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莎莎
隨著我國教育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手段,在學校教育中仍然發揮著重要引導作用。通過體育鍛煉,使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好習慣,從而也可以讓他們健康成長。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國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發展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實現素質教育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均衡成長和快樂發展的有效教育策略。
體育與人的德育、智育密切相關,它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教育任務。體育教育是加強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校發展和大力推進并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高中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加快實現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中的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1 在高中學生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從根本上說,旨在不斷提高全國學生素質,實現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規定的教育目標,滿足各群體需要的教育。對此,我們首先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教育和社會長遠和諧發展不僅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更注重的是弘揚全體學生的思想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以身心共同健康發展為教育基本特征的素質教育。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壓力的逐漸增大,必須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才可以使他們充分掌握并且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需要。
培養學生的自主競爭和小組合作能力。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并且有意識來組織各類體育游戲活動,在開展體育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給學生灌輸各種體育運動的知識和技能,并且提高他們的體質。它還能夠使全體同學看到集體合作和協助他人帶來的巨大力量,感受到集體成功帶給我們的愉悅,從而初步培養同學們形成集體意識、團結友愛的集體合作觀念以及具備勇氣、毅力且精力充沛的集體精神風貌。
素質教育目標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社會心理素質和個性。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也就是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學生的學習生活任務越來越復雜,學習生活負擔越來越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體育課的教學能夠促進全體學生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生情緒,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情感能力,幫助學生協調并拓展人際關系以及在集體中工作的能力。同時,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自我競爭精神意識和自我創造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一個人的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定的心理訓練,經過一定的訓練后可以極大地改善他的心理狀態。其中,體育競賽是提高學生心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體育競賽其實是一種對于社會現實適應的競賽模式,在這種競賽模式中,學生可以不斷提高他的認知思維能力和應對社會環境適應能力。在相對公平的體育競爭條件情況下,體育競賽活動能充分發揮人的運動創造力和運動潛能,有助于大大提高人的社會心理承受能力。
2 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滲透數字教育的方法
高中體育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時刻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真摯的情感,為廣大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這樣我們才能保證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并且才能幫助學生盡快建立樂觀開朗的性格和堅強的意志。同時,高中體育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體育實踐活動,努力克服困難,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此外,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且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創新體育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自身的體育教育,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體育愛好的養成。
素質教育是一種鮮明的個性特征,是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培養自身興趣、愛好和獨立性、創造性的重要過程。課外開展體育活動不利于教師向學生更好的講解體育知識,教師一定要正確引導學生要根據體育鍛煉的訓練計劃和活動要求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各種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實施戶外體育項目,逐步深入培養廣大學生對戶外體育的濃厚興趣。
3 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中,將高中體育納入主流已經是大勢所趨。人們逐漸認識到,發展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充分培養他們樂觀積極的個性和較強的身體意志力,心理承受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作為一名高中體育老師,要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和需要,不斷更新體育觀念,創新教學觀念,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的教學精神,把素質教育教學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在高中學校體育教學中。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