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鈺
當前我國銀行業發展勢頭良好,銀行管理能力隨之提升,受益于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我國銀行優化配置發展資源,推動我國銀行業穩健發展。在“互聯網+”新常態下,銀行業將與信息系統深度融合,朝著數字化方向轉型,拓寬我國銀行業發展途徑,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決策,以期提高銀行業發展能力。
金融市場處于動態變化進程中,為持續優化銀行業發展體系提供了依托,賦予我國銀行業發展靈動性、科學性、實時性,達到了防范產業發展風險的目的。然而,當前在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發展過程中,卻存在影響其與“互聯網+”融合的因素。基于此,為提高銀行業發展質量,需要深入分析我國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實況及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實況
1.科學技術沖擊銀行業傳統格局。在銀行業市場化發展過程中,銀行數量不斷增多,行業競爭隨之加劇,加之國家政策、利率市場化等因素影響,銀行業收益差距較大、存貸差減少、增速下行且競爭日益激烈,為“互聯網+”銀行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2011—2015年間我國銀行業與網絡的融合深度不斷提升,互聯網金融產業成為銀行業的一部分,并在網絡系統完善、IT技術發展、國民收入增加背景下迅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產業打破傳統銀行業發展格局,銀行業產品不斷革新,“互聯網+”銀行業創新發展沖擊傳統業務格局,科學技術撬動銀行業基礎,引領銀行業朝著數字化方向轉型發展。
2.數字化轉型刺激客戶產生新需求。當前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極大影響,在為人們提供便利服務同時,人們對網絡的更高需求推動其發展與創新,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亦是如此,根據銀行業客戶新需求催生數字化服務新產品,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高互聯。以網絡為依托,銀行業與客戶可實時互動,隨時跟進服務情況,在線尋求服務意見,為打造個性化銀行業服務計劃提供依據;二是高反饋。基于銀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如何提升服務水準,提高客戶滿意度及粘合性,成為銀行業需要解決問題之一,為此通過網絡吸取客戶意見,保障服務流暢、高效,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以此為由調整服務方向及方法,縮短服務響應周期,提升銀行業服務靈動性;三是高互動。當前客戶對銀行業服務要求越來越多,服務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為豐富其業務種類,創新金融產品提供依據,為此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顯現出高互動特性,在科學技術加持下可實現多屏互動、高端設計目標,滿足客戶新時代服務需求;四是高自主。客戶意識對銀行業的發展影響越來越大,體現在自主參與、自主選擇、自主評價等層面,客戶口碑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刺激客戶產生新需求,推動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
3.銀行業產品及服務差異化明顯。為搶占“互聯網+”銀行業發展先機,獲取更高經濟收益,推動銀行業良性發展,在保障基礎服務及產品質量同時,銀行業借助網絡及IT技術加大市場細分力度,旨在開發更多富有差異化的產品,突出產品個性化、人性化、市場化,使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定位更加科學,為提高網絡市場競爭力奠定基礎。例如,云閃付、支付寶等重點提供支付服務,郵政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主要提供銀行基礎性業務服務,東方財富、同花順手機炒股等主要提供股票服務,京東金融、工銀融e聯等重點提供投資理財產品及服務,為吸引更多客戶,提高銀行業競爭實力奠定基礎。
4.銀行業體系日益完善。在“互聯網+”銀行業發展新常態下,如何應用網絡資源,拓寬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途徑,成為該行業關注要點問題,為此銀行業體系隨之完善,銀行業數字化發展日趨成熟,相關產品及服務不斷增多,在累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同時推動該行業穩健發展。
二、我國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決策
當前澳大利亞為應對“互聯網+”銀行業發展沖擊建立創新實驗室,針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風險進行評估,以商業化創新、客戶主導創新為依托,分析數字化金融信息,整合數字化轉型數據,為探析投資理財、支付業務、移動金融等領域融合創新出路奠定基礎。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通過合作制定金融科技初創融合計劃,為優化配置兩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資源,提供知識及專業技能等服務提供依據,使金融產品隨之豐富,銀行業發展更具活力。“花旗創投”將數字化銀行創新理念帶到世界各地,為新技術、新理念、新業務與母公司的融合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數字化銀行業轉型發展相對滯后,轉型阻力較大,為此需在發展互聯網產業同時,思考我國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決策,旨在推動銀行業穩健發展。
1.構建合作生態,助力技術融合創新發展。在經濟建設與發展新常態下,各行各業的融合日益緊密,傳統金融產業發展架構被打破,多渠道構建合作生態,尋求技術融合創新發展機遇,成為我國銀行數字化轉型必由之路。例如,京東與工商銀行簽署業務合作發展協議,建立融合創新發展框架,在消費金融、金融科技、資產管理、信貸服務等領域尋求深度合作發展機遇,為建立共贏互利發展關系奠定基礎。騰訊與中國銀行建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孵化金融科技,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拓寬銀行業數字化融合發展途徑,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構建金融技術服務平臺,制定數據挖掘計劃,洞悉客戶消費導向,確保雙方深度融合。螞蟻金服、建設銀行制定合作協議,以網絡為依托,在電子支付、線上信貸業務等領域進行合作。百度與農業銀行共建聯合實驗室,針對信用體系、營銷方略、智能客服、智能投顧等科技領域進行深度研究,助力科技融合創新發展,在合作生態體系加持下實現我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目標。
2.拓寬客戶渠道,重視雙線發展。我國銀行業需秉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理念,持續加大網絡銀行發展力度,拓寬客戶渠道,吸納更多客戶享受網絡銀行服務,為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奠定基礎,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建立線下網點,增強客戶服務體驗,為客戶選擇銀行服務及產品奠定基礎;二是建立線上網點,以網絡為載體建立若干智能商店,為客戶自主選擇產品及服務提供便利,同時可在線排隊,組織客戶開展視頻會議針對部分產品及服務進行講解,達到吸引更多客戶的目的;三是建立直銷銀行,以虛擬網點為依托加大客戶與銀行交流互動力度,持續開發數字化銀行業務,在緩解線下銀行服務壓力同時滿足客戶不同時間、空間、地點接受銀行咨詢服務切實需求,提高客戶服務體驗滿意度,在雙線發展進程中營建穩定、和諧、高效轉型氛圍,實現“互聯網+”與銀行業融合創新發展目標。
3.關注成本,挖掘技術融合發展潛力。獲取更高利潤是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核心,為此需以精準融合、科學發展、深度轉型為基礎,以降低成本,挖掘技術融合發展潛力為先導,在技術加持下降低客戶成本、推廣成本及運營成本,使銀行業得以良性發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利用大數據技術降低運營成本。銀行業轉型對客戶、競爭對手、市場、國家政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有一定要求,傳統銀行業單憑人力搜集整合相關信息,無法保障信息數據全面、科學、實時,容易錯失市場發展先機,影響銀行業創新發展,為此在數字化轉型新常態下,銀行業應利用大數據技術多渠道整合、存儲、挖掘、利用數據資源,掌握客戶需求、市場導向、國家政策、競爭局勢,為銀行業作出科學可行數字化深度轉型決定提供依據,繼而在規避自身運營風險同時,降低銀行運營成本;二是利用計算機技術降低管理成本。銀行業各個部門可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電子檔案,與其他部門在線溝通,應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客戶服務機制,創設數字化服務工具,在過濾客戶需求同時面向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推送銀行業信息及產品、服務類目,助力銀行業削減人工服務成本,提高其管理質量;三是建立線上、線下雙線服務機制,拓寬客戶服務渠道,吸納更多客戶接受銀行業提供的服務,與科技企業深度融合,豐富數字化轉型模式,為銀行提供更多線上服務奠定基礎,提高客戶滿意度,繼而使數字化銀行獲得更多客戶的認可,降低客戶成本,同時可借助網絡加大數字化銀行業宣傳力度,降低其推廣成本。
4.提高產品及服務價值,打造層級化轉型發展體系。當前市場細分、服務細化是推動數字化銀行業轉型發展必由之路,只有銀行業找到自身在“互聯網+”領域內的立足點,才能優化配置轉型資源,實現深度轉型發展目標,抓住行業發展先機,打造層級化轉型發展體系,在獲取更多利潤同時,提升銀行業競爭能力,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構建智能服務體系,根據客戶需求打造服務計劃,推送富有不同價值的服務及產品,使客戶可以享受性價比最優銀行服務;二是利用移動終端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及服務價值,使數字化銀行業轉型目標落到實處;三是通過互動交流提升客戶體驗滿意度,根據客戶需求打造針對性服務方案,豐富銀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途徑,打造層級化發展體系,如針對部分產品及服務利用移動直播形式進行宣傳講解,在線教授客戶操作方式,以圖文并茂形式推廣產品及服務,助力銀行業搶占市場發展先機,打造綜合性業務交互平臺,發揮其數字化轉型優勢。
綜上所述,為提高我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質量,豐富銀行業數字化產品及服務類目,吸引更多客戶,獲取更高經濟收益,我國需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互聯網+”銀行業發展成功經驗前提下構建合作生態,助力技術融合創新發展,拓寬客戶渠道,重視雙線發展,關注成本,挖掘技術融合發展潛力,提高產品及服務價值,打造層級化轉型發展體系,繼而推動我國銀行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