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錦
摘要:現如今醫療水平的逐步發展,開始逐漸增加了對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實訓教學的關注度。為了積極順應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水平,教師要綜合護理學教學經驗,分析護理實訓教學中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從而一同完善護理實訓教學工作,提高基礎護理實訓教學效率,為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做出努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問題;對策
對于護理學科來說,基礎護理學作為基礎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高的實踐性,能夠順利提高學生掌握基礎護理知識與技能的有效性,還能讓學生熟練操作基礎護理。護理學生的臨床工作能力與自身是否具備較強的基礎操作技術與能力有密切的關系,因此,要高度重視護理實訓教學。
一、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的問題
(一)護生不遵守實訓室規則
高職院校具體教學當中,大多數護生遵守實訓室的規章制度,可依然有比較少的學生不嚴格遵守實訓室規則。這點不能姑息。實訓室與教室完全不同,實訓室模擬真實病房的環境,所以,一到實訓室,學生要立即進入職業狀態,把自己當成真正的護士來進行各項操作。如護生的著裝、一言一行都要嚴格遵守職業護士的要求。可是在實際教學當中,大部分護生在進入實訓室之后,不能嚴格要求自我,態度并不認真、顯得非常不專業。如披散頭發、指甲過長,甚至有的護生保持不正確的態度,認為這里并非真的病房,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效果不佳,導致教學效果下降。
(二)教學內容陳舊
隨著新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思想意識在逐步提高,這種形勢下,社會提出了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新要求,為了培養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學生,人們提出了對教師較高的要求。教師們需要不斷更新傳統教學理念,勇敢探索出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強化自身教學技能。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一情況并不能如愿,大部分教師依然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立即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陳舊,無法給學生帶來新鮮的感受,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造成教學質量下降。
(三)考評機制不健全
現如今的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當中始終沿用著不完善的考評機制。高職院校所運用的操作考核評分的手段,單純關注學生操作程序上的精準度,并未充分關注部分細節問題,此種無法靈活運用的、較為機械式的考核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臨床工作的要求,與現實的臨床工作當中完全脫離。
(四)師資力量薄弱
雖然現如今有不少的高職院校都與專業的醫院存在校企合作的關系,可是伴隨著就醫壓力的不斷上漲,專業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也在大大提高,造成具有豐富經驗的醫護資源無法充分滿足教學需求的現狀。此外,護理學院大部分青年教師們單純具備充足的知識理論教學經驗,針對需要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基礎護理實訓課教學來講,青年教師們的能力不能達到教學要求。高職院校缺乏充足的護理學師資力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
二、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的對策
(一)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
學生在課堂當中是否遵守秩序,是否能夠認真看待實訓課,這與教師能否嚴格要求以及管理息息相關。因此,在開學之初,教師要充分運用適當的時機為學生介紹實訓課的各項情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實訓課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清楚上實訓課應該關注的要點。高職院校學生年紀小、判斷力、分析力、自我學習能力弱,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叛逆心理,教師管理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在日常中要多給學生強調上課的秩序,強化學生思政教育,讓學生真正理解,嚴格要求自己,主動積極上好實訓課。
(二)整合實驗內容及項目
教師能夠試著在原本的單一實訓操作項目的前提上,精心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優化,把基礎護理操作當中的部分項目進行整合,優化成為案例教學或者是情景模擬教學,綜合臨床工作的實際特征,強化跨專科的綜合設計實訓力度,基礎護理實訓教學項目能夠與內外科護理學等實現專業融合,制定出專科護理操作項目,并且在臨床案例當中進行貫穿,教師還能夠引入啟發式教學法,利用病例、情境、問題等導入方式,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要在情景模擬當中給學生設置任務,經過組織與引導護生,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角色扮演、護理決策與操作訓練,對臨床工作環境實施仿真,強化學生突發應變與合作能力。最終利用照片形式或者是錄像形式實現討論、反饋以及歸納總結,轉變過去從理論講解為主、單項實驗技術操作練習為輔的教學方法,讓多元化的綜合設計實訓融合整體護理理念,從而更加有助于提高現代化護理人才的專業能力。
(三)完善考核方法
高職院校需要全面改革以及完善考核內容和方法,構建起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高職院校要靈活選擇考核時機,在教學當中,能夠考核評價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也能夠考核評價學生的終末操作情況,從而,大大提高護生參與訓練操作的積極性。在考核標準上要更加傾向于給病患提供人性化護理,適當的加大溝通技巧方面的評分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評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的護理理念,從而保證未來護生們能夠適應臨床的實際需要。而且還能夠更好地樹立起護生的人文關懷意識,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
(四)教師要致力于提升教學技能
面對高職院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學校一方面要主動積極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實訓講師來為學生們提供集體的培訓。另外一方面,學校內部的基礎護理實訓教師要建立起教學交流小組,一同進行備課,探究教學策略,交流分享教學經驗,在進行相互的學習與借鑒當中,完善自身教學能力。
總之,高職院校開始逐步變成培養護理行業當中主力軍的重要平臺,在臨床護理領域上發揮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在學校期間的護理技能決定著學生將來的臨床實踐與崗位適應力。加速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改革進程,確保護理實訓教學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滿足護理實訓教學需求,為培養出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帶來較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慰.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的問題現狀及對策[J].考試與評價,2020(08):103.
[2]張冬梅,朱文敏.基礎護理實訓教學中問題以及對策的探討[J].人人健康,2019(22):195.
[3]譚利霞,達珍.高校基礎護理實訓教學的問題現狀及對策[J].西藏醫藥,2019,40(05):4-7.
(云南外事外語職業學院?云南昆明?6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