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鋒
摘 要: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強調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強化。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上的不足阻礙了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進程。因此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為核心目標,通過問題導入、小組探究學習、強調課堂互動和評價等方式實現地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進而強化學生的研究能力,也促進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研究能力
引言:地理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其課堂教學水平不僅影響著學生的高考成績,也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而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自主思考意識和研究能力對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能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科的研究能力是當前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學科教學而言,知識教學的成果與素質培養(yǎng)的效果都是學校和教師關注和強調的方面。對于地理學科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研究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不僅是為了實現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方式。但是從高中地理教學的現狀來看,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無法適應新要求和新變化的現象,進而催生出種種影響地理課堂教學水平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
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尤其是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是高中地理課堂上最常見且影響最大的一個問題。由于長期以來教師對考試成績的過度追求導致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都存在以自己的詳細講解代替學生自主思考的現象。這就使得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對教師的依賴性,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探究的主動性,也弱化了學生自主研究地理問題的能力,不利于高中學生的地理學習和綜合發(fā)展。
(二)忽略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課堂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也是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問題。在當前的網絡化環(huán)境下,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但也帶來了諸多的問題。同時在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學生的整體學習特點和需求也同過去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地理課堂的教學自然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部分教師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必然無法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就無法產生較大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的策略
(一)強調問題導入,建立學生探究意識
對于當前環(huán)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尤其是探究意識和能力與知識內容教學同樣重要。在地理課堂上以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為核心目的開展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和未來發(fā)展。但是目前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課堂上仍然存在著種種問題。所以要實現地理教學中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就要一步一個臺階,從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出發(fā),循序漸進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正因如此,高中的地理教學需要在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情境,以問題情境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
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上以問題導入,首先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好奇,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這就意味著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先要考慮是否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偏好。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形式過于幼兒話的游戲活動不僅并不適用,反而容易產生反效果,所以需要教師組織有一定難度,且結合當前社會熱點的游戲形式,如電視節(jié)目中常用的知識競賽形式或者是抖音等網絡平臺上熱門的看圖猜詞游戲等。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班級學生對于這些較受歡迎的游戲形式的興趣增強其對于游戲內容,也就是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主動探究地理知識創(chuàng)造心理條件。當然教師在組織導入游戲或者是情境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核心的知識教學目標,所以要始終圍繞地理知識展開,明確導入活動形式的輔助作用。
其次,教師在地理課堂上以問題情境導入,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和習慣,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科的研究思維邏輯。所以教師需要借助問題探究的情境或者是其他活動來引導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在進行“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中為學生播放地表形態(tài)變化過程的模擬視頻或者是用硬紙板、木板等材料來模擬地表運動的過程。在進行視頻或者實驗展示的過程中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模擬實驗中為什么會產生相應的現象,并且簡單遷移到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上來,讓學生初步建立關于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的相關概念,并且形成對相關知識和現象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的習慣。所以從培養(yǎng)學生地理課堂上的研究能力的整個教育過程而言,借助課堂導入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和探究意識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
(二)開展課堂互動,引導學生思考探究
在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的過程中,學生雖然通過導入環(huán)節(jié)具備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思考探究的主動性。但是學生對于相關的地理知識內容并不熟悉,同時也沒有形成自主探究的體系,不具備單獨完成思考探究過程的能力。所以在這一情況下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而課堂互動,尤其是針對性的提問則是最常見且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在進行基礎知識內容的講解時,可以先對其內容進行潛移和轉化,與高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已經掌握的知識建立聯系。在這一基礎上,教師需要通過課堂上整體的提問或者是單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順邏輯線思考,先引導學生通過已知的知識或者現象倒推其原理,然后再按照原理過渡到專業(yè)地理概念或者知識內容上來。這樣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專業(yè)的地理知識和概念,更能夠理順學生的思考邏輯,幫助其形成初步的地理思考和探究的思維邏輯。在完成基礎知識的引導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就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來組織課堂互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以較復雜的地理知識或者是學生存疑的知識為主題,以二人同桌或者是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各自交流看法并且得出正確的結論和思考過程。在學生遇到阻礙和問題時,教師主要通過平等的交流和啟發(fā)性的對話來幫助學生按照其自身的思維邏輯做進一步思考。因此在地理課堂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既是引導學生思考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地理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組織主題探究,強化學生研究能力
在當前的高中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是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形式與流程的核心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在高中的地理教學課堂上這一要求與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的目標相契合,在實現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可以通過采用主題探究的課堂模式來實現強化學生研究能力的目的。
就其具體過程而言,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首先是自主預習和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實際上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要組織學生針對某一地理問題展開探究性學習,需要學生先具備研究的意識以及相關的地理基礎知識。在高中地理課堂上,學生探究意識的形成通過導入活動和課堂互動來實現,而相關的基礎知識與概念則需要通過自主預習來完成。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時間、進度的整體安排,自主預習的環(huán)節(jié)既可以放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課下由學生自主完成。在當前的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和相關的教學軟件、社交軟件來督促學生課下預習任務的高效完成,進而實現地理課堂教學時間的高效利用。
其次則是小組劃分的環(huán)節(jié)。科學的小組劃分對于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對于班級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了解,教師需要在劃分小組時盡可能實現小組實力的均衡,且每一小組中有習慣于主動思考和學習的學生。這樣既便于教師整體把控學生自主探究的進度,也有助于保證整個小組積極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
在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后,則是學生具體的問題研究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探究性課堂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對于課堂模式的整體效果以及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起著關鍵性的影響作用。例如,在學習“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這一課時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圖片等像是為學生展示不同城市的空間結構形式,討論不同城市空間結構的形式特點,并且提出“各個城市不同形式和特點的形成原因和影響因素”這一探究問題。在這一問題之下,教師需要結合課本上的核心知識內容設置細節(jié)的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糾正探究學習的方向。而學生則通過預習環(huán)節(jié)的成果以及日常的地理知識積累,借助小組討論,課外資料搜集以及邏輯思考等方式完成這一問題的探究,并且得出最終的結論。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教材知識的過程,所以其中涉及的地理知識內容也能夠在學生研究和討論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在這一問題研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研究思路和方法,教師引導性任務的設置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需要教師給予關注和重視。
最后則是研究成果的小組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結合問題給出小組研究的答案,并且進行相關知識內容的詳細講解。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使學生進一步理清思路,形成屬于自己的地理學習和研究體系和方法,切實強化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研究能力,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有利于高中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四)強調課堂評價,正面引導研究效果
對于課堂教學而言,總結和評價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以學生的自主研究為主要形式的地理課堂上,總結和評價更是幫助學生形成地理知識體系網絡,條理化掌握知識內容的重要手段,對于課堂教學的效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從學生地理研究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課堂評價也十分重要。教師的評價能夠對學生的研究過程和研究能力強化起到積極引導和正面強化的作用。實際上,在高中的地理課堂上,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研究和思考是完成自主的,教師只起到輔助性的作用。這也就使得部分學生存在思考方向以及過程的錯誤且不能被教師在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及時發(fā)現。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借助總結的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標準化的思考過程,供學生進行比較,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思考過程中的錯誤與不足。同時,在學生進行研究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每一個小組進行評價,通過肯定正確研究思路與方式來起到正面強化的作用,幫助學生逐步明確正確進行地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因素。所以課堂總結和評價也是高中地理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結束語
社會的發(fā)展對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高中教學中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在地理學科的研究能力,進而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整體提升和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坤欽.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J].中文信息,2017(2).
[2]蔣智娟.高中地理實驗教學對高中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3]馬志平.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J].求知導刊,2020(40).
[4]賈向龍.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J].好家長,2019,000(048):P.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