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
校園足球項目在我國已開展了十余年,從當初的預期上看,當前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管理機制日益完善、校際聯動機制基本成型、學校重視程度逐步提高、社會效益初步呈現及教師專業化程度得到提升等。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如氛圍不夠、興趣不高、目標不合理以及場地器材欠缺、教師團隊建設不到位等。
校園足球項目是從國家層面發起的,發段于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及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如今,校園足球項目已開展了十年有余,確實按預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優化、解決的問題。
1 小學校園足球取得的成效
1.1 管理機制日益完善
在校園足球開展之初,管理層存在著強制性傾向。在管理的機制上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管理辦法不細致、不專業等問題。隨著校園足球的開展,管理層也在不斷摸索經驗和反思調整。如今,從管理機制上看,基本上達到了利于校園足球有序、有質開展的水平。不僅細節管理到位,而且專業化水平較高。不再是學校和教師們普遍詬病的“外行管內行”。
1.2 校際聯動機制成型
足球項目的開展需要校際的經驗交流和比賽活動。初期,校園足球的開展主要是各學校的各自為戰,校際的交流合作,主要是靠學校間的自發聯絡。校際交流的環境不良、效率不高。而當下,這個問題也基本得到了解決。學校之間的足球交流活動,已經建立了較好的上層管理和聯通機制。
1.3 學校重視程度提高
開始時,除了傳統的足球特色學校之外,很多學校對開展校園足球持抵觸思想。認為管理層不應干預學校體育開展的細節。而隨著校園足球的深入開展,學校已經體驗到了該活動給自身教育所帶來的可喜變化。比如學生體質明顯增強、學生意志品質及團隊意識等得到強化、學生心理更偏向于積極等。因而,大多開展校園足球的學校,已經由被動變為了主動。
1.4 社會效益逐步呈現
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建設體育強國,但是足球項目在幾十年來卻處于下滑狀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國的足球人口比例很低。這也是國家大力推行校園足球項目的主要原因。我們可喜的看到,初期參與校園足球的學生,有一部分已經進入社會。他們中有相當的比例在業余體育生活中選擇了足球這個項目。總體上看,校園足球開展以來,我國的足球人口確實呈現出增長趨勢。
1.5 教師專業化已實現
足球項目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而在校園足球開展之初。學校體育教師很多并不是足球專業,而以田徑專業為多。這樣,他們被動地轉而去主攻足球教育,有些力不從心。而當下,開展校園足球的學校,基本上都擁有了至少一名專業的足球教師。這為保證項目開展的專業質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2 小學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
2.1 氛圍營造不足
校園足球的目標并不是把所有學生都培養為足球運動員,通過這個項目的開展來普及足球文化、培養體育意識等也是其重要目標。但現在來看,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存在著強制推行的現象,不太關注學生的參與情感。一些不喜歡足球項目的學生對此存在排斥思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學校在營造足球文化氛圍上所下的功夫不多,有一些追求“業績”的傾向。
2.2 學生興趣不濃
因為校園足球文化氛圍營造不夠,不少學生不理解參與足球運動的意義。再加上教師不注重對學生參與情感的引導。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被迫參與足球運動的。特別是一些女生和性格偏于內向的男生,參與足球的興趣度偏低。在這方面,教師確實需要去做一些工作。比如提升價值引導和興趣培養,以及根據學生興趣取向進行項目引流等。
2.3 目標不夠合理
不少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存在著嚴重的功利思想。即,通過校園足球的開展贏得上級的表彰或通過校際足球比賽成績為學校贏得榮譽等。而不把項目開展的重心放在普及教育、素養教育上。這樣,一些學校的校園足球其實是“名存實亡”的。即,已經沒有普及性足球教育活動,而專門訓練一支足球隊用來參加比賽。這明顯與國家推行校園足球項目的初衷相悖。
2.4 場地器材欠缺
把足球項目作為一個普及性運動來推廣,一個主要難點就是場地和器材。一個經濟型足球也需要幾十元錢,如果要達到每名學生一個,推行起來投入也不少。更大的問題是場地。因為足球項目與羽毛球、乒乓球等群眾性體育相比,對場地要求比較高。就算是小學生可安排小場地練習,當下大多學校也不能滿足。這個問題,是制約校園足球普及開展的最大阻礙。
2.5 教師團隊待建
前面說,當前各學校都擁有了專業的足球體育教師。但是,要實現全校的普及,一到兩名專業教師顯然是不夠的。所以,當前在教師方面,亟須擴大專業教師隊伍,組建專業化的教育團隊。
綜上所述,校園足球開展十余年來,確實按預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應理性地看到尚有一些問題制約著校園足球的進一步發展。當前,小學校園足球應在保持已有成績基礎上主攻幾個方向:氛圍營造、興趣培養、理清目標、擴大教師團隊、科學開發和利用場地。
(作者單位:湖北省潛江市田家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