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駿
射擊是一項需要技術動作與目標取向相互協調匹配的運動,其中技術動作在訓練與比賽中起基礎性作用,主要包括據槍、瞄準和擊發。而目標取向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目標取向與技術動作不匹配會制約射手成績的提高,技術成熟的優秀射手也往往會在目標取向上出現問題從而導致技術失誤。其中目標取向可以分為動作取向與結果取向,兩種取向會對射擊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產生鮮明的差異。
目標不同的情況下,同一射手也會打出大相徑庭的成績,訓練時打出來的成績很高,卻在考核和比賽中表現不佳,甚至有些運動員在訓練中也會出現明明十分理解正確動作的要領,卻總是出現遠彈的情況。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射手的取向,取向可分為動作取向與結果取向。筆者將先介紹正確動作的要領,再對不同的取向對動作影響等方面對問題進行闡述。
1 技術動作
1.1 握把力量自然適度,保持食指單獨用力。
槍受到的合力為零才會絕對靜止。盡管絕對的靜止在訓練中是不存在的,但保持軀干穩定和握把力量適宜仍能使槍支的晃動在微小的范圍內。據槍中手部力量出現任何變化都會使槍支以握把為軸產生微小的旋轉。手指布滿了相關聯的神經,握把力量過大使握槍的手指及大魚際緊張,牽連著食指肌肉也處于緊張狀態,從而產生擊發困難、扣壓扳機不精細的情況。抓握物體是人類的習慣性用力,食指扣壓扳機的力量和與之相牽連的余指力量對于槍支的穩定狀態是一種破壞,運動員們總結為:不扣不晃,一扣就晃。
1.2 視力回收,放大瞄區,邊瞄邊扣,提前扣響
視力回收是指將視力焦距固定在缺口準星位置上,人不可能同時看清不同距離的物體,靶紙的景象應當是模糊的,而缺口和準星較為清晰。在射擊中,平正出現誤差的后果遠大于對正誤差的后果,對正誤差一毫米,結果偏差也是一毫米,但平正偏差一毫米,就會從十環變成六環。保證平正是瞄準的基礎。對正關系固然也很重要,但若是不做好視力回收,將視力焦距在靶紙上追求對正,是舍本逐末的一種做法。本著“寧犯小錯,不犯大錯”的原則,在射擊中平正關系是大于對正關系的。
放大瞄區即“不苛求瞄區”,不做超過自身能力的精度瞄準。放大瞄區并不意味著散布變大,它只是對瞄準難度的一種簡化,只要能結合好晃動和擊發的規律,在從邊緣向中心點晃動時果斷扣響扳機,放大瞄區反而更打出更密集的散布。
對于扣扳機,在概略瞄準時要提前預壓,在精確瞄準時要保持持續加力,切忌扣扣停停,停扣后再次啟動食指進行扣壓時,食指會出現加力過大或加力不足的持續抑制狀態,會破壞槍支的均衡狀態;射手通過大腦將扣扳機的信號傳遞給食指的過程需要0.1-0.2s,再加上彈丸在槍膛中運動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槍支仍會沿著先前的晃動方向移動,因此就需要射手提前把槍扣響。如果槍晃到正中央時再擊發,就已經錯過完美的對正了。
2 不同取向對技術動作的影響
2.1 結果取向
結果取向是指射擊運動員追求高環數,以打出高環數為目標的一種取向。聽起來這種取向似乎代表著運動員超越自我的精神,但這種取向方式會阻礙運動員成績的提高。當對結果的要求超出能力范圍時,以結果為指向會對技術動作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射手一味追求結果卻忽略動作規范。
以結果為取向,射手會刻意追求據槍穩定性和完美的對正關系,不自覺地加大握把力量,并縮小瞄區到自己的能力范圍外以提高精度。遺憾的是加大握力會破壞槍支的穩定性,縮小瞄區則必將使眼睛總將焦距放在靶紙的瞄區上尋找對正,從而丟失平正。因為無法把槍保持在較小的瞄區內,擊發時機就變得難以把握,扣扳機猶猶豫豫,扣扣停停。
視力回收和放大瞄區、扳機扣壓是有機相關,相輔相成的。站立無依托射擊極難保持槍支的絕對靜止,但優秀運動員都具有在適當放大的瞄準區域中保持微小的晃動并適時擊發的能力,對正關系只是概略地對正。當對精度要求過高時,射手會不斷去尋找完美的對正關系,擊發時機總是一錯而過,當槍支較為穩定且貼近完美對正時,射手才開始扣引扳機,此時扣扳機的力和食指牽連的余指會破壞穩定,導致對正關系出現偏差,射手便會停止扣扳機,槍支又會趨于穩定,而當完美的對正再次到來,射手又會重復之前的步驟。即便最終擊發出去,槍也已經晃出了瞄區。
結果取向還可能會導致射手無法專心致志去做動作。比賽中每發子彈都應當是獨立的,不受上一發和未來結果的影響。當對結果有要求時,運動員便不自覺地把子彈分成以組為單位來計算成績,當每組成績低于期望時,便會想補回來,從而提高預期。當成績超過期望時,運動員又會擔心會不會出現遠彈,從而在擊發時猶豫,唯恐出現失誤,卻往往出現失誤。
2.2 動作取向
動作取向是指射擊運動員在訓練、考核、比賽中將關注點放在動作的一致性上,以動作的完成程度而不以環數做評價標準的一種取向。動作取向下射手不易受環數干擾,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監控動作。
在動作取向的方式下,由于拋棄了對環數的追求,射手能夠像空槍預習般將注意力集中在動作上,將對動作要點的理解體現在實際中。跳過動作去追求結果是沒有立足之點的,好的結果需要好的動作去支撐。在關注動作時,握把力量,視力回收,瞄區大小,扳機扣引等一系列要點都將會是清晰的,一旦出現偏差,由于對動作保持著高度監控,射手也會在第一時間調整動作,同時大膽地放大瞄區,敢于果斷扣扳機做到提前響,不受成績的拘束,拋除了“想打好,怕打壞”的念頭,腳踏實地地做好當前的每一發。動作取向是成熟的射擊運動員對結果取向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但結果取向僅僅是“想要”,而動作取向把“想要”轉化為了“做到”,“做到”是連接“想要”和“得到”間的一座橋梁。理解好這種關系,有利于射手拋除雜念,踏踏實實做動作,用優質的動作去提高環數成績。
3 不合理取向的解決方法
糾正這種問題的第一步是卸下運動員身上的壓力。運動員對成績嚴格的要求、領導和社會的期望、比賽的壓力等等因素對運動員都是一種負擔,加劇了運動員對結果的追求。在射擊場上,教練員是對運動員影響最大的人,在射手出現這種問題時,教練員應當先與運動員進行溝通,對其灌輸“放寬要求反而能打好”的概念,讓運動員多進行密度訓練少打體會,淡化體會射擊中結果對射手的影響。因為密度訓練在打完一組之前是看不到環數的,排除了成績對射手的影響,有利于射手鞏固動作取向的意識。第二步便可以適當增加體會訓練,并將密度與體會訓練穿插起來,讓運動員感受到兩種不同訓練方式的對比,從而可以更深刻地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待密度散布與體會散布相差無幾時,便可以進行第三步訓練。通過考核、對抗、淘汰賽等方式在有更大壓力的條件下考驗運動員,目的是提高運動員在類似比賽的氣氛中做技術動作的專注程度。三步訓練中每一個環節的開始都可能伴隨著射手的成績下降,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會顯著降低射手對結果的追求,提升了動作的質量,也就導致了成績回升。教練員需要在整個過程中充滿耐心,始終循循善誘引導運動員
4 總結
在射擊運動中,技術水平是取得成績的基礎要素,但影響和決定射手技術水平發揮的是射手的取向。取向專注于動作會有利于正確流暢地發揮技術水平,較少出現失誤,即便出現失誤也會及時發現并糾正。而專注于結果時,射手便忽略了合理運用技術動作與打出高環數的關系,注意力被結果及其他與動作過程不相關的事情分散,并且會導致瞄區縮小和握力加大,繼而導致一系列的動作變形,“想打好”和“打好”的區別就在于是否做好了技術動作。被結果束縛住動作,害怕遠彈的產生也是制約射手進步的一個重要問題,越害怕遠彈的產生就越不敢大膽地去做動作,越是不敢大膽去做動作成績就會越差。這是一個心理問題,需要教練員循循善誘地對運動員進行疏導和鼓勵,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有計劃地為運動員定制訓練方案,根除運動員“想打好,怕打壞”的想法。
(作者單位:淮北市體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