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德中,1970年生,山東汶上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評價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價專家委員會主任助理,主要從事發展哲學研究。出版《當代中國發展合理性研究》等專著,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評價報告2015》、參與第四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的撰寫。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劉德中研究員的著作——《讀懂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自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教研部主任韓慶祥教授,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家、曾任蘇州大學正校級調研員的任平教授給該書作序,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潘信林副教授給該書寫了書評。經劉德中副研究員及三位專家同意,江西人民出版社將這三篇文章集中刊發,以饗讀者。
內容簡介
《讀懂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自覺》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本書集中反映了作者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成果,力圖深入解讀新思想的理論基石,努力實現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的統一;在研究方法上,體現了辯證思維與問題意識的結合。有助于幫助人們領會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自信”,牢固確立“四個意識”,從而自覺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可以充當大眾學懂弄通、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很好的輔導讀本。
序一
理論創新與理論力量
文/韓慶祥
韓慶祥,男,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一級教授,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主講專家。1989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教研部主任。學術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人學、政治哲學和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基本思路。主要著作有《面向“中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力本位》《發展與代價》《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基本思路的哲學梳理》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百篇論文,25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近兩年,劉德中同志是在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引人關注的年輕學者。我樂意為他的與我同名的著作《讀懂新時代》作序。這是他“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主題出版增補項目立項的成果。
20多年前,我給劉德中同志的博士論文寫過評審意見,還記得他給我送論文的情景。時間倏忽而過,他從青蔥少年成了已生華發的中年人。去年,他研究發展合理性問題的成果剛出版,該成果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因為從科學發展觀到新發展理念,實質就是關于發展的合理性問題。
這兩年,劉德中同志研究的問題大多也是我關注的問題。我們的觀點或有所不同,但他的努力及其成果應受到關注。印象中,他寫東西既快又有新意,常常是習近平總書記剛發表重要講話,第二天就能在網上看到他的解讀。他在幾家網站都有專欄。理論宣傳和傳播要搭上網絡時代的快車,需要這樣的快手。從網文到論文到專著,他往往能發表一些獨到見解。他的文章不是跟風、吹拍,而是能看到新意的,這是需要理論勇氣的。在黨的十九大前,他在內部研究報告中探討過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問題。他當時提出的主張是“日益增長的物質財富與較大的分配差距之間的矛盾”。劉德中同志是比較有個性的,他的文章同樣是有鮮明個性和棱角的。
劉德中同志這本書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政治價值表現在有助于幫助人們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從而自覺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在深入研究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基礎上,本書提煉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六大核心理念,即發展、改革、法治、外交、治黨、強軍的理念,認為它們是新思想的基本組成部分和核心內涵。本書在堅持新思想共性的前提下,對這些理念展開了富有個性的學術探討,顯示了青年學者的銳氣。
學術價值表現在努力把握理論創新的內在邏輯,努力把研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他的研究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力圖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石。他是用邏輯講道理的,并努力實現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的統一。在研究方法上,本書體現了辯證思維與問題意識的結合。作者不回避現實提出的理論問題,敏銳把握新的理論生長點并進行大膽探索,表現了理論勇氣與擔當意識。學術與政治應該相互促進,理論與現實應該密切互動。這就要求學者必須發時代之先聲,讓理論的預見功能充分表現出來。引領時代,要求學者在頭腦中必須對以后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劉德中同志認為,新思想的標志性特點是重視理念,這是一種具有學術色彩的解讀,可以說一定意義上抓住了新思想的本質特征。對于新思想的深入研究來說,這是一個新的學術進路。此外,他認為自我革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鍵點之一,這是有學術見地的。在新時代的時間節點上,他的觀點也旗幟鮮明。比如他認為,開啟不等于進入,新時代無疑應該從黨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算起。新事物的誕生必須有第一聲啼哭和出生證。十八大以后的這5年就是新時代的孕育過程,十八大只是開始創造新時代的條件,不能說十八大開始了新時代。在社會主要矛盾沒有改變、核心沒有確立之前,新時代新在何處?雖然我不完全同意他這一觀點,但他提出的觀點值得討論。他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有共治共享”的概括,也值得思考。他把生態理念擴展為師法自然理念,也具有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實踐價值在于本書可以作為大眾學懂弄通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輔導讀本,從而有助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本書基本上做到了免于流俗又雅俗共賞,深入淺出又共鳴眾多,專業讀者能夠領略其理論水平,普通讀者會感到引人入勝。要言之,本書不是夸夸其談、空洞無物的書。作者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把握總體上應該是準確的,可以幫助大家真正學懂弄通。
多年前,劉德中同志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編輯,他編輯了不少好文章。作為編輯,在理論研究上確實需要作出犧牲和奉獻。當今,他做了十年編輯能迅速轉型,說明他沒有放棄專業。從為他人做嫁衣裳到自主進行理論研究的情況來看,他對理論創新是具有熱情的,他是注重理論力量的。理論力量只能用理論力量來摧毀。對具有“病毒”的錯誤的理論,只能用我們自己正確的理論來摧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這是一個我國發展起來以后使大國成為強國的時代,強國時代需要強國理論,構建強國理論需要把握強國邏輯。這一強國理論是摧毀錯誤思潮的強有力的理論力量。本書作者在這一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作出了一定貢獻。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需要百花齊放,需要人才輩出,需要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成果。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在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程中成長、成才。江西人民出版社自覺為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供平臺,值得稱贊。
序二
讀懂新思想 ?奮進新時代
文/任平
任平,男,1956年10月生,江蘇省高郵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家,曾任蘇州大學正校級調研員。研究方向為發展哲學、政治哲學和出場學,主要著作有《廣義認識論原理》《交往實踐與主體際》《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走向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交往實踐的哲學》等,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0余篇。
黨的十九大以來,讀懂新思想,奮進新時代,成為全國上下的主要任務。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者劉德中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理論擔當精神,他敏銳地抓住這一主題,以自己的理論視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深入而富有創新意蘊的解讀,寫了《讀懂新時代》,將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囑我寫一篇序言,我感佩其青年學者的理論銳氣,謹忝涂為序。
讀懂弄通新思想,是讀懂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的需要。其中關鍵是要深度理解新思想與新時代的關系。馬克思說過:任何真正的哲學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文明活的靈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經歷了站起來、富起來之后,正在奮進于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一目標的能力,但是也前所未有地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有新思想、新理論加以科學解答,指導強國實踐。新思想正是這一新時代的理論自覺,因而也成為實踐的科學指引。因此,讀懂新思想,就是要結合讀懂新時代問題和需要,展現思想和時代之間的張力結構,把新思想真正看作是一個解答新時代問題的“問答邏輯”和奮進新時代的“行動指南”,我們才能進入新思想的場域,也才能理解新思想出場的歷史真諦,才能讀懂新思想。正是在這一場域中,我們看到本書作者忙碌的身影和思考劃過的軌跡。作者總是依傍新時代問題解答來深思新思想,同時反過來不斷用新思想、新理念去擊中新時代的偉大現實。黑格爾說過:現實之所以是現實,在于它是包含著本質向度的存在,因而在展開過程中表現為必然性。一個偉大時代的思想力量在于它不僅要擊中現實,更要在深層的本質向度上穿透現實,在歷史和實踐的意義上把握現實。本書富有個性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幫助讀者去深入新思想出場的時代場域,站在新時代中國大地上,以讀者眼光來理解新思想與新時代相互映照的宏大空間,因而達成讀懂弄通新思想的目的。
新時代的問題譜系性決定了解答問題的新思想在理論上的系統性和理念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問題在于:作為讀者,如何在一個覆蓋全部時代的宏大思想敘事中把握其思想的真諦呢?本書作者認為,新思想的體系是有縱深的,首先必須抓住新思想的理論基石。其中理念居于核心地位,戰略和策略則是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展開。其次,在理念系列中,各個理念又不是地位均等的,發展、改革、法治、外交、治黨、強軍六大核心理念居于最關鍵的地位,而文化、生態則又是低一級層次的理念。復次,作者對于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都有其創新見解。本書不回避現實提出的新理論,敏銳把握新的理論生長點,大膽探索,表現了理論勇氣與擔當意識。上述解讀獨辟蹊徑,具有作者鮮明的個性,也許讀者對上述見解未必都能完全同意,但是不能不為其所體現的青年學者的銳氣和“以學術講政治”的積極探索精神而由衷感嘆,也為其具有濃郁的學術色彩和代表性的觀點而點贊。
寫一本好書不僅要思想精到,也要雅俗共賞。本書不僅抓住了新思想的關鍵點,同時也抓住了讀者讀懂弄通新思想的興趣點和切入點,其研究對于學懂弄通十九大精神很有幫助。這部書基本上做到了免于流俗又雅俗共賞,深入淺出又共鳴眾多,專業讀者能夠看到理論水平,普通讀者也會感到引人入勝。
愿此書成為廣大讀者讀懂新思想的良伴。
書評
以堅定的理論自覺
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
文/潘信林
潘信林,男,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劉德中同志的著作《讀懂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自覺》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看到書的封面依然是哲學家喜愛的藍色,和他的《當代中國發展合理性研究》一樣的顏色,一樣的藍,這部著作也體現了他一樣的堅持,一樣的堅守,一樣的自覺。正如書名所昭示的,這是一種理論自覺,以堅定的理論自覺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是德中在學習、實踐、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一以貫之的堅持和追求。
德中是國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領域的專家,青年翹楚,才華橫溢。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和宣傳,做了大量的工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敏銳的意識、理性的思考、鮮活的文風深受大家的喜愛。更難能可貴的是,德中不僅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把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自己的學術科研、工作實際、人生立命結合起來,做到真學、真懂、真用,更始終站在大時代的前沿以理論研究工作者的自覺,清醒而堅定地引領大家讀懂新時代、擁抱新時代、奮斗新時代!《讀懂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自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主題出版增補項目)一書的出版即是一個極好的證明。
以堅定的理論自覺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首先要讀懂新時代。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讀懂新時代的前提。有些人想繞過這一前提,結果自然徒勞無功。該書從“新時代經濟發展思想、新時代黨建思想、新時代文化思想、新時代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理念、新時代強軍思想”五個方面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行動指南”,并提出“新思想的標志性特點是重視理念”,“自我革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鍵點之一”,“發展、改革、法治、外交、治黨、強軍”六大核心理念是新思想的基本組成部分和核心內涵,用“共有共治共享”來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系列極具學術見地的觀點和思考,有助于讀者真正深入學懂新思想,領悟新時代。
以堅定的理論自覺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關鍵要擁抱新時代。擁抱新時代的前提是投身新時代,把新思想真正看作是一個解答新時代問題的“問答邏輯”和奮進新時代的“行動指南”。在書中,我們看到作者在時代中忙碌的身影和思考的軌跡。正如任平老師的評價,“作者總是依傍新時代問題解答來深思新思想,同時反過來不斷用新思想、新理念去擊中新時代的偉大現實。黑格爾說過:現實之所以是現實,在于它是包含著本質向度的存在,因而在展開過程中表現為必然性。一個偉大時代的思想力量在于它不僅要擊中現實,更要在深層的本質向度上穿透現實,在歷史和實踐的意義上把握現實。本書富有個性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幫助讀者去深入新思想出場的時代場域,站在新時代中國大地上,以讀者眼光來理解新思想與新時代相互映照的宏大空間,因而達成讀懂弄通新思想的目的。”“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新時代來了,我們當和德中一樣積極投身其中,學懂新思想,擁抱新時代。
以堅定的理論自覺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還要引領新時代。理論工作者雖然也和宣傳工作者擔負著宣傳、解讀國家重大理論的職責,同時還肩負者引領未來的重任。正如韓慶祥老師的評價,“從網文到論文到專著,他往往能發表一些獨到見解。他的文章不是跟風、吹拍,而是能看到新意的。這是需要理論勇氣的。在黨的十九大前,他在內部研究報告中探討過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問題,主張提出‘日益增長的物質財富與較大的分配差距之間的矛盾’。”“他是用邏輯講道理的,并努力實現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的統一。他不回避現實提出的理論問題,敏銳把握新的理論生長點并進行大膽探索,表現了理論勇氣與擔當意識。學術與政治應該相互促進,理論與現實應該密切互動。這就要求學者必須發時代之先聲,讓理論的預見功能充分表現出來。引領時代,要求學者在頭腦中必須對以后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該書以切實的努力做到引領新時代,是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意義。
剛剛聽說,德中的《關于“與國際接軌”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上刊發了,并廣為轉載,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這是以堅定的理論自覺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的又一力作。我們期待更多的同志尤其是青年同志自覺加入到理論研究的行列中來,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定的理論自覺更好地推進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理論工作者應有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