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之一,同時是世界公認的中華民族的武術瑰寶之一,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高校體育課程設計當中,對于太極拳課程的融入極為重視,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和文化歷史傳承的載體,在太極拳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能夠提高自身對太極拳傳統文化的理解,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準確把握高校學生個性特點和知識需求,將太極拳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傳遞給學生,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融入和應用,滿足學生對于太極拳的學習要求。本篇文章首先闡述高校開展太極拳教育的現狀,再結合高校太極拳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太極拳是屬于我國傳統文化武術當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淵源,如今太極拳已經成為了世界公認能夠實現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其本身講求動作的舒展流暢,更加注重動靜結合,其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自然柔美。隨著國家提倡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太極拳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以推廣。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能夠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標準以及高校體育教育內容,不斷進行高效太極拳教學的創新。
1 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
1.1 高校太極拳教學師資方面的現狀
在高校太極拳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責任在于將太極拳運動項目地相關理論知識起源和動作技巧傳授給學生,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于教師的專業水平,因此,為了能夠確保高校太極拳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就必須要重視對教師太極拳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但目前部分高校從事太極拳教學工作的教師往往并非相關專業畢業,大多數是由其他體育項目地教師來兼任,在太極拳理論知識和動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不但缺乏充足的太極拳理論和內涵的掌握,同時在進行技術動作示范時也并不到位,也就是說高校太極拳師資力量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目前進行太極拳教學開展的教師又不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水平,直接影響了高校太極拳教學的開展效果。
1.2 太極拳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目前,高校太極拳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往往采取的是理論授課加動作技巧訓練,單調的動作模仿和練習,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整體教學效率方面也較為低下,這也是目前高校太極拳最突出的現狀之一。例如,在高校太極拳教學活動開展當中,主要是以教師示范動作,學生根據動作反復模仿練習,對于教學模式下,往往降低了太極拳學習的娛樂性,而且高校學生面臨著各方面的學業壓力,常常會出現一些負面情緒的波動,單一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削弱太極拳的教學實效性。
1.3 太極拳教學課程內容的問題
目前高校太極拳教學內容和相關教材材料方面缺乏統一性,教材內容的設計往往是提高學生對太極拳理論知識掌握水平的重要依據,如果教學材料、教學內容存在缺陷,往往影響學生對太極拳理論的全面掌握和了解。另外,大部分高校將太極拳教學作為選修課,學生僅僅是通過不多的課時來學習太極拳的技術動作,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只記住了表面動作而忘記了一些細節性技巧方面的學習,而且也容易只記住前面的動作,而忘記了后面的后續技巧動作。由此可見,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很多高校學生很難對太極拳深層含義或實踐性內容做到深刻的掌握。
2 提高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對策建議
2.1 打造專業化高校太極拳師資團隊
為了能夠有效保障高校太極拳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高校自身必須要加強對太極拳師資團隊的建設,尤其針對高校已有的太極拳師資團隊要進行專業化的訓練和培訓在職教師的同時,也要通過招聘吸收更多專業性強的人才,以此來不斷進行太極拳師資團隊的充實。而且作為太極拳教師而言,必須要能夠樹立正確的終身學習意識,積極的參與到太極拳教學設計和教學研究當中。此外,高校也可以選擇與民間武術團體或太極拳武術組織合作,邀請專業的太極拳宗師或教練參與到高校太極拳教學當中,不但能夠促進學生對太極拳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將更加專業的太極拳理論知識和動作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其能夠接受系統的訓練。
2.2 不斷進行高校太極拳教學方式的創新
高校太極拳教學不能僅僅局限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要能夠重視對多種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有機融合,并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與練習太極拳的意識和興趣,融入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對太極拳歷史和不同流派太極拳的研究,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學習太極拳對自身所能夠帶來的益處,從而使其主動投入到太極拳的技術動作學習當中。例如,在太極拳教學活動開展當中,教師考慮完整的教學方式的同時,也要進行不同教學方式的分解,確保學生能夠對太極拳動作產生深刻的記憶,從而掌握整套太極拳相關知識和技巧,可以選擇以合作式教學模式,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深入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還可以從實踐角度去進行學生的太極拳練習,通過競技性去激發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熱情。
2.3 改善和健全高校太極拳教學內容
高校太極拳教學一直是作為選修課程來予以開展,也就意味著太極拳學時占比不高,而且在教材內容設計方面,每一個高校都不統一。所以,要想改善高校太極拳教材內容和相關材料的完整性,就必須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要能夠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而另一方面要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所以,第一,高校要組織教學教師積極學習,提高教師對太極拳的認知以及認同,統一其教學思想和教學標準。第二,高校要促使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太極拳的了解范圍,使學生能夠在熟悉太極拳的背景活及文化內涵基礎上,提高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太極拳教學設計時,要能夠注重教學內容的精煉和全面性,要重點講解太極拳的拳理精髓,同時以體驗適合競技式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太極拳,健身在生命科學中的意義和其體育競技當中的意義,實現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升華。
3 結束語
高校擔負著培養學生養成良好鍛煉習慣的重任,而且也是實現全民健身推廣宣傳的重要載體,高校有義務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文化。但目前來講,高校的體育活動當中,太極拳教育的開展現狀與實際預期,仍有一定差距。事實上,高校體育活動中開展太極拳教學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和國家,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強現代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理解和形成,同時也對于新課程改革之后體育教學創新教育目標的實現,也有著不同的意義。
(作者單位:湖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