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最后,銀行需要進一步提升客戶在使用互聯網金融平臺時,對客戶個人身份信息核驗的準確性,通過技術手段減少個人身份驗證過程中存在的漏洞,避免客戶銀行賬戶被泄露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的風險。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傳統銀行的,理財業務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此銀行需要積極建設互聯網金融平臺,并引入互聯網金融服務,從而規避互聯網金融給銀行帶來的相關風險,但是在引入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傳統銀行不能夠盲目吸收互聯網金融中的所有業務,而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及衡量,這主要基于當前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運營風險較大,一旦銀行引入相關業務將導致銀行存在較大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趙婧一.互聯網金融財務風險及防控[J].稅務與經濟,2020,(4):57-62.
[2] 盧芳芳.互聯網金融下加強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建議對策概述[J].新商務周刊,2019,(8):116.
[3] 劉爽.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J].消費導刊,2018,(3):180,182.DOI:10.3969/j.issn.1672-5719.2018.03.159.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