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豐
摘要: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五千年的時間長河中彌留下豐富多彩的史冊文明,名勝古跡更是多如繁星,從古至今華夏以“兼容并繼”的胸懷博納了諸多優秀文化,在神州不斷地傳承發揚,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不僅僅是我國文明歷程的記載,更是我們當代人窺探中華歷史文化的載體,當下的文化旅游越發重視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正向引導價值,讓人們在出行、文旅之時去感受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之魅力。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文旅創意中激活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底蘊,展現歷史文化的記憶的策略,將我國傳統歷史文化注入到現代文明之中,提高文旅的文化實力,推動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旅創意文化共生共榮,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歷史文化;文旅創意;價值;路徑
一、傳統歷史文化融合下文旅創意的內涵
(一)創意轉化城市文化資源
傳統的旅游業一般為表面開放的形式,多為文物展示和博物館,這些場所能夠創新的地方較少,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這些場所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文旅創意主要包扣旅游業中的衣食住行、購買娛樂等六個方面,這是一種綜合性的產業鏈。
在文化資源轉化為文旅創意項目之時,其重點是將當地文化滲透到旅游資源當中,轉化為城市的文化資源,這對于游客而言不僅有新鮮的感覺,更有文化的內涵。
(二)創意城市歷史名勝資源的整合
眾所周知,我國對名勝古跡的重視程度很高,所以很多名勝古跡不對外開放,比如我們熟知的敦煌壁畫,所以對于我國旅游業而言,要創意的結合名勝古跡資源,做到保護名勝古跡的同時呈現名勝古跡的特有美感。文旅創意有效闡釋了城市個性特色,城市的固化旅游景觀就是當地的特色地標,因此整合城市旅游資源,首先對城市旅游文化定位,根據當地旅游產業空間規劃布局,在文化創意資源豐富的旅游重點區域重點整合,并結合城鎮文化內容的提升,推進重塑旅游城市的主體特色。同時,在整合城市產業資源中,重點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因為一個城市的品牌能夠體現一個城市的內涵,是最具有傳播能力和號召力的文化載體。
二、傳統歷史文化融入文旅創意現狀
(一)資源優勢為發揮合力效益
歷史文化作為人們認識、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對城市的作用和價值匪淺。但是很多名勝古跡還沒有完全被開發利用,很多歷史古跡被閑置,導致很多資源被荒廢,同時很多名勝古跡雖然被開發利用,但是沒有有機的將所有資源整合發揮出合力效益。
(二)歷史文化資源內涵挖掘不夠
雖然當前很多歷史文化資源用到了文旅創意當中,但是歷史文化資源的整體內涵和淵源并沒有作以詳細的介紹,導致很多游客游玩之時只能夠單一的欣賞美景,對其內涵和文化的了解甚少。比如長城,去過長城的人也許會感受它的歷史厚重感,但對于其修建的時期、背景不太了解,究跟探底而言這是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缺失和不了解,所以在當前文旅創意中要結合名勝古跡的歷史文化背景向游客作以細致的闡釋或解釋。
三、傳統歷史文化在文旅創意中的價值
(一)藝術價值
眾所周知,傳統歷史文化中有我國藝術的集大成記載,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司母戊鼎”和“皇室編鐘”,這些都是藝術的代表,更是手工藝的集大成,所以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對文旅創意的藝術涵養提升大有裨益。當然結合實際存在的名勝古跡也是當今文旅創意常見的方式,比如,在湖北的黃鶴樓,人們走進黃鶴樓會走進唐代詩人崔顥的古詩《黃鶴樓》中,去感悟詩中“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無奈,去感悟“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意境,去深思“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鄉愁。
由此可見,傳統歷史文化對于文旅創意的藝術價值頗高,不僅可以讓人們在出行的途中欣賞美景,震撼心靈;同樣可以讓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思考文化,引起共鳴。
(二)現實價值
1.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旅游業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種體現,就今年五一節出行人次高達2.3億,這對于我國經濟的推動作用甚大。據不完全統計,四川五一節旅游創收320多億,位居全國第一,這和四川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著莫大的聯系。
為什么說文旅創意中結合傳統歷史文化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呢?就今年五一節就可以作以闡釋,今年五一節北京長城、陜西西安兵馬俑、杭州西湖、武漢黃鶴樓、重慶洪崖洞等地游客絡繹不絕,這對于當地經濟的推動價值匪淺,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豐富文旅創意的歷史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民族精神的激發與振奮,要從文化自信開始,而文化自信,不能光喊口號,要從具體的事情做起。所以在探索文旅創意發展上,需要將其納入具體的項目之中,讓人們在出行、游玩名勝古跡的過程中感受中華文化之博大、之精深。
四、傳統歷史文化融入文旅創意的路徑分析
(一)整合歷史文化元素,促進文化創意旅游園區發展
歷史文化是旅游業發展的靈魂,旅游業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整合歷史文化元素,以城市文化代表為重心,充分發揮挖掘提煉出城市歷史名勝古跡中的文化內海,全面透徹地展示城市名勝古跡的魅力,將人們以聞樂見、了解甚多的歷史文化作為人們走進歷史文化的途徑,將歷史文化有機地融合到文旅創意中。具體地方式有以下四種:第一,結合歷史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打造出富有特色文化記號地城市旅游文化景觀,讓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走進歷史文化,了解歷史文化;第二,加大城市旅游業招商力度,引入旅游業的龍頭代表企業,加快城市旅游文化企業的孵化,最大程度地將城市歷史文化資源進行融合,形成合力效益;第三,支持城市當地中小微型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形成城市旅游業的競爭優勢,促進旅游業在全城、全區良性發展;最后,將現有的文化創意旅游園區進行升級改造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街區或旅游文化結合體,比如重慶磁器口就形成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文化街區,大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有效整合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地方旅游業和時代接軌
1.VR技術在文旅創意上的應用
VR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科技館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用于文旅創意上更是可想而知。從所周知:VR技術是指的虛擬現實世界的技術,VR技術的基礎是通過計算機的功效創造出虛擬的環境和物體,人們在VR技術中所見到的有別于現實的環境或物體時,會產生有別于現實的感悟。這種技術應用于文旅創意之上,不僅僅可以讓游客感同身受(以往幻想不得知的環境和事物),更能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游玩的樂趣。比如在人們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展現“博物館建設的背景和方法”,通過VR技術的應用讓游客身臨其境的的感受,可以以自己為乘客的形式親身體現“博物館存在”的真實性,也能在VR技術之下看到、聽到、觸碰到博物館的姿態,博物館傳承發展的軌跡,以及周身環境的變化情況,這也是有別于多媒體技術的。而隨著現如今VR技術的不斷發展,從以往的3D到如今的4D,游客對于虛擬環境的真實性有了更為廣泛的認知。
2.搭建智慧旅游平臺,促進城市旅游發展
我國城市旅游資源豐富,比如我國南昌市,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正式認定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全國市屬各縣一次性被認定為“千年古縣”的僅為南昌一個市。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文旅創意中結合傳統歷史文化對于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不僅是一座城市、一個地方文化內涵的體現,更是一座城市、一個地方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核心競爭力連體現。但是很多名勝古跡作為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載體,也要采取合理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對外開放,簡而言之,對于歷史文化在文旅創意中的融合開發利用不僅要看到它的當下價值,更應當看到它的長遠價值,在文旅創意中不斷創新新的方式或者展示方式讓人們游玩的同時,保護好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因為這是我們國家重要的財富,更是世界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陳慧.激活歷史文化底蘊主力東湖文旅共進[J].百家論點,2018,(32):286,288.
[2]許恬.傳承歷史文化共促文旅發展——文旅創意論壇[J].中國科技產業,2020,(2):55-56.
[3]歷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與旅游品牌建設研究——以山東天上王城為個案[D].山東大學學報,2017-04-06.
(中國藝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