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健 李虎虎 莊棋軍
摘要:目的 了解新浜鎮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17-2019年的健康狀況,為今后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及防治提供數據參考。方法 對2017-2019年14407名參與規定項目體檢的老年人進行數據采集,并進行整理分析。結果 在參加體檢的14407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其中男性占45.89%(6612/14407),女性占54.11%(7795/14407)。檢出的主要健康問題:B超異常的檢出率最高(72.29%),心電圖異常(62.36%),血壓偏高(46.57%),超重與肥胖(45.14%),血脂偏高(44.34%)等。 結論 我們在老年人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完全落實到位的基礎上,以老年人體檢數據為依據,針對性的做出工作的調整。
關鍵詞:老年人;體檢;高血壓;高血脂
【中圖分類號】R8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1-188-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成為最大的民生問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為重要的關注點,維護老年人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1]。通過對新浜鎮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體檢結果分析,旨在為社區醫療提供科學依據,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2019年新浜鎮參加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體檢者14413人。其中男性占45.89%(6612/14407),女性占54.11%(7795/14407)。
1.2 體檢項目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體檢項目要求,收集老年人血壓、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尿酸、尿常規、心電圖、B 超、身高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血糖體檢資料,根據其資料進行健康狀況分析。
1.3 判斷標準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參考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標準診斷,即收縮壓≥ 140mm Hg和/或舒張壓≥ 90mm Hg,診斷為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的標準:空腹血糖≥ 7.0mmol/L;血脂異常的診斷標準依據《中國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 年版):TC ≥ 5.18mmol/L,和(或)TG ≥ 1.70mmo/L,診斷為血脂異常。
2結果
2.1人口學特征
2017-2019年新浜鎮參加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體檢者14413人。其中男性占45.89%(6612/14407),女性占54.11%(7795/14407)。
2.2體檢總體狀況
2017-2019年參加體檢的14407例老年人檢出的主要健康問題:B超異常的檢出率最高(72.29%),心電圖異常(62.36%),血壓偏高(46.57%),超重與肥胖(45.14%),血脂偏高(44.34%)。如表1所示。
3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逐漸引起社會及國家的關注,衛生事業的發展給疾病的檢查帶來便利[2]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非傳染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首要死因,占年度死亡總人數的63%。非傳染性疾病每年使3600多萬人失去生命。80%的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非傳染性疾病的4個主要類型為:心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糖尿病。
本次老年人體檢結果顯示,參加農民體檢的14407例老年人檢出的主要健康問題:B超異常的檢出率最高(72.29%),心電圖異常(62.36%),血壓偏高(46.57%),超重與肥胖(45.14%),血脂偏高(44.34%)。 B超、心電圖、血壓的改變已分別位列前三位。王宏榮[1]等人的研究中,也顯示B超、心電圖、血壓的改變在體檢結果中位于前列。血壓異常檢出情況較鄭名烺[3]等人的研究有一定升高。超重人群、肥胖人群、高血壓患者、血糖值高者、血脂異常者發生脂肪肝的危險比正常者概率高[5],可見B超異常者位居首位可能也與血壓和血脂異常者較多關系。另外結果顯示,已有54.10%的老年人出現血脂異常,而且老年女性血脂異常現象更加突出,這可能與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失去對冠狀動脈的保護作用,削弱了雌激素調節脂蛋白代謝,降低總膽固醇、總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有關[6]。然而,高血壓與高血脂又互為因果,相互影響[7]。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大部分農民已經脫離了完全的農業勞動。研究表明,高血壓的流行與經濟文化的發展成正相關,即經濟文化水平越發達,人均血壓水平越高。也有研究顯示,血脂、脂肪肝也會引起缺血性心電圖改變[5]。肥胖或超重、高血壓、高血糖以及血脂代謝紊亂是老年人的常患疾病,具有長期性、多發性和潛在性,幾者之間關系常呈個體聚集性,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同時為社會也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8]。
因此,我們在老年人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完全落實到位的基礎上,以老年人體檢數據為依據,針對性的做出工作的調整。對于體檢發現一些指標異常的老年人,分析其高危因素,及時進篩查或復查,以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好一二級預防工作。其次要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鼓勵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適當運動。對于已診斷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由家庭醫生團隊做好慢性病的健康檔案,定期隨訪,加強自我管理,開展免費測血糖、血壓活動、督促服藥,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病情不穩定家庭醫生不能處理時幫其及時聯系轉診至上級醫院。總之,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我們社區醫生來守護,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好他們健康的守門人!
參考文獻
[1] 王宏榮,時恒,朱志剛.青島市某區2018年老年人體檢分析[ J].中國保健營養2019,11,29(33):309
[2] 頊志敏,許海燕,陸宗良. 簡讀2007 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臨床要點[ J]. 中國全科醫學:醫生讀者版,2009,26(10):9 -10.
[3]鄭名烺,李巧,張勇,等. 深圳市福田區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狀況與衛生服務需求分析[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8,35(1):87 -90. DOI:10. 3969/ j. issn. 1673 -5625. 2018. 01. 026.
[4] 許嘉,艾麗艷,羅鳳基,等.北京市某區衛生防疫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險因素分析[J]. 首都公共衛生,2012,6(1):6-10
[5] 馬東秀.血脂、脂肪肝與心電圖的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58
[6] 符浩,華琦.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現況[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7,12(5):391-393
[7] 張彬,李中華,劉玉英,等.高血壓與高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7(4A):101
[8]息裴琪,田鳳石.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報告結果分析與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的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7):1073-1074.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