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寧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階段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提高身體素質,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所以要更加重視小學體育教學。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強調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堅強的意志力,提高身體素質。本文主要是從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來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中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 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從思想意識上就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為他人而學,要依靠自己來開展學習,在自主學習意識的指導下,從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目的等不同的方面來進行快樂高效的學習。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并且要指導學生掌握不同的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而更好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觀念下的體育教學主要是老師進行動作師范,動作講解,然后學生再按照步驟進行練習,這樣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動力,也沒有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需要進行獨立思考。所以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使學生能夠自己構建知識體系,對運動項目進行探索求知,并且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提高身體素質。
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時,我會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突出學生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更好的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首先,我會讓學生觀看青蛙跳躍的動作,然后通過 “二人合作”“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來探究跳遠的動作要領,接著通過精練適度的語言講解,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并且進行相應的示范,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最后我會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時間和自主權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方式進行鍛煉,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增強下肢力量,提高協調靈敏素質,又能夠培養學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
2 優化教學設計,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能夠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如果只是老師一味地講解,學生也只能被動的接受。所以老師要進行高效備課,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實際水平和心理特點優化教學設計,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的哪個環節讓學生合作探究,在哪個環節讓他們自主練習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自主探究。
例如,在學習《快速跑》時,我會先進行學情分析,學生正處于好動、好勝心強的階段,所以我會從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組織競爭比賽,可以是小組團隊的形式,也可以是個人賽,但是都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下練習,我會組織學生進行原地擺臂練習,原地擺臂小步跑,原地擺臂高抬腿,行進間小步跑等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練習方式,更好的提高運動水平。
3 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并不會局限于某一種,所以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通過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方法。首先是微課教學法,這是利用多媒體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或者注意事項、動作要領等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掌握提前預習的學習方法,將本節課的知識脈絡進行梳理,形成框架體系。其次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游戲情境、故事情境等寓教于樂,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練習的快樂,更愿意開展自主學習。
例如,在學習《籃球》時,需要學生掌握運球和投籃兩項技能,其中運球又包括曲線運球、8字運球、過障礙運球,投籃包括雙手胸前投籃,原地單手投籃等,而我會在教學之前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NBA的籃球比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為學生講解運球和投籃的動作要領,接著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他們可以課下搜集更多的有關籃球的信息,也可以與同學交流,拓展思維,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4 完善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評價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老師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對于評價的內容不能只是關注學生對體育知識、動作要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是怎樣解決的,當學生運動中想要放棄時是怎么堅持的,以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是怎么計劃的,要引導學生轉變被動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肯定和鼓勵,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明確好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定位,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和表現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賀州市富川縣石家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