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孟
摘要:實踐證明,對于初中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各方面,對于辦學效益與辦學水平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強化初中學校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強化學校各方面的管理,學生的學習成效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初中學校;學校管理;策略
儒家亞圣孟子曾經在自己文章中寫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對于學校管理也是如此,不過筆者今天不單單談“人和”,而是簡單的分析校長如何踐行“和”理念對學校進行管理“和”,說文解字解釋為“呼應”,不過,我們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讓人人都有吃的,就是公平,就是考慮每個人的感受與需求,這樣才能和諧、和睦、當然也是合作的前提與基礎。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立德樹人環境
1.1依靠校園文化,使學校可持續發展
校園文化被定義以學校為為基礎環境,學生為教學主體,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包括全校教職工在內,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再者,教學文化、制度文化等等為開展模式,還有教育觀、校風學風班風教風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相對于比較概括的定義,即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內涵與其教學文化的氛圍。最后結果呈現為,部分人會把非物狀的文化弱化,認為其對學校的發展并沒有太大的貢獻。
雖然文化氛圍是以一種非物狀的的形式展現,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是滲透到人心的,是具有傳承意義的,是可以用不同形式活動展現出來的。這些種種不會因為“好校長”的存在與否而消失殆盡,更不會因為社會的持續發展和時代的不斷變遷而改變。從素質教育發展進程中來看,建立好的校園文化,對一個學校的發展起到正確的引導、激勵和規范的作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對校園文化進行梳理、提煉,然后讓師生可遵循、可借鑒、可參考,校園文化就能潛移默化中發揮育人的作用。因此,一旦將學校的校園文化構建出來,就是一種能動、持續的教育力量。
同時,校園文化也是發展好一個學校的根本所在,更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體現。校園文化建設就是創建一個育人的環境、一種教人的氛圍,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的目。只有讓學生們身處輕松、健康的文化氛圍中,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學生就會成為有文化底蘊、有知識基礎、有健全人格的人。所以文化育人在凝聚人心、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堅持立德樹人、貫徹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
1.2校園文化需要創新
現如今的教育,還只停留在把知識育人放在主要發展目標上,對培育人的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忽視。在現階段社會的發展中來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不斷改革變新,進而帶來信仰多元化。教育重視成績分數顯得格外功利,這也就導致了年輕人的思想觀念和進取的意識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挑戰,主要是在面臨道德品質的修養和人性美德的考驗時,使得教育似乎缺少了適應文化發展的思考。文化育人是社會的價值取向對人的個性化發展的召喚,所以,教育還應該注重文明素養的培育進而促進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文化育人把握好時代精神追求的方向,才能在社會發展需求下培育出適應性有用人才。現階段,校園文化的建設引進了新媒體元素,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我們仍需緊跟網絡新媒體發展速度,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把握好規律特點,開展針對性地文化育人活動,在學校發展中積極拓展網絡思想文化陣地。
二、踐行“和”理念對學校進行管理
2.1踐行和文化要求學校在管理中懂得求同存異、與時俱進
古人講,和而不同。在學校管理中,在不違背大方向大原則的前提下,要想讓學校管理一團和氣,就應該做到求同存異。比如在工作分配中,由于個人的知識結構、成長環境、先天稟賦、性格等不同,很難讓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以同樣的標準完成同樣的事情,且完全一樣。在這里,學校校長要學會對工作引人分配,分層管理,才能恰到好處,這樣不僅可以化解一些矛盾,還可以激發教師或中層的創造力,反之,則就可能會僵化,帶來的是工作的不協調、低效率、甚至扯皮。
以“和”為理念的管理,學校就要與時俱進,不能思想僵化,學校的管理者,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理念,提升管理的水平,不能固守自己老思想舊觀念。如果管理者思想落后,那么就好比電腦的芯片版本低一樣,無論你如何努力都很難提高辦事效率。
2.2踐行和文化要求校長學會“靜待花開”
和的理念就要求在學校管理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學會等待,要有耐心,不能過于急躁,比如,要給予教師成長的空間與時間,不能期望所有教師一下子都成為名師,這樣不現實,對于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或矛盾,不能不計后果的要求一刀切,要求一步到位,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學校的管理應該柔中帶剛,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下屬,看待學校,應該學會靜待花開,不能揠苗助長,否者只會適得其反。
2.3踐行和文化要求校長要學會欣賞
一個不懂得欣賞下屬的校長可能是一位合格的校長,但一定不是一位優秀的校長,因為學校是個大家庭,教師可能也來自天南海北,所以要求校長要有一個包容的心,常懷善念,用發展和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教師,如果校長看學校什么都不順心,看哪個下屬身上都是缺點和不足,那么校長會痛苦的發現學校沒有人才,教師沒有一個讓他滿意的,可能會影響到校長在選人用人時的決策,進而給學校管理帶來一定的困擾,反之,如果校長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下屬,你會發展每一個教師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可貴的價值,那樣教師也會用積極地心態與行動去回饋校長,這樣學校的管理就會進入一種良性循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的管理是一門藝術,不僅僅是技術,需要我們用心去研究,用愛去執行,用實踐去證明,所有的管理最終都是對人的管理,也都需要人去管理。所以團隊帶好了,人心齊了,管理就會上一個新臺階。此外,學校管理不是一句空話,更沒有所有學校都可以套用的萬能公式,只有結合所在學校實際情況,悉心鉆研,才能找出適合自己學校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孫旭東.提升初中學校教學質量的管理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3):100-101.
[2]沈吳.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初中學校管理水平[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3):124-125.