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各界人士對心理語言學視野的中文字詞教學研究十分重視。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心理語言學是以自然觀察法和實驗研究法研究語言感知、理解、產出和習得等領域問題的一門學科,其研究成果對了解語言認知加工過程和規律、構建語言理論、促進語言教學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文字詞教學的心理語言學研究在今年來有長足進展,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者的漢字詞加工心理過程、特點和影響因素,以及其與漢語母語者漢字加工的異同,這些研究不僅能豐富漢字詞認知加工理論,還能為漢字詞教學提供重要參考,提高對外漢語字詞教學效果,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以下對近年來發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的論文,從漢字和詞匯兩個方面分析對漢語字詞的心理語言學研究進展,這些實證性研究重在考察漢字詞的認知加工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目前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有助于促進實驗研究方法在漢字詞研究領域的推廣。
關鍵詞:心理語言學;字詞教育;字詞加工;元語言認知
一、心理詞典中字詞的加工和語素表征
自從心理詞典被人為提出,心理學家都基本認同心理詞典的存在,并且對心理詞典當中字詞的儲存方式進行研究。并且按照理論模型角度分為局部表征和分布表征兩種類型,分布表征理論是指通過儀、形、音等方式進行加工和儲存,不含有單個詞條表征,每個詞條都是由很多單位組成。局部表征則是認為兩個詞條在心理詞典當中都有對應的表征單元。將兩種表征形式對比,發現局部表征模型更加簡單,容易理解。分布表征模型對計算要求較高,只能在計算機上實施,并且按照現階段科技文化水平,不足以建立健全分布表征模型。語素作為語言當中最小的單位,已經有大量數據表明語素的真實性,并且我國有關研究人員在詞匯決定任務中在控制詞頻率當中發現語素的存在,并提出中文雙詞存在分解儲存的作用。
二、字詞教育的策略
(一)、語素和字詞教育
根據中文認知研究表示,語素是具有較強的心理現實性,語素象征存在于人腦當中,并且由于語素不同在表征細節上有很大差異,這就說明在同一語素的不同義項之間不存在完全自動遷移,換句話來說,就是當學會某個語素后,語素的其他意義需要進一步學習。尤其在漢語字詞學習過程中,由于漢語字詞的常用漢字覆蓋率較高,并且具有較強的語素構詞能力,越是常用的單詞構詞頻率越高。但由于很多字詞教學過程中,對語素的多義性重視程度不足,部分教師將教過一遍的詞語就認為學生已經學會,當再次碰到這個詞語時會選擇直接跳過。學生對多義的解決主要根據上下文語境的幫助和自己的感悟,對語素不同意義進行理解以及應用。如果在學生自己感悟基礎上融入教師有意識的幫助,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雙字詞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雙字詞語料占據漢語總數的包分之八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雙字詞一直缺乏語文教師的重視。根據相關人員對北京語文教材課文中雙字詞統計,小學六年級總共有一千八百四十六個雙字詞。但實際運用過程中,遇到的雙字詞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學生雖然認識這些雙字詞,但由于教師未能逐個講解,導致學生對雙字詞理解處于表面。雙字詞教學是單字詞復習的有效途徑,教師通常都會讓學生采用機械式記憶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但這種寫生字的方式只能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和書寫,對詞義記憶幫助較少,對單字詞的同一語素練習能夠加強學生對詞義的記憶和理解,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但由于這種學習方式對案頭工作要求較高,要提前準備大量詞匯,當學生想不出詞語時,教師作為引導給予一定提示,很多教師認知到這種教學法對學生的幫助,但部分教師未做事前準備工作,當學生想不到詞語時,自身未有更好的詞語,導致這種教學方式流于表面,無法發揮其重要作用[1]。
(三)、元語言意識和字詞教學
小學階段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其語言發展具有大量操作語言的同時,給元語言意識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2]。元語言意識擁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和監控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操作和理解。雖然在中文里形旁和音旁線索的有效性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完全避免使用形旁和音旁是不可取的。根據有關研究顯示,教師即使不教學形旁和音旁,只是依靠閱讀經驗積累,學生也能夠擁有一定的形旁和音旁只是。由于文字的獨特性,中文語言意識發展是學生必要階段。因此,教師要主動教會學生部分形旁只是和音旁只是,并且要出一些特殊字,讓學生了解不能完全依賴這些知識,要經常用查字典的方式來判斷自己的猜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如果學生養成了旁音形旁的良好習慣,會對閱讀產生較大幫助,對雙語詞結構意識也是同等道理。雖然漢語當中透明雙字詞占據很大比較,其中也擁有較多的不透明詞,教師應該在學生形成正確意識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到結構運用的作用,幫助學生為閱讀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避免形成望文生義的不良習慣。
現階段很多漢語教師對字詞教育有一定誤解,認為字詞教學主要是小學階段的任務,到高中階段不用太過重視字詞的問題,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從母語學習角度來看,只有到大學階段才擁有較為成熟的心理,在這之前,字詞都一直是教學的關鍵點。就是由于小學教師對字詞的問題松懈,導致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基礎,中學階段缺乏對字詞教學的重視程度,給學生中文基礎造成非常不理想的局面,對于第二語言學習來說,由于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文化背景也存在較大差異,多義詞理解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理解和學習,一兩年不能解決問題。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教師要承擔起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不管是從外漢語教學,還是從母語教學角度,字詞教育都要作為語言教學的基礎,從而為學生學習母語提供有力支持[4]。
三、基于心理語言學視野的中文字詞教學研究總結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言教育的字詞教育重復和低效問題,嚴重阻礙教學效率。從而字詞教育方法受到各界人士關注點,相關人員研究出近三十中識字方式[5]。但根據相關人員調查顯示,全國省份小學生對聽寫漢字、選擇詞義、漢語拼音、搭配詞語等四個方面正確率搞到包分之八十以上,從這里不難看出,新型的識字方式對字詞教育有重要意義名。但由于中文字詞作為我國母語,國家政府希望將學生的正確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字詞教學研究有待加強。近年來,語言學的發展給人工智能和儲存心理機制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心理言語作為新型的交叉學科取得不錯成就,為探索語言教學規律提供有力支持[6]。
參考文獻:
[1] 靳春才. 認知語言學視角的中日流行語探析 ——以"2019年中日十大流行語"為例[J]. 現代交際,2021(1):100-102.
[2] 金明蘭. 格式塔心理學美學視角下《銀河鐵道之夜》童話中色彩詞語的心理效應分析[J].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20,35(4):45-47,64.
[3] 唐賢清,姜禮立. 基于社會心理語言學視域下“小姐”一詞的社會認同研究——以長沙市區為例[J]. 語言文字應用,2015(2):87-97.
[4] 曾令才. 英語首字母縮略詞在中文報章規范使用研究——以《廣州日報》和《南方日報》為例[D]. 廣東:暨南大學,2016.
[5] 宋泊文. 多學科視角下音樂認知的心理狀態及理論基礎研究——評《音樂的認知與心理》[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后插4.
[6] 黃英. 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語言翻譯問題探究 ——評《生態視閾下的語言與翻譯理論建構與詮釋》[J]. 語文建設,2021(5):后插4.
作者簡介:張成鳳,女(1974.08------)侗族 ? 凱里學院人文學院教師,副教授 ? 語言學碩士 ? ? 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言學,方言學,語文教學與研究
(凱里學院 ?55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