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 姚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對學生的教育發展越來越重視,從小就本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以致當下學生面對的高考壓力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也引起了重視。本文就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存在的壓力大,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不足等問題,提出了提高培養以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言傳身教,提高師生的認知等應對策略。
學生作為我國社會未來建設的棟梁和主力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且目前基于素質教養的背景下,體育與健康的教學培養成為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尤其是對高中生而言,面對高考的壓力,體育課不僅能鍛煉學生身體健康,對于學生緊張學習的心理壓力也能有所緩解,進而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也能推動體育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
1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應試教育下,高考壓力大
當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和家長都督促學生進行考試科目的不斷學習,課表上僅有的幾節體育課,被應試考試科目的教師進行協調上課,讓學生把握所有能把握的時間在課內進行學習,面對大環境中認真學習的態度,熱愛體育的學生也有了緊張感,都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沒有時間和心情去進行體育活動。這就導致,即使有體育課可以出去,學生也很難進行體育活動,面對高考壓力能夠參與活動的人少,無法保證體育活動的進行。
1.2 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傳統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在教學方面還是更加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切以學生的應試科目考試成績為主,忽略了學生的身體鍛煉和個性化發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長期處于課內應試科目的學習,高壓的處于同一環境學習,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學生若沒有一個很好地身體素質就很容易病倒。
1.3 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內容不足
傳統教學的課堂上,學生在課內學不到相關的體育知識,對體育知識了解局限性大,加之很多體育教師的課堂內容就是教給學生基礎動作,講解動作要領,再由學生進行反復練習,這樣枯燥乏味的課堂使本就對體育活動不了解的學生更加沒了興趣。因此,教師應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于體育活動項目的興趣有哪些,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豐富多樣的課堂內容,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2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有效構建的應對策略
2.1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核心素質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指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地結合,是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核心問題。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前備課時充分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上課時,開展趣味生動有意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后測評,加入生生互評模式,讓學生發現問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
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這學生看待事情的觀點,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要求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講解基本的體育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充分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意義,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勇于融入集體活動的氛圍。
2.2 提高師生對該體系的認知
雖然目前高考壓力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并不完善,但要做好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工作,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對體育和健康這一課程體系的認知。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要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等問題,進行分層教學,包括分層備課,分層教學評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體質,安排不同的課程訓練強度,讓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活動中充分鍛煉好身體,釋放壓抑情緒;考試測評要增加平時表現分的比例,激發學生每堂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學生作為該課程體系的主體,要端正好在體育活動中的學習態度,不能一味地在乎自己的應試科目成績,身體健康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前提,要客觀的認清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項目,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鍛煉,挖掘內在體育潛力,真正提高自身的體育素養。
3 結束語
基于社會發展水平的程度,時代的需要和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要求,體育與健康課堂越來越受重視,學校和教師都要更加關注高考壓力下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況,有效構建高中體育與健康的課堂,體育教師也要不斷摸索,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鍛煉好身體之外,增強體育素質,疏通心理抑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助推體育健康教學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湖北襄陽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