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暉
摘要:當前開展職業本科教育已成為職業教育的一個熱點。一些學校已先行開展職業本科教育。這些學校開展本科教育的途徑各不相同,對之進行比較與分析,對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應該是有裨益的。
關鍵詞:職業本科 途徑
引言
前些年,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在政策的導向上偏向于不支持開展職業本科教育。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原有以專科為最高學歷的職業教育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一方面企業需要具有更高技能、更高素質的人才,另一方面,學校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有了提升,迫切想在更高的平臺上獲得新發展。對于這些動態,上級主管部門顯然是非常了解的,也及時作出了相應的對策。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職業本科開展的途徑及分析
當前開展本科職業教育的途徑主要有三類:公辦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民辦本科和獨立學院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業大學。
首先談談公辦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其實質就是職業本科,冠以“應用型本科”之名,也許是這個名稱更好聽,畢竟在當前人們的思想意識中還是覺得職業教育是低一等的教育,即便是到了本科層次。根據一些從事職業教育的專業人士的意見,未來我們還要開展職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但愿到那時人們的觀念有所變化,當然,這種轉變是一個社會的系統工程,絕不僅僅是教育本身能改變的,尤其不是從事職業教育的工作者能改變的。關于應用型本科就是職業教育的認定,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在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雖然在國務院的決定中并沒有給應用本科歸類,但既然把支持發展“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放在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那么自然是把應用本科劃入職業教育的范疇中了。為何國家要支持本科高等學校轉型從事職業教育呢?我國的高校數量是比較可觀的,據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的統計數據,全國有高等學校3005所,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近年來本科院校培養的畢業生連續多年在三百萬以上。但我們一些本科院校由于開設的專業不符合社會的需求,或者教授的知識未能跟隨社會的發展等原因,培養出的畢業生不能很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于是,一部分學生畢業就是失業,還有一部分學生或者雖能就業但與自己所學專業無關。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鼓勵本科學校轉型職業教育應該基于社會的發展狀況以及當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個對策。此對策是否有效,還需實踐去檢驗。因為此項政策剛剛推行,目前還未到下結論的時候。但就政策提出的背景而言,它是值得肯定的。當然本科教育和職業教育畢竟不完全相同,本科高校即使有了較長的辦學歷史、豐富的辦學經驗,未必就能勝任職業教育。因此,那些轉型職業教育的本科院校應該花大力氣研究如何開展職業教育,并真真切切地落實研究成果,甚至于這些本科院校應該放下架子向那些具有豐富職業教育辦學經驗的高職院校取經。從教育主管部門而言,也應該加大支持力度,除了出臺相應的政策外還應從財政等方面加大投入,職業教育需要有近乎真實的工作場景。此外,還應加強對轉型高校的監管,對不勝任職業教育的本科院校應亮黃牌。
第二種類型就是民辦本科校和獨立學院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此類型中還包括民辦本科校、獨立學院和高職院校合并成立職業大學。之所以把民辦本科和獨立學院放在一起討論,原因就是這兩類學校原本很多專業的開設已注重應用性,至少是名稱上是如此。民辦院校往往瞄準就業市場的熱點開設相應的專業,比如計算機技術,動漫設計等等。獨立學院是公辦本科院校和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開展的本科教育。獨立學院滿足了人們想讀本科的強烈愿望,彌補了國家本科招生數的不足,在專業的設置上也考慮到與社會的需求一致。通過比較公辦本科院校以及和其合作的獨立學院所開設的專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偏應用型的傾向。關于這兩類學校的轉型,也應該從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去分析。我國的高等教育,毫無疑問是公辦學校的天下,雖然有些民辦高校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但在以“985”“211”“雙一流”等評價體系中,根本沒有民辦高校的位置,有些偏遠和中西部地區的民辦高校在招生方面也遇到了不小的難度。而獨立學院在辦學的早期由于有合作高校校名的加持,甚至于一段時間可以發合作本科的文憑,所以招生形勢非常喜人,但后期由于國家政策的調整,先是只能發獨立學院的文憑,后面又不能加合作校的名稱,這些都給獨立學院的招生造成了負面影響。招生的困難也影響了合作方的資金投入,這又進一步影響了招生。而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很多企業缺乏高技能人才。因此,國家引導和支持民辦本科校和獨立學院轉型為應用本科的舉措堪稱可取之舉。但正如上文所述,普通本科和職業教育是不同的教育,不是簡單出臺某個政策就萬事大吉。并且,此類型還有一個負面效應,就是加深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負面看法。它會給人們職業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要低一等的錯誤印象。據報道,6月7日《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如果修訂案最后能獲通過,這當然對提升職業教育的地位,改變人們的錯誤思想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僅僅依靠出臺某個法律文件就改變多年來形成的觀念恐怕是不切實際的。除了法律,社會上與職業教育相關的行為與政策也要貫徹兩種教育同等重要的精神。至于民辦本科校、獨立學院和高職院校合并成立職業大學的途徑,六月初好幾個省份或暫停或取消的新聞報道至少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明確的信息,民辦本科校、獨立學院是不贊成的。此事件的持續發酵應該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職業教育。希望通過此事件可以讓人們去思考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關系,最好能引發人們去思考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也許我們就迎來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真正平等的時代。
第三種途徑就是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業大學。2020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準了22所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學校。從教育部公辦的名單來看,這些學校的名稱幾乎中都包括了“職業大學”或“職業技術大學”的字樣,并且教育部的要求是“繼續保持職業教育的辦學屬性和特色,開展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改革試點”。所以這次升格就是開展職教本科。文件中提到“教育部從已納入規劃的高職升本學校中遴選”,也就是說這些學校前期已納入升本規劃,經過了一段時間建設,然后通過了相關審核才得以升格的。應該說這樣的程序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我們不能說社會需要高技能人才,學校需要提升辦學層次,于是就決定高職升本。決定高職升本最主要的因素是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我國的高職院通過二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辦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水平、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等方面已達到本科院校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升本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是最佳途徑。
結語
開展職教本科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具體的操作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應該遵從教育本身的發展規律。隨著我國的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未來必將有更大的作為。
參考文獻:
1、張亞芬. 高職高專院校“升本”現象的深層次分析〔J〕. 中國教育研究2004.002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