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隨著學校教育不停發展,籃球體育運動也隨之帶入了小學中,成為了校園體育教育體系注重培養的一部分,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都離不開體育運動,從小學階段開展籃球教育,不但能夠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夠提高小學生文明禮儀,團結拼搏的精神,對于此,本文將對如何有效利用籃球來達到良好的教育展開簡單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籃球
一、小學籃球體育教學的現狀
籃球是現在普遍開展的一項體育教育運動項目,傳統中的小學教育方式較為簡單,單一。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學生通過單一的反復練習后,影響了小學生對籃球的認知,這種傳統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學生學習籃球的主動與積極性,有時還會出現小學生喜歡籃球,但是不喜歡籃球課的問題,出現這種問題的很大原因就是學生沒有真正了解籃球的玩法,沒有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時就需要在課堂中增加一些游戲,改變現狀,去開發新的訓練模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運動,提升運動能力以及對籃球的熱愛。
二、游戲在小學籃球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一)利用小組游戲,開展籃球熱身運動
在開展籃球運動前應當讓學生充分熱身,做好準備部分,熱身部分的準備決定著這堂課的質量,做熱身運動的目的分為兩個方面,第一,讓學生們的身體和心理先作好充分準備,為接下來的運動打好基礎,可以以籃球作為熱身運動方式。第二能夠使身體做好準備,防止在后期劇烈運動后出現肌肉酸痛,帶來運動后的不舒適,應以籃球游戲訓練方式充分做好熱身運動。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傳統的熱身運動,傳統的熱身運動包括慢跑,蛙跳,這種教學方式會比較單一,過于呆板,使學生對籃球課程失去主動與積極性,減少了學生們對籃球體育課程的熱愛。在熱身運動中我們應當加入游戲元素,加入游戲訓練方式后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游戲的種類很多,應當使熱身運動變得多樣化和豐富化,提升學生們的興趣,二是游戲能夠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設定。例如,進行熱身游戲運動時學生們可分為兩組對決,兩人一組,四人可進行游戲,游戲人數可隨意進行改變,兩組進行邊拍球邊去擊打掉對方手中的球,兩人合作運球保護好手中的球,被對方拍掉后即為輸掉比賽,如果球在一方手中堅持了2分鐘后對方還未拍掉即為獲勝。這種游戲方式既能提高學生們的控球能力,又可以達到熱身的目的。
(二)借助互聯網,豐富籃球運動資源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成為了現在教學方式之一,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許多便利,語文、英語等學科經常運用網絡技術來給學生帶來豐富有趣的教育知識,在我們體育教學中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教學,改變教學方式,吸引小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利用互聯網技術搜集適合小學年齡段的游戲,游戲要多樣化、新穎,用于吸引學生好奇心,達到教育質量提升。在學生得到提升的同時,教師也應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自我,與其他體育教學老師溝通交流經驗,同時自身專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在教高年級學生傳球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年齡尚小,有時掌控不好球,會讓學生失去信心,情緒會變的沮喪,同時高年級學生也記不住太多規則,運動能力有限,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籃球游戲來進行體育教育。教師可以在教高年級同學時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兩人互動拍球,球需落一下地,你拍給我,我拍給你,拍成功一次可記一分,比一比規定時間內誰記的分最多,讓高年級學生慢慢接觸籃球,既讓高年級學生產生了對籃球的興趣,又提高了身體體能。教師教學中年級學生時,除了要注重游戲籃球結合外,還要訓練學生們的團體精神,團體協作能力。教學高年級學生時,游戲要選擇有籃球技巧性的游戲,讓學生能做到邊玩邊掌握動作技巧。
(三)學生自主選游,開展專項技能訓練
小學生在玩籃球時,難免會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學生有想法提出籃球游戲教師就要多采取學生意見,主動詢問學生有沒有好的意見,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在小學籃球體育課程中可以多提供一些游戲,讓學生去挑選自己想玩的,喜歡的,這樣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可以在自己喜歡的游戲項目中進行專項技能訓練,改善訓練效果。學生在自己挑選的項目中也會主動遵守游戲規則,保證了游戲訓練的效果。
比如,在投籃這一項中,投籃的動作,投籃方式有很多種,教師先和學生示范并且講解清楚,包括雙手胸前投籃、雙手過頭投籃、單手肩上投籃,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投籃方式來進行游戲。實行記分制,每投進籃筐增加一分,在學生們練習了一段時間后會產生疲倦,這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有什么建議,多和學生進行籃球互動,鼓勵學生積極鍛煉,引導學生突破自我。
結語
在小學體育訓練當中,學生們的身體體能發展都在最好的階段,游戲籃球體育訓練是很好的方向,教師應當把握住學生們的發育黃金時間,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游戲教學法很受小學生歡迎,教師可以將籃球與游戲結合,挖掘學生愛玩的天性,激發學生對籃球的熱愛和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也得到了全方面體育訓練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水英.大數據時代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4}(09):18-19.
[2]董旭明.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分析[J].家長,2021,{4}(1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