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減少綜合護理對耳鼻咽喉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耳鼻咽喉科手術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結果: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觀察兩組術后不同時間的疼痛值比較,結果實驗組術后不同時間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對耳鼻喉科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能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對護理服務的評價,使其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NHS;術后疼痛;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46
引言
術后疼痛是修復人體組織損傷的重要反應。在接受耳釷科手術的患者中,由于呼吸道不止一部分被手術,患者必須參與呼吸和吞咽等常規生理活動,因此往往會導致手術傷口刺激,持續疼痛,患者疼痛和輕微疼痛引起的。病人有不良情緒甚至極端行為,對治療后康復有不良影響,因此有必要耳鼻喉科手術患者止痛促康復的治療體會馬克。本研究選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耳鼻喉科手術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綜合護理在耳鼻喉科的應用價值。本文對耳鼻咽喉科術后疼痛患者進行了分析。
1? 數據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本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耳鼻喉科手術患者80例。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在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20~60(31.4)歲;研究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32.5)。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進行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如環境護理、導管靜默、體位靜默、飲食建議等。
實驗組接受綜合心理干預護理。由于對低健康知識的患者大多有很強的恐懼等心理狀態結束。所以術前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完成手術過程,詳細告知風險和相關預防措施,并解釋術后頻繁疼痛是正常現象,這樣就不會太擔心了,之后患者對術后疼痛的認識會提高,他們會有心理準備,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給予患者更多的安慰,有效緩解患者的消極心理。之后手術應以患者情緒變化為導向,根據患者的不同表現給予適當的指征,減輕病人的不良情緒,確保病人服從護理工作第二個積極開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疼痛原因和疼痛治療方法,并邀請患者家屬參與,在醫療工作中發揮有效的輔助作用。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在綜合護理措施中,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創造溫暖舒適的環境,站場干凈整潔以及患者的睡眠質量改進。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報告治療,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按照科學的方法規范操作,防止患者患病風險。
1.3觀察指標
24h、48h、72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的實際情況,對病人術后疼痛程度和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了廣泛分析。疼痛程度與指端疼痛評估及疼痛評分進行比較,疼痛標準為0-10度,0無疼痛,10重度疼痛,而數字1到9表示疼痛的程度。根據患者的實際感受,選擇合適的號碼,表示疼痛的程度。這個數字疼痛評估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以口腔形式呈現患者特定的工具用途。它廣泛應用于臨床,但不適用于智力低下或理解障礙的患者。這個比較兩組術后1D、3D、6D疼痛程度。
術后疼痛按病人數錯開,按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疼痛標準綜合評定術后疼痛程度。1-3分為輕微疼痛,主要表現為仰臥時無明顯疼痛,轉身或咳嗽時有輕微疼痛,但仍能耐受,而且睡眠質量沒有受到影響,所以應該對病人進行護理和心理護理,他們被要求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鎮痛藥(非阿片類藥物),包括吲哚美辛膠囊和塞來福。評分為4-6分為二級中度疼痛。病人躺著時感到疼痛,咳嗽或壓痛加重,難以忍受,睡眠嚴重紊亂,應使用止痛藥或弱阿片類藥物,包括可待因和曲馬多。病人應接受舒適的護理和心理護理。7-10分為重度疼痛3級。病人躺著一動不動時疼痛難忍,睡眠質量差,根據醫囑,病人需要止痛藥和強效阿片類藥物,包括奧克康定、嗎啡和芬太尼,病人需要安慰和心理護理。
1.4統計分析
本研究數據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不同時間疼痛點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耳鼻咽喉科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器官。在耳鼻咽喉外科手術過程中,由于手術過程中的損傷,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營養和呼吸功能紊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手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會影響患者的吞咽、呼吸和吸痰,生理過程中需要平滑肌,手術傷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導致疼痛頻發,在耳鼻喉科手術的恢復期,病人也會因術后疼痛而出現各種并發癥。這些不良反應延長了患者的康復時間,應采取科學完善的約束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復。綜合信息耳鼻喉科手術病人的護理,積極挖掘病人的負面情緒,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積極向病人介紹治療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病人的顧慮,保持良好的態度,在醫院的治療和護理下合作。根據綜合護理模式能在舒適的康復環境中有效緩解疼痛癥狀和疼痛管理這些是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對減少老年性癡呆有重要作用,術后疼痛和嚴重腹瀉。所以本研究旨在為耳鼻喉科手術病人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減少術后疼痛。
在綜合護理工作中,我們強調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上述兩種治療方法對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有積極作用。耳鼻喉科手術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大多數患者對疼痛一無所知。從臨床實踐中,大多數患者能有效地接受疼痛的指導,并愿意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臨床效果也非常顯著。此外,護理人員應注意評估病人的疼痛,提高對病人疼痛的認識,積極實施科學的護理措施,規范止痛藥的使用,減少病人的疼痛。
為減少耳鼻咽喉科手術病人術后疼痛,可采取綜合護理措施,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況,提高病人的疼痛感。其臨床價值值得肯定,應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孫書連,王昭迪,臧志敏,李占珍,安慶華,車福盈.預防性護理在耳鼻喉疾病患者術后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9,16(10):135-137.
[2]郜元坤,許鋒.術前老年耳鼻喉內窺鏡檢查不良情緒評分與耐痛閾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03):366-369.
[3]許平平,鄭巧珍,何林平.以學定教飲食健康教育方法在耳鼻喉疾病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健康研究,2018,38(06):69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