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香
摘要:我國已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科學技術的時代代表著進步,機器人教育成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特色,其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機器人教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一、機器人教育的發展
上世紀 70年代,中國學術界已經開始研究機器人教育的研究。未來科技社會需要更多技術型人才,國家將“人工智能初步”列為“信息技術課程”選修內容。機器人教育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增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憑借著其優點逐漸得到教育界的認可。國家教育信息化的大船載著機器人教育一路駛來。機器人教育在過去是以點帶面帶動其發展,學校、區域以競賽為核心開展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競賽對機器人教育的發展功不可沒。機器人教育是多種學科綜合的學科,有很強的拓展性,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如動手創造,觀察,想象,組織,實踐等。機器人教育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空間想象能力、知識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等等。這恰恰彌補了當前學生科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陷,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推動作用。機器人教育中所蘊含的精神更是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廣大學子,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創新,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業。有著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廣大學子,是創新創業源源不斷的力量。習總書記曾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刻不容緩,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切實營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體制機制和良好環境,加快形成我國發展新動源。高校應該以系統培養創新能力為起點,堅持創業由創新引領、就業由創業推動,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新常態要主動適應,推進素質教育刻不容緩,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是關鍵內容,創新人才培養要一套完整的機制來推動,完善條件和政策是強大的保護罩,促進學生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緊緊抱團,加快培養陣容強大、創新精神濃厚、勇于投身社會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創新創業教育為什么會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視?其有利于就業率的提高是一方面,其貼切國家更長遠發展的目標是核心原因。追其根源,國家與國家間的競爭是教育與科技的競爭。
三、將機器人教育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結合
學生的突破與發散精神的培養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育的本意,要打破傳統學科教育乃至思維模式的牢籠。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指出創造力的體現是創新,標新立異、批判性思考、注重能力培養而不是知識灌輸是培養創新創業能力需要提倡的。創造性思維的生存,創造精神的發芽,創造性能力的發展,需要自由,容忍的環境。
機器人教育滿足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要求。知識傳授式與模仿式的模式是傳統教育的道路,被動狀態把學生困住。而機器人教育卻與之不同,機器人教育大致要經過3個過程:建構、編程、控制。學習者變成了核心,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可以成立一個項目,答案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對象可以模仿,教師引導學生課程項目的完成是靠探索自主,分析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實踐的能力緊密結合,學生學習興趣會增強,學習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經調查分析,學生在經過機器人教育后,動手能力、創造性和想象力都會有所發展,個性也有變化,學會了耐心和堅持,學習目有標,對自己的發展有了規劃。未來競爭需要這些能力,這是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精神。
四、面臨的問題
機器人教育以強勢進入人們視線。“玩中學,做中學”的學習觀念,更是學生學習理想化的貼合,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力和動手力等有重要影響。但這從歐美引進而來的機器人教育,在中國沖擊很大,也面臨一系列問題。不成熟的發展。課程設置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各行各業參差不齊,在市場方面有些混亂。和從前很多新興領域一樣,興起機器人教育后,眾多創業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涌入。這些人以前可能是機器人老師,行業菜鳥……而今,這些人依存于這個行業。將學科知識融入到課程中的機器人教育并不太認同。課程底蘊不足是一方面,這樣會在應試教育的圈子里繞不出去又是一方面。家長的功利性需求固然通過這一課程滿足了,但為以后更深遠的發展的目標僅通過如此難以實現。
學校已通過不同方法開展創新創業培養,不同的學生層次,不同的學生參與度與滿意度,總體不太高的滿意度。這些暗示著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持續發展的反思。“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是許多人創新創業的持有的觀點。創新創業教育標準和模范式與“新”相違背。市場調查表明,有些顛覆式創新在后期成長空間很大。傳統市場很少會重視這些具有革命性的創新或創業。
五、解決方法。
不同素質的老師來勝任不同課程。經驗豐富的機器人老師來擔任基礎課程概念的普及,創新能力較強的年輕人來負責項目式課程。老師思維活躍是項目式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因素。創造力強想像力豐富的年輕人對先進的理念更容易接受。最重要的是領悟參加機器人教育中的精神,通過這些精神為以后的創新創業打好基礎。要明白創新創業教育最注重的是精神教育而不是簡單的知識教育。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抵抗來自外界的各類阻撓,一心一意對待自己的工作;要善于利用科技與教育相結合,通過科技武裝,保證不落后;結出成果的重要保障包容自由和非急功近利的心。創新創業教育不能簡單的認為是一門課程,分散到活動和多種課程間,融合于學校的育人體系之中;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上再建立創新創業教育,要把更大的空間給創新創業教育較傳統課程教育,把“自由、寬松和容忍”給予學生,找到對創新創業教育有熱情的人,給予他們幫助,助力他們一路走下去,為創新創業培養鋪好道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要通過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等方法,通過創辦“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拓寬創業素質,有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要給予鼓勵,成為學生實現創業夢想堅實后盾,讓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在科技爆炸的當今社會,有些事物的更新速度勢不可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人才競爭是其本質。如果我們不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孫中山先生的至理名言“落后就要挨打”將會是命運的映照。要充分利用教育方法的改變,教育的改革,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將代表著科技進步的產物機器人教育與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相結合,正所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努力做新時代的先鋒。
參考文獻:
[1]史陳新.李錚《通用機器人教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2]科技創新導報, 2007。
[3]李春華 , 崔世鋼 , 鄭桐 , 郝立果 . 《發展機器人教育 培養 綜合型創新人才的研究與實踐》.《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 第 15卷第 4期 2005年 12月 。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