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為了適應社會前進的腳步,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缺一不可。而教育要從小學抓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格外注重加強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的培養,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當中,對學生合作競爭意識的培養力度較為薄弱,不利于學生成長。因此,本文針對小學體教學當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提出幾點策略,希望能夠給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帶來幫助。
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合作與競爭,合作與競爭能力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一個人能夠實現多少自我價值或能為集體創造多少價值的依據。而體育教學本身就具有極好的合作性與競爭性,小學生在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的時候,不僅能夠得到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在體育游戲當中,也能夠通過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游戲競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因此,體育教學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合理設計體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的養成。
1 培養小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的意義
1.1 激發潛能
每個小學生都具備著無窮的潛能,等待著教師去開發,為了讓小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務必要提升小學生的合作與競爭能力,以便于在社會的浪潮中能夠激流勇進,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也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小學生具有可塑性強的特點,因此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性,通過體育教學幫助學生養成積極陽光的心態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察看目前小學生的現狀,許多小學生過于羸弱,而且在父母全面的呵護之下,個人能力實在薄弱,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變得強大,學校一定要負起責任,通過體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能夠學會彼此幫助,擺脫對家長的依賴,同時通過競技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競爭意識,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從而實現破繭成蝶的變化,完成自我超越。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小學生能夠通過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充分感受到合作所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能在競爭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從而讓學生被體育競技的魅力深深吸引,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不僅如此,還能讓學生從小就明白在這世界上一個人是沒法取得成功的,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通過合作與競爭,才能夠達成目標。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促進學生學習,讓學生不僅得到知識的增長,同時內在精神素質也得到有效提升。
1.2 通過合作,達成共贏
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突出團隊的重要性,許多成功人士如馬云等,都不是單打獨斗的,唯有借助團隊的力量,才能實現最終目的。每個人都有發光的一點,大家把自身的優勢,凝聚到一起,就會成為極大的力量,這也是“合作才能共贏”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學生也要借助合作彼此促進,在合作碰撞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缺點,加以改正,并且可以學習到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使自身更進一步,從而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也要注意不能太簡單,要照著學生承受能力的極限,進行編排設計,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明白,有些事情自己一個人是萬萬做不到的,唯有集體的力量才能攻克,從而,讓學生明白合作的意義和價值。
1.3 為將來奠定基礎
小學體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其中主要以合作與和競爭為主。合作需要小學生之間能夠做到彼此信任,而競爭需要小學生能夠具備堅韌的意志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許多教師認為學生年紀小,沒必要幫助學生提升體育素養,只需要教導學生簡單的體操動作或者簡單的運動技能以及一些理論知識就可以了。然而,這只能說是對學生可塑性的一種荒廢,錯過了學生養成綜合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個人素質,一定要在體育課上發揮學生的極限,從而壯大學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當中更具競爭力和個人魅力,如此才能為國家為社會打造高素質的人才。
2 培養小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的策略研究
2.1 固定分組,提升默契
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生養成合作與競爭意識,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固定分組。固定分組的好處有兩點,第一點就是能夠在每次體育活動當中,都以固定的小組進行合作,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默契,更能夠增進組內成員之間的感情,使彼此能夠做到完全信任,這是合作的基礎;第二點就是,固定分組有利于組與組之間形成良性競爭模式,無論是班級學習、考試還是體育競賽,都以“組”為單位開展競賽,讓學生在競爭當中逐漸養成小組榮譽感,通過彼此競爭,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學習成績都得到全面提升。同時,競爭勝利的一方也能夠體驗到勝利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
例如,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分組模式,以“組內異質,組間同構”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分組,為此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性格特點、體育能力、組織能力都做出詳細的調查分析,然后選擇幾名組長,組長一定要選擇組織能力強的來擔當,最后根據每個學生體能等實際情況的不同進行合理分配,使得每個組之間的成員形成“強帶弱”的模式,而組以組之間,要保證均衡分配,如此才能夠為實現良好的合作與公平的競爭奠定模式基礎。
2.2 游戲教學,培養合作意識
成功的合作需要默契的配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配合度,可以選擇一些適合的游戲進行教學。首先,游戲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對于完成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之前,一定要詳細篩選游戲內容,并且要保證在整個游戲過程當中全權由學生自己負責,教師只從旁做好引導即可,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擺脫對教師的依賴,讓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完成游戲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信,讓學生覺得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合作也能夠完成學習任務,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以“兩人三足行”游戲活動為例,首先,選擇這個游戲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趣味性,二是合作性。此游戲需要用一根繩子將兩個人的左腳和右腳進行捆綁,然后在兩個人的配合下向前出發,直到走到終點為勝利。一開始的時候,教師會發現同學們總是摔倒在地,無法完成配合,可以在組長的帶領下,大家做了詳細的討論分析,結果一個小組的組長想出了以“口令”為基準的辦法,口令一出,左邊隊員邁右腳,右邊隊員邁左腳,配合口令節奏,經過多次磨合,終于成功走到了終點,雖然很累,但是每個學生臉上都帶著勝利的喜悅。通過游戲教學,有效加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2.3 體育競技,培養競爭意識
在對小學生進行競爭意識的培養時,要保證小學生的心靈健康,讓學生養成良性競爭的意識。為此,教師在進行體育競技活動當中,要加上榮譽機制的配合,通過榮譽機制激發學生的競爭動力。現代的小學生嬌生慣養,意志力薄弱,為了培養其競爭意識,教師要安排好對抗賽,并且應許獲勝隊伍將獲得“星級戰隊”的榮譽稱號,如“一星戰隊”、“二星戰隊”等,根據小組隊伍的累計得分情況,最高至“九星戰隊”,讓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都為了榮譽而競爭,如此對培養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對抗賽的類型很多,學生比較喜歡的有“拔河比賽”、足球、籃球等,以“籃球比賽”為例,學生可以以“小組循環積分賽制”進行,每兩個組都進行比賽,得勝一場積1分,最終得分最高者獲得“一星戰隊”榮譽稱號,如此極大的促進了學生競爭意識的養成。
3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階段,借助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對提升小學生的意志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格外重視體育教學,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為把學生打造成未來高素質的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珠海市香洲區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