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流行音樂的演唱和教學中,發聲技巧的要求越發嚴格,伴隨著流行音樂的不斷向前發展以及各大電視臺陸續舉辦歌曲演唱或比賽的趨勢,流行音樂逐漸滲透入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中,也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音樂分類中,流行音樂是容易獲得大家認可并且傳唱度較高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因此,在流行音樂的練習過程中必須要掌握基本唱法,通過基本唱法進行更深層次的情感表達。
關鍵詞:流行音樂;發聲訓練;分析;
流行音樂作為當前最受人民群眾喜愛的一種音樂類型,占據了音樂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對于演唱者而言,如何運用更加嫻熟的演唱技巧表現出歌曲的內涵以及情感,更好展現出歌曲的主要內容一直是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問題,這對提高歌曲藝術魅力,增強舞臺表演效果至關重要。
一、流行音樂演唱中發聲訓練的現狀
發生訓練是在演唱前不可缺少的基礎訓練內容,能夠有效增強演唱者的演唱藝術,改進演唱者在演唱中存在的不良習慣,為音樂表演奠定良好基礎。但是在發聲訓練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其進行分析,以此來更好的開展指導工作。
1. 階段性缺失
目前,盡管大多數演唱者能夠通過發聲訓練的教材或者網絡短視頻等,對自己進行嚴格訓練,但大部分訓練教材只能適用于一些發聲基礎處于上游的演唱者,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改進演唱時發出的音色,也能夠豐富表演形式,針對當前部分演唱者基本功并不相同的現狀,要求在訓練時必須要依據自身水平的不同層次,采用不同難度的訓練內容。例如,如果演唱者咬字談吐不夠清晰,音準不好,就可以運用1度~3度的音階練習,而其他基礎較高的演唱者則可以運用1~5度的音階和琶音練習。
2. 缺少多樣性
在發聲訓練過程中,由于演唱者缺乏訓練的個人主觀性,無法離開指導人員的把握和控制,因此,在訓練時都會產生訓練內容與方法單一化的現象。比如,練習時缺乏了一定的歌曲旋律性,發聲訓練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和扎實演唱者的演唱基礎,讓演唱者能夠更加游刃有余的表現出各個音樂作品的情感,但是在當前發聲訓練中指導者只是長期運用a、o、u等母音進行單一的音階琶音練習,不僅使訓練產生枯燥和乏味感,更會導致演唱者在演唱時缺乏自信心,無法把握整體歌唱旋律和節奏,也就是說,這種訓練方式導致發聲練習和演唱之間并不銜接,甚至出現嚴重裂痕,訓練偏離發聲訓練的最終目的。
二、流行音樂演唱中發聲訓練的分析
流行音樂在當前藝術領域處于較為重要的地位,其演唱內容和方法較為簡單,演唱形式變化較多,能被群眾廣泛接受,歌唱類綜藝節目也在不斷進行更新,觀眾對流行音樂的了解程度也有所增加。因此,在聲樂演唱活動中,發聲訓練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進行更新,以此提高流行音樂的藝術價值。
1. 發聲中的呼吸訓練
呼吸對于流行音樂的整體演唱而言,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同的呼吸方式可以演唱出不同的聲音,同時,呼吸也決定了演唱者演唱時的氣息能否保持平穩,對于提高演唱的形式和表演能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普通人而言,呼吸是一件較為簡單的事情,但對于演唱者而言,運用的呼吸方式與普通人有所不同,大多數演唱者是運用胸腔與腹腔共同呼吸,在進行發聲訓練的過程中,演唱者的胸腔呼吸、腹腔呼吸與正常人普通呼吸的方式有區別,因此,在發聲訓練時,演唱者必須要掌握呼吸要點,通過呼吸的轉變演唱出不同的情感,傳達出歌曲的不同內涵,比如換氣點的選取,體現歌曲的輕重緩急等,指導者也需要依據呼吸練習達到最終發聲訓練的目的。
2. 咬字吐詞訓練
流行音樂的歌詞是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咬字吐詞是否清晰,決定了歌詞情感是否能夠正確傳達給聽眾。盡管流行音樂的咬字要求并不嚴格,但在流行音樂的演唱過程中也需要對正常吐字的方式進行轉變,大多數流行音樂演唱者也已經加強了對咬字吐詞的訓練。首先,在訓練過程中必須提升個人文化素養,在演唱前要了解每一個歌詞中每一個字的讀音以及背后的含義,以此來注入與歌詞相匹配的情感。另外,指導者必須對咬字吐字的訓練方法加大力度,避免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出現咬字吐字不清晰,或者是過于奇怪的現象,影響整體表演效果。
3. 發聲中的樂感訓練
流行音樂的發展已經較為完善,各種流行音樂的曲派都有著自身不同的特點。因此,演唱者在進行發聲訓練的過程中,要根據演唱風格來進行發聲模仿訓練,以此提高對藝術的表現能力,并提升個人藝術修養。在這一過程中,指導者需要要把控模仿訓練的難易程度,根據演唱者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模仿內容,避免演唱者因為選取不當而導致演唱效果降低的現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流行音樂在演唱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發聲技巧的訓練,運用更加合理的發聲技巧展現出音樂作品的情感和內涵,增強演唱過程中的藝術表現力,并提高舞臺表演的藝術魅力,將作品中的情感與內涵準確傳達給聽眾,通過這種淋漓盡致表演,將流行音樂的藝術價值進行體現,并使流行音樂獲得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路廣宏.論聲樂中歌唱的語言訓練與發聲練習技巧——評《聲樂》[J].江西社會科學,2018,38(05):11.
作者簡介:劉曉明?(1987—),男,漢族,山東省萊州市人,助教,藝術碩士,單位: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流行演唱系,研究方向:音樂表演(流行演唱)
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流行演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