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杰
本文通過對體育教學理念創新、體育課程模式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創新三個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簡單的分析探討,可以為初中體育教學的思路及方法創新提供適當的借鑒參考意義。
由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更是存在學校和家長沒有正確的看待體育課程,體育教師應該從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1 體育教學理念創新
體育課堂是體育老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的重要場所,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的基本技能進行掌握,運用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健康水平進行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新的教學模式,講究的是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得到全面的吸收,消化,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關鍵的就是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創新。那么在體育教學模式上就應該實現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親身的體會和享受運動的過程。
2 體育課程模式創新
在體育教學中還可以用一些體育比賽的教學模式。用體育比賽的競技精神來鼓勵學生在比賽中加強自己的比賽戰術和技能的學習。可以幫助同學們在體育比賽中。對于戰術的學習,從而達到對自己學習能力的提高,在他們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同學們注重自己身體能力的發育,了解自己在體育技能當中的不足,需要彌補哪些缺點,可以求助老師來進行指導,幫助自己的競技能力的提高。在這樣一個完成挑戰式的教學環境中進一步培養自己的興趣和自身的素質。新改革環境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區別就是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身份有一個確立。進而再融入到自己的角色身份中去,建立運動的理念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在做出相應的動作。
無論是在是哪門課的學習過程中,都要從理解概念入手,慢慢的融入到核心內容中。新的時代背景,讓體育教學有了更多的任務。為了構建一個創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就需要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融合。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造,不再讓學生被動的去學習,而是采用情景式學習法。讓同學們更加喜歡這種學習方式,把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主動的去培養體育精神。再結合現代體育改革的思路,運用新的體育教學方法,把這些都融匯到體育教學中。只有借鑒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夠使體育教學模式的內容更加的豐富,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教學結構更加新穎,教學功能更加有效。
3 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教學方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對知識有一個認知對策略的整合。在獲得這些策略后就要依據個人的信念去靈活的應用去解決社會問題。學習活動的設計是為了更加清晰地讓學生完成教學設計中,而考慮這種可能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了設計過程中的策略是否被合理利用。另外,即使這些策略被很好地表達出來,是否能讓這些意識存在于長久的、真實的環境之中?
初中體育課程倡導是以學生為主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是初中體育教師擺脫原有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都是先從最基礎的技能水平開始教起。對于一些初學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然后再試圖將局部的技能進行融合,最后應用于比較復雜的目標中,這個方法看似非常有利于初學者的學習順序。但是學生在練習中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從而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重新梳理對技能的認知是可以真正改變傳統的不合理的教學順序采取全新的教學技術方法。首先就要解決認知這個最基礎的問題,從全局的需要出發,得到整體的概念。比如,在投擲實心球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策略是,讓學生了解到整個任務的一個大總體概念,建立制度,讓學生有一個對全局的認知。在短時間內先會練習記住整套動作,知道前后動作的結構,不一定要求動作完成的多么規范正確,先讓學生先成為一個實心球練習者,而不是學習者。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去指導沒學過實心球投擲的人學習成實心球投擲,即使技能水平不高也沒關系,隨著教師指導學生的技術水平的提高,教師本身的技能也可以隨之提升,這樣能夠對學生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教師也必須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先要掌握整體的體育動作要領,來幫助學生提高他們學習技能。如果學生對于體育動作沒有一個完整和連續的認知。這樣的一味的學習,也只是會使學生對整個技術動作沒有清晰的概念,不能夠完全深入地投入對動作的練習。
結束語:現階段采取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建立起學習的動作目標,對每個階段的動作進行整合,最后匯總在一起,達到對動作的深刻理解和完成,教師指導學生把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延伸到校外、延伸到家庭或者社會。把大家學習到的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幫助我們的生活實現多元化,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