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玉
摘? 要: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了解漢字、掌握漢字的基本階段,成為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不僅需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還需要不斷地突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和重點,針對性創新出適應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挖掘出低年級語文識字寫字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此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開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才能充分實現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的教學啟蒙,發揮出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優勢,促進課堂教學收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寫字;教學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也是小學生對識字能力培養和書寫習慣鍛煉的關鍵時期,為了有效地引導小學生正確掌握語文學習的理論和方法,打下堅實的語文知識學習基礎,應該密切地關注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發展道路中,這一重要啟蒙性階段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以及家長的正確引導與培養下,形成細致耐心的良好學習品質,并就遇到的學習問題能冷靜面對,以此及時解決自身的學習問題,促使學生獲得基礎的語言能力、寫字能力,進一步為學生今后的語文閱讀和寫作學習鋪墊道路。
一、結合學生學習特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年齡尚小,形象思維比較突顯,并具備較強的好奇心,對全新的事物有著學習的渴望。老師應當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特征,挖掘出符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內容,依據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才是開展識字寫字教學的前提條件,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的識字寫字教學。因此,老師應當結合學生學習特征,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轉換為生動有趣的內容,從漢字的結構為教學的起始點,探究出漢字結構本身的趣味性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演示,才能實現漢字結構的藝術呈現,促使學生對漢字的識字和寫字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時,對金、木、水、火、土的漢字教學時,老師應當依據漢字的結構演變,制作成相對應的動畫,依據整個漢字的演變過程,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將每一處的細致淋漓盡致體現出來,學生在欣賞的時候會形成較深的印象,有利于學生了解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在識字教學中的理解更加全面,以此掌握到金、木、水、火、土漢字的拼音讀音,寫作結構的劃分,書寫筆順的鞏固,以此感受到當時人們創造漢字的偉大智慧,秉持著一顆積極主動學習的心態去探究漢字學習的真理,才是學生識字寫字學習的良好開端。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識字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直觀的教學內容呈現,有助于學生更加清晰理解整個漢字的結構和表達的含義,并就漢字的結構、漢字的讀音、漢字的字義理解等,進行全方位理解與掌握,才是課堂識字教學中重要的內容。因此,老師應當做到漢字讀音準確教學、字理解析準確無誤、字形記憶簡單明了等教學要求,使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到識字的方法,掌握到寫字的技巧。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場景歌》時,就可以利用生動性的聲像教學課件,選取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老師將這一節課教學的漢字“灘、艘、軍、艦、帆、稻、園、孔、翠、隊、銅、號”等制作成卡片,將漢字的結構、漢字的讀音、漢字的字義理解呈現不同的卡片上,讓學生依據生動的教學課件演示,根據呈現出的漢字卡片,找出相對應的拼音、字義、解析等內容的卡片,既可以呈現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又可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體驗,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和語言理解水平,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漢字的能力。
三、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強化學生的基本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持有的教學觀念過于固定,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展開識字寫字教學,學生所遇到的一系列的識字寫字學習困難,在老師看來都是比較容易解決和處理的,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學習感受,導致學生對識字寫字學習失去了興趣,也就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小學語文老師雖然具備識字寫字教學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寫字教學方法,可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化,學生識字寫字學習的基礎無法得到提升,也將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發展。因此,在整個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老師轉換教學的角色,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發展的計劃,在小學階段中的識字寫字教學計劃開展中,突出教學的重點,注重學生識字寫字量的提升,掌握小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制定符合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范圍的訓練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強度,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掌握牢固學習的方法,使老師分清教學的重點,學生理清學習的難點,以此作為學生學習計劃的突破內容,不斷提升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水平[2]。
總之,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應當對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并就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征進行掌握,制定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教學引導下,充分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樂趣。并且,老師還應當側重于學生內心學習的需求和渴望,從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為起發點,將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教學方式,既能凸顯出教學重點,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得以實現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進,并在不斷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掌握漢字結構和規律,促進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卜彥銘. 淺談低學段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實踐研究[J]. 中華少年.科學家, 2017.
[2]王麗娟. 淺談低學段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實踐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