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蓮
摘? 要:在我們語文平常的教學中,閱讀分享也是一個難點。由于小學生缺乏足夠的訓練,常常出現“心中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情況,針對此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分享說話練習。創設好交流平臺,讓小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各種表達能力,使其語文素養得以提高,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分享;教學方法
我們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在語文教學,說話練習要貫通到各個環節中”,“并且要求練習方式是多樣化的”。因此,我們應該找準切入點,要充分地把說話練習與語文各環節教學結合起來,促使他們不斷地提高閱讀分享的表達水平。在語文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找準了切入點,每天運用課前的五分鐘進行閱讀分享,使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得到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也得到明顯提高。
其實,閱讀分享是一種不以教育為顯著目標,卻能夠對小學生的發展帶來長期深遠影響的理想教育手段。學生在閱讀分享過程中,有話可說沒有壓力,在分享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閱讀分享,喜歡上了各種閱讀。通過分享閱讀,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得到發展。閱讀分享對于小學生來說的確好處多多,那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分享就成為語文老師亟需解決的一個困難,以下幾點是我近年來的一些觀點。我們不妨研討一番。
一、引導學生明確目標、善于傾聽
眾所周知小學生具有好動,愛表現的特點。因此,有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喜歡自己去上臺表現,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分享,因而課堂上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臺上的同學在閱讀分享時,臺下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好像與他無關一樣。這時老師就要抓住時機,進行引導。首先讓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我們在臺下認真“聽”的過程中也能收獲很多,臺下的傾聽與臺上的閱讀分享同樣重要,分享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分享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愛閱讀分享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別人分享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
二、搭建方便學生展示的平臺,突顯學生閱讀分享的個性化
大多學生從小到大閱讀分享聽得多,在家聽爸媽分享故事,在學校又在聽老師、同學分享。他們渴望自己也能像大人一樣給他人閱讀分享。創建一個閱讀分享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有機會把自己看到的故事、有趣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就是最好的鼓勵。因此在課堂上,課前五分鐘的分享顯得尤為重要。長期的課前五分鐘訓練,學生不僅學會了閱讀分享的方法,還激發閱讀分享的興趣、還學會了包容,這樣老師就可以布置任務,拓寬平臺,加大閱讀量,讓他們將更多的閱讀分享給更多的人。一池清水,只要拍擊,就會蕩起層層漣漪,學生的閱讀分享也只有不斷地尋找一個個開啟點,才能產生一次次新的跨越, 才能形成一個個新的臺階。當然閱讀分享活動還可以更加豐富些,如:進行晨讀交流會、閱讀分享比賽、經典誦讀會、閱讀征文等,讓他們在閱讀分享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歡悅,在分享中形成新的激勵,突顯他們閱讀分享的個性化。
三、做好“點燈人”,讓學生向往閱讀分享
眾所周知,孩子所讀的課內外讀物如果沒有展示的舞臺做后盾,時間稍長就會淡化閱讀的興趣。因此,閱讀分享成了教師引導、激勵學生進行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手段。閱讀分享不僅豐富學生的書面語言、詞匯,還可以讓人變得聰慧,保持敏銳,可以錘煉口語表達能力。做為學生閱讀分享的“點燈人”,讓學生向往閱讀分享還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給每個小學生提供閱讀分享實踐的機會,實施閱讀分享全民化,讓每個學生愿意去參與,有機會參與。當然閱讀分享過程要循序漸進,起初要讓學生選擇:“容易記住、容易講解、容易傳誦”的閱讀資料去閱讀并抓住鍥機,每節課我都會利用課前五分鐘,給每個學生提供閱讀分享的經歷,開始時學生分享的少、表達不夠完善、沒有做到表情達意,我也不急不躁不訓斥,只要他們有勇氣來閱讀分享,我就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在閱讀分享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和快樂。
其次,為學生提供閱讀分享的典型范例,剛開始學生可能不知道怎么去分享、表達。于是,我事先準備好一些好材料,給孩子們分享的我的閱讀材料,我特別在聲音、語氣、語調方面特別重視引導。在分享《伊索寓言》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的寓言故事時,注意在聲音、語氣、語調方面展示,當講到狼說的話時聲音用得特別粗糙;講到小山羊的話時,我用的聲音特別甜膩;講到羊媽媽說的話時我的聲音特別溫柔,需要帶上狼張牙舞爪的動作表情時,我及時用上。學生過后可以不自覺地模仿著教師的語言、動作、表情,學生成功的借鑒可以增強學生閱讀分享的信心。慢慢地,大部分同學在分享時就能把恰當得語言、語調和適當的表情、動作相融合投入到閱讀分享中去了。
的確,學無止境,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其實提高小學生閱讀分享能力的方法是多樣的。無論哪種方法,都應該多給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和鍛煉機會,老師應把握契機,促使他們表達的欲望得以激發,并循序漸進地進行演練,學生的各種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得到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也會大大提升。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閱讀齊分享,口才我最棒”的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5053)】
參考文獻:
[1]周家羚《探析小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 》[J] 數碼設計(上)
[2]林宗琳,《和你一起讀讀書——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困境及突圍方法 》[J] 科教文匯(中旬刊)
[3]馬德剛《大學生論文聯合庫 》[J]大學生論文聯合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