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紅
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特別是進攻水平的提高,固定陣形的防守已不適應現今籃球運動進攻特點,在攻防對抗中防守已朝著綜合多變防守的方向發展。對位聯防戰術訓練彌補了固定陣形防守的薄弱環節,對各種進攻技戰術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適應現今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
現代籃球防守是非常積極的,防守不再是被動的跟防,而是主動控制進攻的集優型綜合防守。對位聯防就是現代籃球最流行的防守技術之一。本文通過對對位聯防戰術體系的介紹、對位聯防戰術與訓練的研究,以達到全面提高綜合訓練水平的目的。
1 對位聯防戰術
1.1 對位聯防戰術的定義
對位聯防戰術是在半場的防守區域內,以聯防的隊形,根據進攻隊員的落位實行近球區緊逼防守,遠球區區域聯防的形式;既控制進攻的外線遠投,能又聯防突破的一種綜合性防守戰術。它以守區、盯人、防球和保護籃下為前提,與對方的進攻陣形相對應,并隨其變化而變化,從而使其既具有區域性防守的整體性,又具有人盯人防守積極控制對手自由活動的主動性和攻擊性的集優型綜合防守。
1.2 對位聯防戰術的功能與特點
能充分發揮整體性防守功能,對位聯防是一種整體性防守,它的集體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對位聯防中的5名防守隊員的移動一旦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就能發揮出系統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新的防守戰斗力。這也充分印證了系統論的整體性原則:“系統不等于各個要素的簡單相加”“系統大于各部分之和”。這種整體性尤其表現在青少年隊伍,由于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訓練時間差異,造成技戰術水平參差不齊,身體條件也相差甚大,防守采用人盯人防守戰術,容易造成非主力隊員防守跟不上,形成漏人,補防不積極的情況。采用對位聯防就可有效改變這種狀況,全隊防守形成五位一體,整體型的防守陣勢,充分發揮全隊力量,增強全隊凝聚力。
2 對位聯防在實戰中的運用
2.1 對位聯防在實戰中的運用原則
對位聯防中根據進攻隊員控制球所在的位置將半場分為強側區域和弱側區域。近球一側稱之為強側;遠球一側稱之為弱側。在強側區內實施盯人防守原則,實行攻擊性防守,對控球隊員的運球、持球和傳球造成壓力,迫使持球隊員難傳球,或傳不好球,給弱側區隊員造成可以斷球的便利,便于發動搶斷快攻。在弱側區內實施協防原則,以協防為主要防守方式,控制位置區域,站在進攻隊員與球之間,相對放松對弱側進攻隊員的注意,放遠對弱側進攻隊員的距離,以斷球、籃板球和協防為主要防守目的。
2.2 對位聯防在實戰中的運用要求
對位聯防是優于其它防守陣勢的一種高層次的整體性防守。能夠抵御更多別的防守陣勢不能顧全的情況。例如:進攻隊員想強側區域移動以便接應持球隊員時,他所造成的威脅較大,給防守隊員造成局部區域內壓力過重。若運用固定陣形區域聯防防守,在自己所在區的進攻隊員向有球區域穿插移動時,防守隊員不能及時跨區跟防,就容易形成無人防守的局面,給同伴也造成局部壓力過大,形成以一防二,甚至以一防多的被動局面,從而使進攻隊員獲得利益,輕易組織進攻,造成防守隊伍失去主動,甚至造成失分。但若運用對位聯防,防守隊員采用盯人和聯防結合的防守方式,使進攻隊員時刻處在防守隊員的嚴密防守下,局部區域內甚至感覺多人包夾,使進攻方無力發揮。進攻隊員球出手后,所有防守隊員頂人搶籃板,更能有力保障籃板球。具體地講,在實戰中運用對位聯防時要求在進攻轉為防守時,五名防守隊員必須迅速退回后場,并根據進攻隊員的進攻陣形落位,一人一區、一區一人、以人定區、區區聯防、既防守各自的防守區域、又防守對位的進攻隊員。在對位防守中,防守隊員要根據球的轉移和進攻隊員的移動以及其戰術變化等情況,實行輪轉換位,不斷調整各自的防守位置和防守陣形,做到伸縮有度,能伸能收,收放自如。對位聯防中,還要突出對強側和重點隊員的防守,對強側隊員要按盯人的原則,提前搶位,卡位,頂出三分線處實行攻擊性防守,對持球隊員造成壓力;對重點隊員的防守,中鋒位置要多人包夾,外線進攻位置要一名隊員盯防,兼顧各自的防區。使防守既具有對位盯人的性質,又加強了區域間的協防,易于控制進攻隊員的外圍遠投和內線進攻,便于把進攻聯防所采用的各種陣形對死,充分發揮既有盯人又有聯防的優勢,有效地抑制各種進攻戰術威力的發揮,便于沖搶籃板球,合理有效快速地組織反擊快攻。
籃球防守戰術中對位聯防戰術訓練,能將意識培養、戰術要求和團隊配合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利于培養運動員個人防守能力和隊員之間的協防和補防意識,可有效提高運動員團隊意識和搶位、頂位、要位的戰術素質,在運用對位聯防戰術保護和爭奪籃板球和發動快攻戰術鏈接的訓練中,達到全面提高綜合訓練水平的目的。
(作者單位:衢州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