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英
摘要:3-6歲的幼兒對語言的認知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他們喜歡裝扮、游戲、音樂,喜歡受他人關注,并且有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而繪本表演游戲可以滿足孩子個性的表達需求。筆者所在幼兒園進行了繪本表演游戲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探索繪本表演游戲教師指導的有效策略,能夠體現幼兒自主、全員參與、提升表演能力,讓幼兒獲得個性情感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繪本表演游戲;幼兒教育;指導策略;愉悅體驗;能力提升
引言
作為一種有效的語言輸出活動,繪本表演游戲能夠直觀呈現孩子的繪本閱讀成果。3-6歲的孩子好玩、好動、愛模仿,我們不妨尊重天性,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讓孩子演一演繪本中的故事。在表演中,孩子能夠綜合運用語言、表情、肢體和情感來表達故事情節,進而實現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能力、審美能力,甚至是個性情感和身心健康的發展。作為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善于激發幼兒對表演的興趣與愿望,探索繪本表演游戲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讓幼兒在感悟和創造的生態中自由、暢快地進行繪本表演游戲,并在科學地引導、幫助下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一、把握實施要點,整合教學資源。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繪本是幼兒繪本表演游戲的藍本和源泉。當前,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繪本浩如山海,但并不是每一個繪本都適合改編成繪本表演游戲來演繹。因此,在繪本表演游戲課程實施前,我們開展繪本研讀活動,選擇那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認知規律的繪本,并遴選出孩子喜歡、有創造表演的空間、有一定戲劇沖突、有教育意義的作品進入區域教研。借助個體思考、小組研討,對繪本的基本信息進行梳理,挖掘繪本中的教育內涵,并作出表演可行性的價值判斷,梳理和篩選出的作品成為幼兒園繪本表演游戲課程實施的內容。
對于匯編整理形成的劇本,除了日常教育教學中常態化的實施外,我們以班級為單位、繪本表演游戲為主題,定期開展主題式實踐探究活動。遵循“計劃→實施→反思→調整”這樣一個不斷循環進展的過程,在摸索中前進,總結出一套主題式活動流程:表演主題的確立→發展目標的建立→預設主題網絡→創設與表演主題相的環境→設計周計劃和教案→進行表演主題活動教學→表演主題活動分享交流。此流程作為支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引領幼兒進行繪本表演游戲的探索,從幼兒表現力發展經驗成長的需要出發,預設和生成相結合,有機地將繪本表演游戲中的若干因素多元整合貫通到學科綜合活動中。我們持續推進集體性的研究和完善,通過“園本展示”、“一課多研”、“師徒共進”等活動,幫助教師細致的把握繪本表演游戲的實施要點,并把核心價值和幼兒的發展特點對接,形成相關新經驗。利用園所三園三地的優勢,交換繪本表演游戲資源,并互相觀摩繪本表演游戲,探討教學經驗,進行課程后審議,將原有的課程進行進一步地優化、提升,為孩子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充足、有效的繪本表演游戲資源。
二、歸納行為表現,建構目標體系
我們大量收集幼兒繪本表演游戲的案例,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幼兒在繪本表演游戲中的典型行為特征和表現,鏈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相關經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個體發展水平之現狀,分年齡、分層次整合架構繪本表演游戲中促進幼兒發展的培養目標體系。
目標體系的構建為教師評價幼兒在繪本表演游戲發展提供了有效依據。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表演經驗與提升的進程,遵循幼兒繪本表演游戲的一般規律,個性化地、有彈性地擬定目標,有效助推幼兒在繪本表演游戲課程實施中獲得全面發展。
三、打造多維環境,凸顯適宜情境。
繪本表演游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是萌生于繪本閱讀活動中幼兒自發產生的表演欲望,而后通過教師支持、幼兒完善的產物。《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為幼兒提供輕松、愉悅的語言氛圍。因此,我們遵循“以幼兒為主體”的理念,重視環境對幼兒思維的啟發,創設適宜的情境,激發幼兒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繪本劇表演中。我們充分利用墻面空間,在幼兒每日經過的走廊、樓梯墻面上懸掛自制繪本封面、繪本內頁、繪本劇劇照;班級專門設立繪本表演區,教師傾全力打造繪本中的真實環境,幼兒共同制作繪本中相關角色頭飾、演出服裝、簡單道具、舞臺背景等,以此增強表演的視覺景觀效果,讓繪本故事活動起來,動起來。在情境中幼兒能更好的“入戲”,獲得認知、表達情感、樹立信念。
四、尊重主體地位,獲得深度體驗。
在繪本表演游戲中,我們秉持“以幼兒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及學習能動性,改變填鴨式的排練方式,讓幼兒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把“教孩子”變成“孩子教”,把“練”變成“玩”,從而激發幼兒的表達力與表現力。我們大膽運用“沉浸式體驗學習法”,鼓勵幼兒自己提出問題、搜集資料、整理資料、體驗學習、經驗生成、多元展示、評價反思。在沉浸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幼兒以原有經驗為基礎,從感興趣的點切入,發現問題后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的提升,掌握相應的關鍵能力,然后再以生成的新問題為出發點,繼續下一個探究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全身心投入、全程參與,獲得的是“探究、創造、分享、合作、交流”等關鍵能力的提升,感悟到勇敢、善良、樂觀、自信的精神,真、善、美的種子在幼兒心底生根發芽開花。
“讀、編、制、排、演”更多地體現了繪本表演的深度;“沉浸式體驗學習法”更有效的保證了幼兒在繪本表演游戲中的學習廣度,使繪本表演游戲能夠與幼兒身邊的生活、周圍的社會密切聯系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也在游戲化、生活化的過程中得以實現。
五、形成家園合力,促優教育模式。
在繪本表演游戲課程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我們立足全新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雙主體教育模式,構建家園互助共同體推動幼兒進行繪本表演。各班教師利用網絡優勢,采取“一家建一小群”、“一班建一大群” 的方法,不定期進行線上溝通交流、集體討論研究,對幼兒近期的生活經驗、發展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了解。并向家長推薦適合幼兒演繹的經典繪本,幫助其運用繪本故事表演增進與幼兒的互動頻率,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我們引導家長支持鼓勵幼兒跟隨故事情節大膽講述,并用肢體語言表現畫面內容;家長則褪去俯視與權威的外衣參與其中,與幼兒共同塑造角色、發展劇情,用自己行動和情緒感染幼兒,提升幼兒表達表現的能力。
結束語
繪本表演游戲是語言、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的融合,需要修改,需要不隨波逐流,需要堅守自我,也是讓幼兒構建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開展繪本表演游戲的相關研究,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興趣需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形成家園教育合力,以家園互助、協調開放、平等互動、調整目標、環境激發等靈活多變的策略引領幼兒自由、暢快、富有個性的表現和表達,引領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淺談幼兒繪本表演自主化指導策略[J].周潔.好家長.2018(036)
[2]幼兒繪本的內容與形式特點分析—基于35本幼兒園繪本的內容分析[J].吳雨楠,方建華.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0,30(1)
[3]利用繪本進行幼兒創意戲劇表演的探索[J].徐美娥.學前教育研究.2015(02)
[4]巧用繪本推進幼兒戲劇表演的策略[J].蘇海云.幼兒教育研究.2016(02)
作者簡介:
本人于1998年8月起,現任江蘇省蘇州市昆山開發區東部新城幼兒園園長,曾被評為“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多次獲嘉獎、三等功,多篇論文在省市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和發表。
(昆山開發區東部新城幼兒園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