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
1 新時代中國體教融合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困境
1.1 體教融合較難
體教融合的一個較大的困境就是體育與教育兩個部門的價值觀不同,體育部門更加注重培養后備人才的過程,而教育部門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在體育部門的培養途徑中,教育部門的話語權較少。另外,在體教融合的歷程中,成功的經驗較少,能夠進行借鑒的也較少,體教融合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把體育與教育兩個部門進行融合,還涉及到理念問題,要想進行一個較好的融合,首先就是要樹立一個全新的理念來指導融合,不斷的發現體教融合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優勢。
1.2 資源匱乏
體教融合是體育與教育兩個部門的融合,所以,要想做好體教融合,就需要兩個部門進行積極的配合,需要兩個部門樹立同一個目標,但是對于教育部門來說,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培養后備人才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資源配置等,但是一些學校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甚至有的學校不愿意進行后備人才的培養,這就導致體教融合的實際操作比較困難。
1.3 學訓矛盾,人才流動
在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中的一個較大的難題就是學訓矛盾,運動員的學習與訓練時在相同的時間進行的,這樣就會造成學習、訓練之間的時間沖突,這一沖突是比較難解決的,所以,學訓矛盾是體教融合的一個大難題。在我國的后備人才培養中表現出來的一個矛盾是運動員向往的“美好生活”和人才培養制度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體育與教育兩個部門都難以單獨的實現運動員的美好就業生活,但是中國目前的人才流動是趨于理性化的,很多能力較強的運動員都繼續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但是在學校中,學校的理念、水平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導致很多有能力的運動員無法進入更高的級別進行學習。
2 體教融合背景下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途徑
2.1 從小進行理想和信念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一個人堅持一件事的內心動力,小學生正處于可塑期,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教育,可以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不要過分的縱容、嬌慣孩子,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給孩子樹立一些小目標,讓孩子可以為了目標堅持下去,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理想,可以提高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意志力,讓他們知道理想是可以實現的。
2.2 提高道德教育
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的前提就是一個良好的道德水平,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也是學生進行訓練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教練員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例如,根據訓練的時間安排可以鍛煉學生身體極限的內容;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時候進行戶外的訓練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訓練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學生的安全。
2.3 思想融合
體育部門要深刻的意識到教育部門的重要性,因為體育是離不開教育的,沒有教育的體育是發展不起來的,要把學生的體育、教育、品德結合在一起;要充分的認識到競技體育的重要地位,把競技體育放入教育中,在學校體育的各個環節中融入競技體育;要充分的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減少對體育的偏見,要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2.4 加快融合創新模式
學校的體育部門要積極的為學校的體育進行服務,充分的挖掘、利用好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教育部門進行配合來培養專業的體育教師、教練員等,通過開設體育課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提高學校體育的質量,為學生的體育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支持;運動員文化教育的落后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體育部門要與教育部門進行緊密的結合,強調運動學的學生屬性,要幫助運動員文化的學習,還要幫助運動員體育的學習和道德的學習,保證運動員體育與文化的共同發展;根據現實情況可以把社會上的體育俱樂部與學校進行聯合,制定俱樂部進入學校的標準,幫助學生拓展運動陣地。
3 小結
建設體教互通的人才選拔機制。體教互通需要兩個方面的相互配合,一是政府需要放開運動項目運營、管理的權限,保證運動的開放,二是體育與教育兩個系統的訓練策略、考核策略需要進行改進。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各有其優點,要充分的發揮兩個部分的優點為運動員的培訓提供便利,把體育與文化的學習有效的結合起來,另外,體育部門也可以成立興趣班,吸引有興趣的學生來參加,并選取有天賦的學生進行培養。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