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科
【摘要】目前階段,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學科都最大程度的體現出了生活化的一面,其中地理學科也是如此,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地理學科在文綜里面算是比較難的學科了,它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上都比較落后,這也讓地理教學和日常生活嚴重的脫軌了,地理課堂上沒有吸引力,學生的學習成果也不是很好。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越來越重視,所以,要最大化的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的生活化模式。
【關鍵詞】高中階段;地理學科;生活化教學;方法策略
引言:
目前階段,地理教學在不斷的改革,如果在地理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內容,就可以滿足現階段素質教學對高中地理的實際需求了,同時也能體現出高中地理知識來源于日常生活,同時也是服務于生活的,所以,老師要在教學中,最大化的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們對地理知識能有更好的理解,以此來促進地理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構建生活化的課堂
以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會把自己學過的知識做一個重點與非重點的劃分,其目的是為了可以快速的提升成績,大部分的學生會把地理學科當做是理論學習的科目,沒有對此展開實踐練習。老師在教學中也是局限在書本教材中,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所以,老師要積極的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融入生活化的內容,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的興趣點為主,找到合適的教學案例,把地理知識和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說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課程地理“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對學生拋出問題:同學們對附近的山石觀察過嗎?有沒有什么特別的發現?老師的問題,以下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有趣了,有的學生開始回答道:在路上看到的石頭是一層一層展現的,這樣的石頭像漢堡!學生的回答讓全班人哄堂大笑,激發了更多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開始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然后老師再提問:同學生開動腦筋想一下,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的機構呢?有的學生回答道:地球是地殼和地心構成的。這時,老師要給予認可和表揚,然后評價道:這位學生回答的非常棒,其他學生還有補充嗎?然后同學們有的就翻開書本去找答案了,這樣自主性的學習會激發學生的興趣,由老師最開始的提問,到最后學生們對日常生活細致的觀察,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地理學科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學好地理知識的有效途徑[1]。
二、展開生活模型式的教學
建立地理模型是高中階段地理教學中很常見的模式,使用模型教學,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吸收到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同時也提升了地理課堂的效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為,也可以作為地理模型,以此展開生活化的教學,并且對以往教學模式的弊端進行彌補。此外,越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就越能最大化的提升學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老師在進行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發育”這一節內容時,可以選用模型教學的方式,引進多媒體技術,把河流地貌發育的過程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模式讓學生對書本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地理教學的環節,老師要提前備好需要思考的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老師可以提問:影響黃河地貌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學生們會使用地理思維對生活中見到的現象進行分析。學生們在談論過后,老師對最終答案進行總結,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學習中對地理知識更容易理解,這也提升了學地理課堂的效率。
三、讓學生重視生活中的細節
眾所周知,地理知識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知識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只要學生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地理知識和我們的生活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老師在生活化的教學中要帶領學生對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在對生活研究的過程中,也能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解高中地理“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在教學中提問學生:氣候問題以及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同學們可以展開討論,就這兩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生們展開了積極的探討,比如說對污水排放、霧霾、農作物的污染等,展開了分析,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給足了學生們討論的時間,然后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在生活中搜集到的信息展開闡述,這樣既能凸顯出學生的觀察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表現的能力,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學生們在一番討論后,知道了人類有著非常大的責任。人口的增加,讓人口和資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這些改變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些就是地理教學中的重點知識了[2]。
四、構建生活化情景模式,激發學生的熱情
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在教學理念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在展開實際的教學中,要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把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老師要為學生設置問題場景,構建具有生活化的情景模式,這樣就可以把地理知識和日常生活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了,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興趣,把地理知識中由難轉易,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了。老師在構建情景模式時,可以采用多元式的模式,比如融入和地理知識相關的視頻或者是小品等,對書本知識進行整理、歸納,讓新的知識和書本教材內容結合起來,遵循教學目標,以此來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對于材料的選擇,要最大化的接近于實際生活,切不可超出學生的實際水平。比如說在學習“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系”這一節內容時,因為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中生活過,對于工業方面的知識也不是很了解,這個時候老師就要先給學生們介紹目前我國在工業方面的分布情況,對數據的信息展開分析,以此讓學生對工業方面有一個了解,然后再展開這一節內容的講解,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可以更好的理解書本中的知識。
總結語:
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科難度是比較大的,老師一旦把書本內容和生活脫離了,那么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產生影響。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是新課改的發展趨勢,老師要從各個方面展開生活化的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國.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91):141-142.
[2]孫作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8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